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人贓並獲了
「明日嬤嬤就知道了。」晏逐星微微一笑。
她扭頭看向了九梔,收起笑容,闆著臉道:「總而言之,此物必須小心照料,否則若是出了什麼岔子,我唯你是問。」
「是,縣主。奴婢一定徹夜不眠地守著,絕對不讓它出事!」九梔舉手發誓。
說完就神秘兮兮地把那個黑布罩著的東西搬進了屋子裡。
蘇嬤嬤仔細張望,也隻看出了一個形狀,瞧著像是一個橢圓的物什,看九梔搬著有些吃力,她猜測那物件應該挺沉,或許是瓷器?
但是什麼,晏逐星死活不說,九梔更是不許她靠近半步。
蘇嬤嬤抓心撓肝地想知道。
太後娘娘派給她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讓晏逐星在皇後生辰宴上出糗,她若辦不好,太後還怎麼信她。
晏逐星暗中給皇後娘娘準備生辰禮這事,她竟然全然不知。
太後知道了恐怕要失望。
她愈發著急了。
於是她趁著晏逐星中午小憩時,悄悄摸到了九梔看守的屋子裡。
她剛到,就聽到雙鯉在和九梔指著那塊黑布閑聊。
「九梔姐姐,你就讓我看一眼嘛。」
「不行,縣主說了,任何人都不可以看。」
蘇嬤嬤大喜過望,立刻把耳朵貼到了門上,想要聽清她們在說什麼。
雙鯉那死丫頭最擅長死纏爛打,和九梔的關係也不錯,想必她一定可以從中問出有用的東西。
「九梔姐姐,你就讓我看一眼嘛。我還沒看過五彩顏色的魚呢……」雙鯉話還沒說完,就被九梔捂住了嘴。
「噓。當心隔牆有耳!」她說完似乎無意地瞥了一眼蘇嬤嬤的位置。
蘇嬤嬤心跳如擂鼓。
原來如此!
晏逐星要給皇後娘娘送的生辰禮是一條稀罕的魚。
怪不得神神秘秘不讓人知道呢。
她趕忙出府,往宮裡遞了消息。
「她信了麼?」蘇嬤嬤前腳一走,後腳九梔就鬆開了捂住雙鯉的手。
「走了。」九梔早就聽到蘇嬤嬤靠近了,所以才會給雙鯉暗示讓她趕緊把話說出來,騙她上鉤。
沒想到,蘇嬤嬤比她們想的更好騙。
「你說她會動手麼?」雙鯉有些發愁地看著瓷缸裡的那條魚。
「她若再不動手,這魚就要掉色了。」
五彩顏色的魚哪有那麼好找啊。
她和銜蟬姐姐弄了老半天才讓這魚染上了紅色,黃色,黑色和藍色,還有原本的一點兒白色。
生拼硬湊,造出了一條五彩斑斕的魚。
為的就是用這條「假魚」釣蘇嬤嬤這條「大魚」。
「放心吧,為了讓縣主丟臉,她肯定會弄的。就算不弄死,明天宮裡若有針對縣主的人提前得了消息,恐怕也會動手。」九梔笑眯眯地捏了捏她的臉。
「嘿嘿,這倒也是。」雙鯉忍不住用蒲扇扇了扇風,「京城這天,也忒熱了。還是咱們莊子涼快。」
「這才五月下旬就熱成這樣了,六月酷暑時,豈不是更難熬。」
「今年確實比往年更熱,怪不得許州大旱了。」九梔也覺得這天悶得難受。
幸虧她們隻在京城呆一晚上,明天就可以回莊子裡了。
兩人閑談之際,蘇嬤嬤也悄悄回了晏宅。
太後那邊已經收到了她的消息,並且給了準確的指示——天亮之前弄死那條魚。
讓晏逐星來不及準備新的賀禮,讓她和皇後離心。
蘇嬤嬤想著太後娘娘承諾的好處,她的孫兒可以入鹿山書院,她一顆心就冷靜不下來。
她看了看掌心裡用布包裹著的那根針,下定了決心。
等九梔打瞌睡時,就出手將這根帶毒的針刺到魚鰓去。
這個毒要等一個時辰後才發作。
等快天亮時她才動手,這樣即便之後魚死了,晏逐星也懷疑不到她頭上。
等他們反應過來要查,這根針她早就扔了。
蘇嬤嬤想著這事,心裡十分亢奮,一夜未眠。
直到天空泛起了魚肚白,她困得都打哈欠時,發現九梔竟然也在打瞌睡。
她趴在桌上,面前放著的是蓋著黑布的瓷缸,睡得十分香甜。
蘇嬤嬤先輕輕推門,發出了微弱的聲音,以此試探九梔。
九梔似乎困極了,根本沒有清醒過來。
蘇嬤嬤膽子更大了。
她心一橫,猛地掀開黑布。
缸中赫然躺著一條五彩斑斕的怪魚!
那兩丫鬟還真沒騙人。
隻是魚的鱗片和色澤都有些奇怪,但這個時候她已經來不及細想,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她當即拿針紮到了魚鰓的軟肉上。
就在這時,門外忽然傳來雙鯉清脆的聲音:「九梔姐姐,我來替你了!」
蘇嬤嬤嚇了一跳,下意識就想拔針抽手,可原本趴在桌角熟睡的九梔竟然猛地睜開了眼。
她一起身,左手就死死扣住蘇嬤嬤正欲縮回的腕子,右手精準地按住她捏針的手指。
「蘇嬤嬤,你為何要謀害縣主獻給皇後娘娘的吉禮?」
「我沒有!」蘇嬤嬤臉色煞白,驚惶之下本能地狡辯。
「你沒有,那這魚是怎麼回事?」九梔高聲呵斥,聲音帶著震怒。
蘇嬤嬤一看,那條魚竟然已經開始翻肚皮了,分明是快死的徵兆。
不可能!
那毒效分明要一個時辰後才會發作。
這時候,她哪裡還不明白。
她這是遭人算計了啊!!!
雙鯉聽到聲音快步跑了進來,瞧見這一幕,大聲嚷嚷了起來:「蘇嬤嬤你竟然用毒針謀害這吉兆之魚!縣主千辛萬苦尋得這五彩錦鱗,你竟敢下此毒手?!」
九梔立刻介面:「這五彩錦鱗乃天賜福瑞,應皇後娘娘仁德而現。縣主本欲在今日宴上獻此祥瑞為娘娘祈福。你如今竟然毀了它?!」
雙鯉跟她一唱一和:「你這豈止是毀了一件壽禮,你這是在斷皇後的福澤,損我大虞朝的祥瑞啊!此等大逆不道之舉,蘇嬤嬤,你究竟是何居心?!」
蘇嬤嬤這下終於體會到了什麼叫百口莫辯。
她縱然知道這是一場甕中捉鱉的戲碼也無法狡辯,畢竟她被抓了個人贓並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