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905章 又來聖旨
挖坑填土,立碑燒紙。
陸老娘現在心裡可歡喜了,家裡又多了一個孩子,雖說跟陸家毫無血緣關系,可陸老娘對每一個孩子都是一視同仁的。
小清晏乖得很,每日乳母将其喂飽後,就乖乖睡覺,不哭不鬧的。
隻有在拉了臭臭和餓了的時候才會哼唧兩聲,寒食日這天,家家戶戶都不會用明火燒煮食物,大多隻有冷飯冷菜。
“這孩子真乖,不哭不鬧的。”
“閨女,你說她長大了,問起自己的爹娘怎麼辦?”
金枝在一旁半開玩笑說:“萬一小清晏長大了,覺得我娘就是她的娘呢?”
“這以後的事情誰都說不準,順其自然吧,能平安長大就好。”
别的事情陸晚是不太在意的。
隻是随着小清晏一天天長大,原本小小的五官也張開了不少,愈發地像魏明簌了。
陸晚就開始愁,這樣的事情能瞞一日是一日,就怕有瞞不住的那一天,到時候隻怕是會連累自己全家上下跟着一起遭罪。
所以陸晚越是這麼想,越是覺得自己不能去上京。
她去找了趙元烈,問他何時回京複命,上京戰況如何。
“武朝突然發兵邊境,上京情況不容樂觀,還爆發了瘟疫,娘子想回雲縣?”
陸晚這麼一問,趙元烈就知道她想要幹什麼。
“是。”她說:“隻有在越偏遠的地方,咱們才越安全。”
“我會盡快處理完餘水的事情,然後帶隊回京。”
隻是這世上的事情從來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的。
由于上京忽然爆發的瘟疫,越來越多的人死去,朝堂上也開始人心惶惶了起來。
江南等地的疫情尤為嚴重,朝廷派了太醫院的人去,結果就連太醫院的人都死了不少,皆是死于瘟疫感染。
瘟疫傳播力度大,短短幾天時間就能風一樣似得連着感染了好幾個城。
“陛下,而今瘟疫爆發,戰事吃緊,百姓們民不聊生,再這樣下去,隻怕是要動搖國本了。”
“陛下,江南疫情爆發,臣等聽聞禹州郡餘水縣原本也有疫情,但受高人指點,疫情被控制了下來。”
這朝堂上的人從來都是眼觀四路,耳聽八方的。
哪裡有一點兒風吹草動他們都能知道。
金碧輝煌的宮殿,無一不透露着皇權至上的壓迫感。
那高坐龍椅頭戴旒冕的天子帝王更是威儀萬千。
“哦,小小餘水,何來高人?”
“陛下,那高人正是陛下先前下旨授封的宣義夫人!”
“如今她正在餘水,而餘水疫情,也正是因為宣義夫人而得以控制。”
“哦?”帝王詫異,朝堂衆臣更是議論紛紛。
“一派胡言!”
“宣義夫人一介女流,出身鄉野會種點兒田地也就罷了,如何還能有這樣厲害的手段?”
有人冷笑不屑:“如今這災禍連太醫院的禦醫們都束手無策,她一個婦人,能有什麼法子?”
這朝堂上從來都是你争我奪,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
“有沒有法子,諸位大人若是不信,大可親自去往餘水一探究竟。”
“又或者……”
那臣子雙眼炯炯有神,顯然是早就暗地裡調查過陸晚的。
“陛下可将其召至上京,若她當真無這般厲害手段,臣願一力承擔!”
就這樣,陸晚本來想要在餘水安安靜靜苟一段時間的。
忽然空降而來的一道聖旨,直接把她從餘水召至上京了。
陸晚猶如晴天霹靂,渾身冒煙,腦瓜子都是嗡嗡的。
“宣義夫人,陛下特意交代過,要您攜全家老小赴京,原雲縣縣令程博,将任職禹州太守一職,宣義夫人,還不快領旨謝恩?”
“是,臣領旨,叩謝皇恩。”
沒法子了,聖旨都下了,這下陸晚想要苟住别浪都不行了。
天要她浪,她不得不浪。
“咱這就要去京城了?”
苗翠花簡直不敢相信,她都打算在餘水好好安定一段時間,收拾收拾就回雲縣繼續自己的老本行了。
畢竟咱也隻是一個普通老百姓,上京城那種繁華的地方是想都不敢想的。
陸晚忍不住苦笑,手裡還拿着新鮮熱乎的聖旨呢。
“是啊,不得不去了。”
“那這孩子怎麼辦?”苗翠花很擔心:“實在不行,咱給她找個好人家收養了吧,這要是去了上京城,萬一……”
苗翠花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上京比之餘水,不知兇險了多少倍。
陸晚卻是搖了搖頭:“人心難測,給誰養都不如讓自己養着放心。”
這是魏明簌的孩子,是她死前甚至都沒來得及看一眼的孩子,自己怎麼放心交給别人去養?
“帶着吧,她的外祖和祖母也在上京。”趙元烈說。
如此一來,也算是一個保障。
魏明簌出身官宦世家,她的父母皆是名流,若是知曉他們尚有一個外孫女存活于世,想必心中多少能慰藉一些。
也必定會想法子護衛這孩子的安全。
“陛下命我們最多十五日趕至上京,唯有走水路是最快的,現在風大,要不了幾日也就能到。”
“小海棠,你……你是想留在餘水,還是和我們一起?”
去了上京城就能見到四清哥了。
小海棠目光堅定:“聖旨上不是說,要嬸子你帶着全家一起赴京?”
陸晚笑了:“行,那就一起。”
倒是她問得多餘了。
他們着急忙慌收拾東西,俞老闆一家還沒反應過來就得知他們得奉旨進京的消息。
劉玉反而高興了起來,小海棠他們走了,那自己就能名正言順留在少東家身邊了。
隻要她走了,這時間一長,少東家也就能将她給忘了,到時候自己再日日陪伴在少東家身邊,她就不信少東家察覺不到她的好。
她就不信自己比不上徐海棠。
由于餘水太窮,竟然湊不出一艘像樣的船隻來,他們也就隻能将就着上了一艘原本廢棄的貨船。
縫縫補補,這裡修修那裡敲敲倒也能下水的。
由于他們趕時間,這貨船又不大,隻能讓陸晚和陸老娘他們上了貨船,趙元烈帶着隊伍走陸路在後面。
貨船的甲闆是擦了又擦的,是餘水百姓們将貨船縫縫補補,這才能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