260敬焱送晶晶重禮 高門淑女愁嫁(三)
幾人去瞧看了關在鐵籠子裡的兇獸。
李晶晶讓奴仆給兇獸喂食活雞,五小與秦婉靜都看得很興奮。
“我大哥、二哥都酷愛習武,我也喜歡,一開始我娘攔着不讓,後來我求了我爹,我爹跟我娘說了好久,我娘才同意。
”秦婉靜說起已陣亡幾年的秦楠時,語氣平靜,隻是雙手在輕輕顫抖。
李晶晶驚詫問道:“你會武功,武功高不高?
”
秦婉靜坦然道:“我練了整整十五年,打幾個小賊是沒問題的,要是碰上高手隻能自保。
”
她的親事不好說,武功高也是一個缺點。
武将府裡的子弟倒好些,文官府裡的子弟怕跟她成親被她打了還沒地方說理去。
“我小時候練過武功,可是我很笨又懶,沒有堅持下去。
”李晶晶一聽秦婉靜文武雙全,心裡喜歡,握住她的手笑道:“我最佩服官家小姐會武的,哪天你給我展示一下武功,讓我瞧瞧你有多厲害。
”
秦婉靜好不容易碰到了知音,話自是多了起來,道:“我除了會武,騎馬射箭也不差。
我想去北地軍營,我娘不讓去。
”
李晶晶勸道:“北地軍營環境艱苦又都是男子,我想鄧伯娘是不想你吃苦。
”
秦婉靜點頭道:“我娘總是為我好的。
”
李晶晶問道:“後日的詩會你去嗎?
”
秦婉靜苦笑道:“我去了就得做詩,做好了被人笑,做差了仍是被人笑。
”
李晶晶疑惑道:“怎麼會這樣?
”
秦婉靜低頭道:“一言難盡。
”
李晶晶問道:“我已收到了詩會的帖子,後天得去。
你有沒有好的建議?
”
秦婉靜讓下人帶着五個小孩子到遠處玩,拉着李晶晶到了小花園旁邊的紅亭裡坐下,足足給她說了半個時辰關于詩會的事。
李晶晶聽秦婉靜隻說了每名貴女什麼性格及以前詩會發生過什麼事,沒有點名道姓指責哪個貴女,對她又高看些。
那邊曲氏、賀氏、賀慧淑與鄧氏相談甚歡,把兒女叫過來,一起用了午飯。
鄧氏與秦婉靜走後,李晶晶便跟曲氏、賀氏說了跟秦婉靜交談的内容。
“秦家姐姐外冷内熱,待人真誠,文武雙全,大方得體。
我覺得蠻好。
”
賀氏點頭道:“我聽你姨說過,鄧氏沒少下功夫教導婉靜。
這幾年國公府裡的一些事務是由婉靜打理,從未出過差錯。
”
曲氏輕輕搖頭道:“秦家家規不嚴,家裡太混亂了些。
我們李家與秦家多走動無妨,隻是不能當姻親,這一旦成了姻親,秦家出丢人的事,我們李家面上也無光。
”
李晶晶道:“我們這才剛來長安兩天不到,日後有的機會觀察爺爺定的三個大嫂人選。
”
鄧氏與秦婉靜回到國公府各自回卧室午休,到了下午秦婉靜去鄧氏房裡說起端午節府裡的一些事務。
鄧氏特意囑咐道:“你爺爺信裡特意交待,當年沒有先生的提攜,就沒有咱們秦家今日,先生家人來到了長安,以後咱們秦家得了什麼好東西,隻要有雙份的就給先生家送去一份。
”
秦婉靜問道:“今個大姨府裡送來四筐海鮮,我想着會不會也給李府送去了?
”
鄧氏道:“不管融王府給先生家送不送,咱們都要按照你爺爺說的做。
”
秦婉靜點頭應下。
鄧氏低聲道:“你兩個姑姑昨天來了,估計給你奶奶出的主意,讓她打着去先生家看望先生夫人的旗号出府。
今個你奶奶提出來跟我們一起去,我給否了。
你奶奶氣得很,你這幾天不要到她跟前去。
”
秦婉靜長歎一聲。
李家的曲氏慈祥心善,待賀氏如同親生女兒,待李晶晶更是當成眼珠子疼。
鄧家的鳳氏、田家的洪氏待兒媳婦比不得曲氏,可是待鄧芸、田素素跟曲氏待李晶晶一樣。
隻有她家的米氏對兩個兒媳婦極為刻薄刁難,看不得兩個兒媳婦過一天好日子,對她這個嫡孫女也曾動手打過。
鄧氏問道:“你覺得晶娘怎麼樣?
”
秦婉靜想想方道:“她是極好,隻是我看不透她。
”
“先生唯一的嫡孫女,又是大藥師,豈是你能看透的。
”鄧氏輕聲道:“晶娘是皇家看上的人。
我想着用什麼方式勸勸你嬸嬸,讓她别一廂情願要把晶娘變成你弟妹。
”
秦婉靜疑惑道:“娘,您是說晶娘要嫁到皇家?
”
鄧氏在女兒耳邊輕聲道:“我聽你大姨說,皇後的長子陛下的七皇子一直在先生裡養病,七皇子年齡隻比晶娘大三歲。
陛下與皇後定是想讓晶娘當七皇子妃。
”
秦婉靜眼簾低垂,輕聲道:“我今個跟着晶娘在李府轉悠,瞧到了李家家規,女子不與人共夫,違者逐出家門。
”接着将李家家規隻字不差的背出。
她的記憶力極好,仔細看過的書都能倒背如流。
鄧氏面色震驚,半晌方笑道:“難怪你嬸嬸這般執着,原來你弟弟還是有希望的。
”
秦婉靜見鄧氏隻想着堂弟秦敏業,未想着她嫁到李家去,也沒有暗示。
心說:李家那樣的人家,嫁進去的小娘都是非常有福的,我沒這個福氣,還是想都不要想。
轉眼過了兩天,李晶晶用過早飯,鄧芸就坐着馬車來了,接了她又去接田素素。
三個少女都穿着漂亮的衣裙,在馬車裡有說有笑,半個時辰後出了長安城來到詩會的地點—皇家在灞河邊的荷園。
李晶晶下了馬車,特意在此等候的一個青年大奴婢走過來,恭敬地道:“晶縣主,我家郡主已進去了,在裡面等着您。
”
李晶晶微笑道:“我認得你。
你是盼郡主的人。
”
大奴婢點頭。
這時又一個少女大奴婢快步走上前,道:“晶縣主,我家小姐剛在這裡等了一會,見您未到,就先進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