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實打實的心意
門外還在議論,宋南絮已經被領進了二門。
今兒家中有喜,家中僕人腰上都紮著紅汗巾,丫鬟頭上也簪了花,二門內不進外男,便由著守門的丫鬟迎了她進去。
過了垂花門,就見院子中間擺了幾株紅梅。
一堆夫人小姐正圍著花瞧,還有坐在廊下喝茶賞花的,好不熱鬧。
張夫人一身白綾襖兒,藍緞織金裙,扶著秋思的手立在門廊前迎客,見她來了立馬笑著迎了上去,「可算來了。」
「教夫人久等了。」宋南絮客氣的見了禮。
張夫人瞧著她氣色尚可,就是人瘦了不少,不免拉著她的手道:「不晚,不晚,開席還要兩刻鐘呢,走,我帶你去裡面見老太太。」
大廳的內擺著好幾盆炭火,才踏進去,便覺暖風襲人。
比起外邊年輕的小姐多,這裡邊全是些婦人,還有些端茶遞水的丫鬟婆子。
談笑聲比外邊隻大不小。
大廳主位的軟榻上,坐著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婦人,身著茄紫色彩金對襟大襖,捧著手爐正開懷大笑。
兩側一字排開的紫檀交椅上依次坐著幾個打扮富貴的婦人,見張夫人拉著個年輕女子進來,齊刷刷瞧了過來了。
原本熱絡的氛圍詭異的靜了下來。
張夫人倒不在意那麼多,將宋南絮拉至老太太跟前,笑道:「母親,這位便是宋南絮,宋姑娘。」
宋南絮隻得上前行萬福拜壽,「祝老夫人松鶴延年,安康喜樂,福澤綿長。」
「好好好,快起來,走近些讓我瞧瞧。」老太太笑的一臉慈愛,朝著宋南絮伸出手。
宋南絮扭頭看了眼張夫人,見她微微含顎,這才上前。
旁邊的丫鬟立馬會意,搬了條軟凳擱在她身後。
待她坐下後,老太太這才笑道:「好個俊生生的丫頭,教了瞧了便喜歡。」說完嗔了眼張夫人,「你將人藏的嚴實,先前來了家裡,也不叫我這老婆子瞧瞧?」
「母親,您這就錯怪我了,這孩子忙的跟什麼似得,這小半年不曾見了,今兒我還是沾了您的光才見上了。」張夫人笑著合掌,滿臉冤枉。
老太太被哄的心花怒放,瞧著宋南絮白凈漂亮的臉蛋,從手上褪了個琺琅掐絲鎏金鐲子套到她手上。
宋南絮忙說使不得,可老太太不容她拒,笑道:「聽聞你自個在外邊做營生,素日定忙的挪不動腳,你我頭一回見面,便叫你拜了我,這玩意留著玩吧!」
宋南絮見推退不掉,便隻能道了謝。
湖州的事,張家瞞的嚴實,外頭人一概不知。
如今瞧見這張家當家主母和老太太對著個面生的年輕女子這般親昵,在場的婦人面色都變了變。
要知道這種宴會,那都是帶著自家女兒一起登門的,在場的多半都是頭一回見老太太的,怎麼不見給見面禮?
原本打量的視線一下變得灼熱起來。
「哎呦,老太太還和從前一樣,瞧見這年輕俊俏的丫頭便愛的不行,隻可惜我年紀大了,不然也得厚著麵皮討個賞。」
左側坐著一個油綠羅裙,身穿紅綾襖子的婦人笑著開了口。
話雖然是朝著老太太說的,眼睛卻隻盯著宋南絮。
宋南絮這才瞧見她身後還站著個與自己年歲相仿的女子,面容清麗婉約,眼底卻夾雜幾分傲慢。
張夫人見了笑道:「瞧你說的,你瞧上母親什麼了,我厚著臉皮替你討來。」
一番話逗得老太太直樂,朝對方身後的女子笑:「蓉丫頭,你可千萬別學你娘。」
「是,外祖母。」那姑娘立馬斂了神色,溫和的應下。
這紅襖婦人是老太太的表外甥女,姓林。
早年太爺那輩便在一處做買賣營生,兩家素來關係不錯。
這林夫人有意將女兒許給張子衿,常借著老夫人往家中走動,有一回還特意鼓動自家女兒出了二門,沒想到正巧碰上往書房送點心的張夫人。
張夫人何等精明。
瞧不起對方這上不了檯面的手段,自那之後,凡是對方上門,來往便淡淡的。
宋南絮也不傻,瞧這滿屋子的人多半都是奔著張老太太的長房孫媳來的,隻是她們不曉得內情,將她當成了假想敵。
等到開席的時候,因著年歲又與幾個年輕的姑娘分在一處,林蓉便在其中。
宋南絮有心與大家交好,畢竟未來成衣鋪開張,這些可都是潛在客戶,奈何這些富家小姐瞧著林蓉的面上,都不與她搭話。
就連凳子還要挪開幾寸,像是躲著什麼瘟疫似得。
宋南絮收起笑,倒無所謂這些小丫頭的把戲,隻埋頭吃席。
不得不說張家的席面就是做的好,比村裡那些流水席可精細的多,單是羊肉便上了三道,炙羊肉,羊羹,旋鮓。
冷盤雕花,熱碟刻盅。
秉著吃就是學,宋南絮每樣菜都嘗了嘗。
味道雖比不上攬月齋的,卻也是不錯了,特別是炙羊肉,香料是真的捨得撒,孜然香的她都多吃了兩塊。
「你們瞧她,就跟幾百年沒吃過東西似得。」有人拿著帕子掩嘴笑道。
「瞧她這身打扮,還比不上我的貼身丫鬟。」
宋南絮垂頭掃了眼自己的裝扮,覺得這句評價算是中肯。
比起在場的綾羅綢緞,她這保暖務實的棉襖裙確實是上不得檯面。
看著袖口繡的繁複花紋,宋南絮忽然覺得宋梅一片好心被糟蹋了,下回自己衣裳還是別綉這麼精緻的花紋了。
要是在貴價料子上刺了,翻個幾倍賣給在座的諸位才是正道。
「來者是客,諸位姐妹別多言。」林蓉面容微正,語調柔和的朝眾人勸了句。
「那也得像個客,我還頭一回見拜壽,連壽禮都不備的,光是來了個人,好沒道理。就她這樣的還學旁人經商,我看不過是張夫人擡舉她了。」林蓉身旁的女子,冷哼一聲。
林蓉聞言,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宋南絮瞧著兩人一唱一和,隻當沒聽見。
誰說她沒帶賀禮?
隻不過讓擱在外邊的馬車裡,畢竟是要等到開了席才能送上來的。
除了做的蛋糕,托宋梅綉了四塊綢帕,一頂百壽帳,親自製了幾樣點心,雖說不如旁人金銀玉器名貴,卻也是實打實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