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貧家小可憐,我將全村帶旺了

第556章 秘密

  

  待門外腳步聲漸遠,榻上之人便翻身而起。

  杜詵尋到翻出公文下的信紙,細細翻看。

  信紙是各處書齋都能採買的麻紙,質地粗糙,可上邊的字卻如刀刻斧鑿,似青松立崖。

  上頭言之鑿鑿,直指朝堂形勢。

  今朝堂之上,權柄盡落權臣之手,至尊之位反受掣肘。

  若任其滋蔓,必緻君威日替、綱常淆亂:上則天子拱默,形同虛設;下則奸佞橫行,濁亂朝綱。

  況乎邊疆烽火頻驚,胡騎叩關而兵甲不利,流民遍野而倉廩空虛,此誠內外交困之秋也。

  長此以往,厝火積薪之勢已成。

  恐非僅君不君、臣不臣之患,更將緻社稷傾危、生民塗炭,家國闆蕩之禍,殆在眉睫!

  京中文人學子頗多,亦有憂國憂民者,類似這般書信,就是沒有一百也有數十。

  以往看過便看過,都是些老生常談的話。

  可杜詵知曉對方是誰,對方苦等半月之久,卻隻遞了這麼一封信,隻字不提當年貪墨一案,實屬怪異。

  可對方身份特殊,陳恪在側,他不敢過分研究,這才將人支開。

  嫌燭火不亮,又尋了兩盞燭台點上,將信紙擱在燭台之間,果然見底部有一道細滑平整的褶子。

  杜詵欣喜,從案上尋了柄梨木刻刀沿著邊細細挑開,原來這麻紙刷了膠粘合成一張,中間留著兩指寬的空腔,裁開一看,內裡夾著一張窄字條。

  抖開一看,不由折眉。

  「隍城廟」

  字條上隻有三個字,沒有任何多餘的話。

  是想要見面,怎麼又不言明時間?

  還是說不信自己,想要藉機試探,待自己去了,他在暗處觀察?

  炭盆突然爆出火星,杜詵望著窗外被積雪壓彎的竹枝,忽然想起來了,這隍城廟當初不過是間破敗廟宇。

  也是後來三州旱災嚴重,官家祭祀求雨,蘇秉闃為迎合官家,自發捐了銀錢修繕這隍城廟。

  上行下效,京中便有不少官員效仿,就連民間也有不少商賈也緊隨其後。

  民間流民難果腹,京都城郊寺廟修繕極好。

  為此杜詵連上三封奏章,要求肅清此風,與其有信奉子神,還不如將修繕的銀錢派給三州。

  這事一出,與蘇相一黨再積宿怨。

  難不成,這隍城廟還藏了什麼秘密?

  臘月二十九,各州縣衙門完成全年財政賬冊的核對,舉行「封庫」儀式,並張貼告示宣布正式放假。

  宋南絮也秉著共同進退原則,往攬月齋供年前最後一批貨,一早剛到門前便被門口的長龍唬了一跳。

  大門口支了火盆,長案,孫掌櫃坐在案後,面前擺著個蓮花雲紋的赤黃銅盆,梨木方盤裡擺著各色骰子,有牛骨的、黃楊木的。

  還有一男子翻了袖口,捏著枚骰子念念有詞後,方往銅盆裡一扔。

  骰子擊的銅盆鐺啷作響。

  一眾人圍著吆喝,熱鬧極了。

  宋南絮拉過往日嘴機靈的小廝好奇道:「這是做什麼?」

  「您不知道?今兒二十九,『關撲』呀!」小廝見她不解的模樣,搖頭晃腦的解釋起來。

  各家酒樓,食肆到了二十九這日便會用酒罈,菜肴作為撲品,顧客隻要花少量的銅錢便可參與投骰子,贏者免費獲得酒菜。

  到了這日,放眼整個清水縣,就屬攬月齋的關撲生意最好。

  就連臨近的普通百姓也想搏個好彩頭,二十文便能投一把,九十幾文一角的羊羔酒就能搬回去。

  加上前面有了張老夫人的壽宴,今兒壓軸的菜肴還添了一道壽糕。

  今兒一早便掛了牌子上去,單是六寸大小的壽糕便要六兩銀子。

  二十個銅子便能博六兩銀錢的東西,怎能讓人不心動?

  聞訊來的還有不少年輕姑娘,聽見有壽糕便興奮的排起隊來。

  孫掌櫃見人多了起來,又喊了小廝另外搬了張桌子出來,另支了個檯面。

  外邊熱鬧,引得不少人瞧熱鬧。

  宋南絮想趕緊點了東西,將這個月的賬結清,便好去西街採買些年貨。

  一進大廳,才發現裡邊櫃檯前也排起長龍。

  王慶守在櫃前,手忙腳亂的應付,見到她來了像是見了救兵,忙從櫃檯裡鑽了出來,「南姐兒,你來的正好,快幫我搭把手。」

  凡是酒樓,到明兒下晌便歇業休假了。

  但攬月齋不同,按照京都酒樓的習慣,三十夜裡也不歇業要通宵營業,就按例推出了守歲宴。

  所以到了年關,這外邊應酬,便都往樓裡來了,加上昨兒的壽糕在張老夫人壽宴上露了面。

  不少人家慕名而來。

  樓上雅間早半月都定了出去,大夥便鬧著要嗦喚,頭一樣便要應景的壽糕來守歲。

  「老爹呢?」

  宋南絮被推至櫃檯後,忙忙追問。

  「一早便出去尋食材去了,這糕點每日隻能做那麼多,基本上都訂完了,這可怎麼好。」王慶話少,瞧著店裡人不肯走,黝黑的面都急出血色來了。

  宋南絮也沒想到原本過生日的蛋糕,被大家搶著要買回去做年貨,一時間也有些哭笑不得。

  隻是樓裡的師傅就兩個,蛋糕坯子今兒都要制出來,等明兒裱花,就是熟手也沒那麼快。

  何況明日樓裡席面有多,就算是她來幫忙,人手也不定夠使喚。

  大家對採購有慾望是好事,可若一時間極大滿足,大家都有過,這東西便不稀罕了。

  與其這樣,還不如細水長流。

  這生意算是她與劉牧雲一同開展,如今她做個裁斷倒也使得。

  細想片刻,朝笑著朝排隊的人笑道:「諸位,按說賓至門前,萬沒有推拒的道理,可是明兒三十,樓裡的席面都是早早預定出去的,要再接了諸位的單子,忙中出錯,口味不如往常,豈不是辜負大夥了?」

  大夥面面相覷,依舊不挪步。

  要知道在場的多是昨兒參加壽宴家的僕從,都是主子說好,特意命人來採買的。

  要是東西沒買到,這大過年的,沒準還要吃頓排頭。

  不待眾人細想,隻聽她又道:「比起壽糕,我們樓裡的雲腴糕既小巧,縱是怕腴膩的夫人小姐,也可放心嘗上兩塊。若有貴客臨門,素瓷盤裡擺上三兩塊,配著各色茶水都極為適口,既顯待客之雅,又不落俗套。」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