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兒?
”
“是誰家?
”
他這一聲喊,仿佛是往魚群裡投了一把食,剛剛還聚在一處争吵的人,立時轉身向他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追問。
“啊!
是……是三生。
”小男孩被迫切的人群吓了一跳,不由得後退半步,怯怯地向前伸手一指。
衆人聞聲而動,呼啦啦全跑了,生怕去遲了買不到,顧青竹本在外圍,被急急奔跑的人撞得東倒西歪。
往年臘月裡,山裡人為了過冬,每次出山都會順帶買糧食,差不多要提前買好兩三個月,冬天加粗糧,春上添野菜,湊合湊合能熬到第二年四五月間新麥上市。
可今年天氣異常,顧青竹還是頭回在正月裡出來買糧,她萬沒料到,這還沒到青黃不接的時候,糧價竟漲得這般離譜。
昌隆的夥計看着四散的人群,惡狠狠朝地上啐了口痰:“呸,就他媽的三生會做好人,慣出這些個賤命的壞毛病!
”
焦急的顧青竹心慌意亂,不及細辨夥計的話,擡腳快步追趕買糧的人群,過街走出七八家店鋪,就見三生糧行門前已經黑壓壓圍滿了人。
“别擠,别擠,大家排好隊,東家說了,米一百五十文一鬥,面五十文一鬥,敞開供應,保證人人都能買到!
”兩個夥計大聲喊話,在外場維持秩序,裡面的五六個夥計,量糧算賬收錢,忙的眼皮都不擡。
“今兒趁三生價低,能多買就多買點吧,昌隆已經漲到二百文了,明兒是個啥價,誰也不知道哦。
”排在顧青竹前面的兩個婦人低頭說話。
“按常理,就算到了三四月青黃不接的時候,糧價也沒這樣子漲的,今年這是出啥大事了?
”旁邊有個老頭兒微微搖頭歎息。
“你還不知道吧,聽說安南戰事吃緊,糧食都運去打仗了,咱這又不出産稻谷小麥的,價錢可不得飛漲嘛。
”跟在後頭的一個男人壓着嗓子說。
“前些日子不是說打赢了嗎?
眼瞅着要班師回朝,這咋又打回去了?
”老頭兒瞪着渾濁的眼珠問。
“那些個南蠻仗着天高皇帝遠,不知我天朝之威,時不時搗鼓些蹩腳的把戲,這次官家大概存了長治久安之心,前前後後耗費五年之久,恐怕是要徹底收拾服帖了。
”男人似乎頗谙此道,一時間說得眉飛色舞。
“嗳,那些個事與我等何幹?
我隻盼着米價能跌一跌,不然,真要喝西北風喽。
”老頭兒神色黯然道。
“誰說不是呢,咱上頭這甯江城,說起來是留都,現如今也就剩個名聲好聽,旁的半點不及京都燕安城,眼瞅着糧價一日日飛漲,百姓日子難捱,也沒見那些個官老爺們下來管管奸商。
”男人微微點頭,歎了口氣道。
顧青竹聽着他們說話,心裡愈發急了,她看着挂着門廊下的價目牌子,心裡盤算着口袋裡的錢,要怎樣才能買到最多的糧食。
因着夥計用心維持,加之他們所言不虛,米面源源不斷從後堂運出來,先前躁動不安的人群慢慢安靜下,排在前面的人陸陸續續買了糧食離開,終于輪到了顧青竹。
“我買三鬥米和兩鬥面。
”顧青竹将竹簍和棉布袋子遞過去。
她今天背葛根粉用的是細蔑竹簍,這種竹簍是用極細的竹篾編織的,密密匝匝,幾乎連光都透不過來,這會兒裝米正好,半粒都不會漏。
“隻你一個人來的?
這兩樣加起來可不輕呢。
”裡面一個眉清目秀,十七八歲的夥計,接過竹簍和袋子,看了眼瘦高的顧青竹,有些不放心地問道。
“秋生,磨叽什麼呢!
”後場的人揚聲催促。
“我背得動,真的!
”顧青竹聽見後面人群不耐煩地躁動,急切地說。
秋生不再說什麼,朝裡面量糧食的人報了一聲,不大會兒工夫,五個滿當當的大鬥就送了出來,當着顧青竹的面,三個夥計将米面裝好。
“一共七百五十文。
”旁邊一個胖胖的青衣夥計嘩啦啦飛速地撥動算盤珠子,清脆地報出了價錢。
顧青竹在心裡盤算多時,早已把零頭數了下來裝在荷包裡,聽到夥計報出的錢數,立時将她将早上剛得的那串錢交了出去,那上面猶沾着她心裡的汗。
“你背好了。
”秋生将背簍遞還給顧青竹,他很細心地将面口袋放在最上面,這樣好歹能防着竹簍裡的米翻出來。
實實在在的份量壓在顧青竹的肩膀上,重是重了些,可卻讓她心裡踏實不少,這些糧食還了秦氏,會有些剩餘,再搭配些粗糧野菜,他們姐弟能靠這些挨到春茶上市。
可是阿奶二月的口糧怎麼辦?
顧青竹一想到這個,瞬時頭就疼了,依阿奶無事都要攪三分的性子,那是半刻也不能拖延的,難道當真要村長代墊嗎?
青山哥重傷卧床,他家裡已是自顧不暇,她怎忍心再給他添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