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敬焱為晶晶嘗酸澀 李炳再次保媒 二
且說一大早秦雄晃從李府直接去了皇宮上早朝,迫不及待地将兩家聯姻的事說了出去。
鄧鏡道聲喜之後,目光有些黯淡。
他與秦雄晃鬥了幾十年,到老了官職、兒孫成就都不如。
衆位官員有的賀喜,有的嫉妒,還有的不看好這門親事。
李秦兩家聯姻的事很快傳到後宮,正在接受妃嫔請安的慕容英聽到此事,心裡微澀,笑道:“這門親事極好。
”
胡賢妃陰陽怪氣的道:“近日長安定親的人數俱增,可是小娘們都怕入宮選秀,不願意做我們皇室的人?
”
慕容英肅容道:“幾萬将士在北地出生入死幾年,終于凱旋返家,自是趕緊把親事辦了。
這是人之常情。
”
胡賢妃讪笑道:“姐姐,陛下曾在朝堂上說大軍凱旋之後就進行選秀。
”
“你是覺得後宮的人不夠熱鬧,還想多些人進來陪你?
”慕容英懷着孕精神不佳,匆匆打發了妃嫔,就去了偏殿,左思右想把心靜下來,等着何冬下朝,就去了宣政殿跟他商議選秀的事。
另一座宮殿裡幾位公主正坐在一起議論李秦兩家聯姻,心思各異。
皇室的郡王當中隻有嫡長子身份才能繼承王位成為王爺。
李炳是一字并肩王,李雲青随着晉升為一字并肩王世子,将來便是王爺,身份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非常尊貴。
李家家規極嚴,人口簡單,曲氏、李老實、賀氏、李去病都是溫和的長輩,這樣的家庭,小娘都願意嫁過去。
秦婉靜以後是世子妃,将來就是一字并肩王妃。
幾位公主無論嫁給誰,都不會能成為王妃,沒有秦婉靜嫁的好,這讓她們心裡如何能平衡,想來想去,妒忌之餘深深擔心親事,一起去找了何義芸探口風。
何敬蓮陰聲道:“秦婉靜容貌比不上我,身份比不得芸娘尊貴,竟是成了王爺世子妃。
”
何敬梅幽幽道:“不知父皇、母後怎麼安排我們的親事?
”
何義芸心裡很煩,不想說話。
且說鄧王妃得知李秦兩家聯姻,她的外甥女秦婉靜與李雲青定了親事,隻道是自己的女兒跟李家無緣,心裡很是為鄧氏母女高興。
何敬芙失落之餘,微笑道:“恭喜靜娘嫁給雲青世子。
”
李炳夫妻、賀氏母女到了融王府,鄧王妃與何敬芙向李家人道喜。
鄧王妃坐了主位,請了李炳、曲氏坐了左側下首第一位。
李炳和顔悅色道:“多謝貴府雪中送炭幫助我家渡過難關。
”
“先生太客氣了。
”鄧王妃跟李炳早就認識,她的夫君何融與李炳關系也不錯。
李炳指着何敬芙,笑道:“你與融老弟的小女兒芙娘,比我的晶娘大幾歲?
”
“芙娘今年十七歲,比晶娘大六歲。
”鄧王妃心裡輕歎一聲,李家李雲青已定親,李雲霄隻有十一歲太小了。
賀氏特意道:“爹,芙娘性子溫柔,是個極好的。
目前她還沒有定親。
”
曲氏瞧着何敬芙低下頭以為害羞了,柔聲道:“不知誰家有福氣能娶到芙郡主。
”
鄧王妃感慨道:“芙娘是我最小的女兒。
我與我們王爺最大的心願就是給芙娘尋門好親事。
”
李晶晶朝李炳眨眨大眼睛,道:“爺爺,鄧姨與芙姐姐那些日子常去慶叔叔府裡安慰我們。
芙姐姐性子溫柔,平易近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手紅也是極好。
”
何敬芙謙虛地道:“晶娘,我哪裡有你說這般好。
”
李炳道:“鄧弟妹,我認識一個小郎,名叫白凡依,今年大概二十歲出頭,是洛陽白族嫡系子弟,如今在北地青城任長史,是一方主官。
”
鄧王妃驚詫問道:“白凡依不就是本朝第一界狀元嗎?
”
李炳面帶笑容,點點頭道:“正是。
原來你知道這個人。
”
幾百年家族人口繁多,子弟參差不齊。
白族的嫡系子弟近百人,這位白凡依能考中狀元,又被朝廷任命為非常重要城府青城的主官,自是極優秀。
鄧王妃按住心頭喜意,道:“長安城誰人不知他。
”
何敬芙自是聽說過白凡依的名字。
當年此人的名頭比殿試怒說何冬的探花郎狄玉傑還響亮,隻是中了狀元之後立刻去了北地當官,一下子淡出朝堂,現在才知道他竟是當了青城長史。
李炳郎聲道:“依郎族裡的長輩與我關系不錯。
他的堂伯是我家青郎的授業老師。
他家的長輩托我回到長安給他尋門好親事。
”
曲氏目光崇拜望着李炳。
賀氏知道白族派出大儒教李雲青讀書,可是不知還托李炳給優秀的嫡系子弟尋親事。
前些天白族沒有上奏折替李家說話,看來是通過白凡依知道李炳并沒有出事,所以按兵不動。
鄧王妃目射精光,瞧了一眼坐在旁邊低頭害羞的何敬芙,略顯激動地道:“先生,不知白凡依家裡還有什麼人?
”
李炳一字一句道:“依郎的爹被匈奴人殺害,他生母在他七歲時病逝,他是吃白族百家飯長大。
”
“原來他竟有這樣凄慘的身世。
”鄧王妃目光憐憫,又問道:“他今年二十歲出頭,一直未娶,那身邊可有侍妾通房?
”
李炳搖頭道:“沒有。
”
鄧王妃面露喜色。
何敬芙這回是真的羞紅了臉頰。
李炳卻是肅然道:“隻有一點,依郎要在北地任職滿五年才能離開,若是芙娘嫁給他,要麼去北地,要麼在長安等他五年。
”
鄧王妃起身向李炳鞠躬行禮,道:“多謝先生說這門好親事,我這就回府給我們王爺寫信商議,最多一個月給您答複。
”
李家人走後,将近中午鄧氏與秦婉靜特意過來報喜。
“妹妹,我有事與你商量。
”鄧王妃激動地把鄧氏叫到偏廳單獨說了李炳保媒的事。
鄧氏驚喜道:“先生竟是給我們芙娘說了本朝第一屆的狀元郎,還是幾百年家族洛陽白族的嫡系子弟。
這樣的親事你還不趕緊答應,回頭先生等不急了說給别人府去。
”
鄧王妃笑道:“先生可是說一不二的國士。
我說了一個月之内回複他。
”
鄧氏神色詭異,問道:“姐姐,你可曾細想過,先生這樣的人為何會保媒?
”
鄧王妃低聲道:“這裡頭的意思深了。
陛下定是贊成皇家子女與幾百年的大家族嫡系聯姻。
”
鄧氏輕聲道:“之前有盼郡主嫁到狄族,如今先生給芙娘保媒,想讓她嫁到白族。
”
鄧王妃摟着鄧氏,在她耳邊低語道:“我心裡頭明白,這門好親事先生應該原本是要說給海王府的秀娘,隻因海王府的所作所為讓先生失望透頂,這才說給我的芙娘。
”
鄧氏點點頭道:“我想給姐姐提醒的就是此事。
”
且說這日李府來了一名體型清瘦六十多歲的正五品太監李公公,帶着四個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