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說了,這東西就是紅薯粉,吃著肯定沒事,隻是好不好吃就另說了。
面對一大桌子好吃的,弟弟妹妹自然偏向去吃紅燒肉,扣肉,冷盤那些,對於陌生的粉條,能往後就往後。
眼看著蘇婉青吃了一口粉條,一家人都看著她,等她的反應。
蘇婉青咬了幾口,就激動的直點頭。
滑溜溜的,軟彈可口,粉條吸滿了味道,一口吃的超級滿足。
她不說話,連忙又夾了一口,大口吃著。
這下,苗苗幾個可不淡定了。
其實他們肚子這會都已經飽了,眼看著蘇婉青吃的那麼香,哪裡還能忍得住,當下就急了,苗苗率先嘗了一口。
這一口,吃的她眯了眼睛。
小翠急了,擠在旁邊問:「三姐,怎麼樣?好不好吃?」
苗苗不想說話,很快給小翠夾了一口,然後就給自己碗裡夾。
小翠連忙嘗了一口,香的眼睛裡亮晶晶的。
緊接著她苦著小臉嘆口氣,蘇靈還以為不怎麼好吃,剛要問。
「哎!我都快撐死了,吃不下了,早知道剛才我就多吃點粉條了,太好吃了!你們吃的時候能不能給我留點,我明天早上起來吃。」
大家哈哈大笑。
這下不得了了,一個都去嘗試粉條,蘇婉青本來就沒弄多少,一人夾了幾次,裡面的粉條就被撈完了。
還有一些差不多融化在了湯裡,一夾就斷,夾不起來了。
「好吃,真好吃!」王氏由衷道。
鐵柱在菜碗裡翻了兩下,實在找不到粉條,意猶未盡道:「大姐,真沒想到這麼好吃,明天把這個多弄點。」
蘇婉青抿唇笑著,她就知道,基本上沒有人不喜歡吃粉條。
現在有了粉條,以後就可以吃各種燉粉條的菜,還能做酸辣粉吃,想想就很開心。
並且她讓張木匠做了不同的漏勺,有大一點的孔,有方形孔,這樣後面可以漏點粗粉,寬粉,想吃那種就弄那種。
「成,好吃就行,看你們的樣子,我就放心了,這粉條算是成了,嘿嘿!」
蘇婉青笑嘻嘻的。
家裡氣氛更加輕鬆,蘇靈高興道:「之前我一直在擔心,青兒在村裡整那麼大動靜,萬一不賺錢咋辦,畢竟咱們一家人的話,我們努力點,跟著青兒忙活,肯定能賺錢,但是帶村裡人一起賺錢,那就不一定了,這麼多人,這麼多心眼,我們投下去這麼多錢,還要給他們開工錢,想想就很擔心。」
蘇靈長長的鬆口氣,「這下我就不擔心了,這東西這麼好吃,沒有人不喜歡吃,肯定能大賣!」
王氏幾個點點頭,眼睛裡亮晶晶的。
麥香想了想,問長姐:「大姐,這個粉條到時候怎麼賣?」
「我初步預估的價格是十五文到二十文一斤,這東西一斤需要五六斤紅薯才能做出來,有時候甚至要七八斤才可以,再加上人工費,十五文到二十文算是便宜的。」
「這麼貴!」王氏驚嘆道。
麥香搖搖頭,臉上沉思著,「娘,十五文到二十文不算貴,根據大姐的安排,到時候作坊裡幹活的人可不少,光一個流程下來可能就要七八個人,三條作坊線,再加上裡面做挂面的工序,一共下來光幹活的人就有四五十個,這些人每天的工錢就是一大筆支出,這還不算我們進貨的錢,大姐說了,不光要紅薯,還要土豆,大米,小麥,都要的。」
王氏聽的目瞪口呆。
「這麼複雜!要是不賺錢怎麼辦?」
蘇婉青笑著看著麥香。
麥香受到鼓舞,繼續說:「娘,肯定會賺錢的,不過這件事情主要是為了幫村裡做事情,賺的錢會少一點而已,你就放心吧,咱們這粉條這麼好吃,肯定能賣出去!」
很少參與話題的蘇老二擔憂道:「一斤這麼貴,比肉都貴,咱們普通老百姓也買不起啊!」
鐵柱這時候道:「大姐說了,這東西不是賣給咱們老百姓的,這個要賣到縣城,各大州府,甚至是京城去,要哪些有錢人來買。」
蘇老二兩口子聽的目瞪口呆,不敢置信。
蘇婉青笑呵呵道:「爹娘,你們就放心吧,這些事情我心裡都有數的,物以稀為貴,肯定可以賣出去,你們就把心放到肚子裡。」
「等年後咱們在村裡找個空房子,順帶把這破房子推倒,和蘇大羅家的房地基一起規劃一下,在夏天之前把房子蓋起來。」
今天下午回來,她就看見了,蘇大羅家的房子已經推倒了,那邊空落落的,乍一看還很吃驚。
一說到建房子,蘇老二兩口子就激動起來。
如果要蓋房子,那這個年,就是在這個破房子裡過的最後一個年。
必須要把這個年過好。
飯後王氏和蘇靈去刷鍋洗碗,麥香帶著苗苗和小翠把糖果瓜子裝在盤裡擺在桌上,桌上紅燭搖曳,屋裡生著炭火,暖融融的。
蘇婉青進房間,麥香跟著進去,看著長姐往外拿紅封,她攔住長姐,把門輕輕閉上。
「大姐,你的銀子夠用嗎?我聽小姑說你要開那麼多客棧,村裡又蓋作坊,會不會……」
「不會!」
蘇婉青拉住她:「柱子哥走的時候給我留了好多錢,要是不夠,我就用那個,後面賺錢了再還給他。」
「柱子哥的錢,用了可以嗎?」麥香有些擔憂。
「可以,他留下來就是給我用的,不然放在那邊也沒用,沒事,我之前和他說了,客棧後面賺的錢,跟他對半分。」
麥香突然笑了,「大姐,分不分都沒事,以後你跟柱子哥是一家人,哪裡還分你的錢,我的錢!」
蘇婉青笑著拍了一下麥香,兩人出去,把紅封放在桌上。
鐵柱帶著兩個妹妹去外面院子裡放煙花了,前陣子回來的時候,蘇婉青買了一點,雖然沒有她那個時代的好看,但是簡單的煙花還是有的。
一家人都出去看,村裡零星幾家人也在放煙花,好歹也算添加過年氣氛。
放完煙花回來,王氏去和面,蘇靈弄餃子餡,準備一邊守夜一邊包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