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1994,逃婚海釣赢麻了!

第858章 中秋節前的高價

  味道不錯,大家覺得好吃。

  然後開始品嘗麻辣肉醬的,味道更足,比上一份更有食欲。

  到最後換成酸辣味道的,頓時讓所有人都折服了。

  因此在吃完三種粉絲之後,教練、蔡大媽也加入投票,除了兩個不喜歡吃辣椒的選了紅燒肉絲,其他的都投了酸辣粉絲。

  人們的味蕾是相通的。

  劉奕邦笑道:“如果做成方便面的形式,這東西有人買。”

  衆人點頭,“其實我覺得咱們這個比方便面還好吃呢!裡面有花生米,還有薄脆,還有肉醬。”

  劉奕邦笑道:“既然大家都覺得不錯,那我就找食品方便的專家,研究如何做得好吃,如何做到沖泡即食,如何延長保質期。”

  周書記和鎮長,還有下面的村支書都非常贊同,并且願意撥款找食品專家。當然了,領導們也要求保密,以防這個好項目被别人搶走了。

  沒有了楊文文的騷擾,劉奕邦覺得在這邊工作的日子每一天都充滿幹勁兒,不用提防“偷襲”。

  到了十月,天氣轉冷。

  劉奕邦撈了幾箱活蝦和青蟹,送給鎮政府食堂一箱蝦和一箱蟹,讓大家嘗嘗味道,也給鎮長和周書記留了一些,拜托他們把這些送給縣裡的領導。

  對于這樣的活,他們兩個人當然樂意了,正愁中秋節去領導家裡坐坐,不知道帶什麼呢!

  這些東西雖然不是劉奕邦送到領導那裡的,但他帶領村民在八巷村實驗養殖海鮮,在縣裡都是有名的。

  因此,劉奕邦沒有刻意專營,去蘭市尋找海産收購商,争取在中秋節之前,把這些海産高價賣出去。

  這些海産收購商聽說有鮮活的海鮮,還不相信呢。

  王老闆笑呵呵地說:“我說你這小年輕,怎麼能胡說呢?咱們這裡沒有海,哪來的鮮活海鮮?不可能。我這裡的海産,都是從外地空運過來的,運到這裡,也死得差不多了。”

  劉奕邦直接從破舊的面包車上拿下來一個箱子,打開之後,裡面的蝦活蹦亂跳,“這個對蝦,就是我們村在鹽堿池裡養殖的海鮮,而且我們是在省裡畜牧學院指導下養殖的,檢測報告也出來了,符合國家标準,而且鮮甜可口,營養豐富。”

  王老闆一愣,真是開了眼界了,伸手從裡面撈了幾隻對蝦,“的确比我從外地進貨更加新鮮。真的是養殖的?”

  劉奕邦笑笑,“當然是真的,不過今年數量少,先過來探探路。如果價格不錯,明年擴大養殖。”

  王老闆心裡火熱,“我不管你那邊有多少,全部都給我。”

  後天就是中秋節,明天早上弄來,這些稀罕的海鮮不愁賣不出去。管他養殖的還是野生的,反正鮮活就是好的。更何況,還有正規機構出的檢測報告。

  劉奕邦問:“不能全部給你,我還聯系了李老闆。”

  王老闆皺眉,“小年輕,你這不地道啊,不知道我是省裡的海産老大嗎?”

  劉奕邦笑笑,“知道,但我不能隻找一個客戶,那豈不是你給我多少價格,我隻能賣什麼價格。再說了,我可不是普通的小年輕,而是鎮長,專門負責鎮子上的經濟。當然,我知道你一個大老闆不把我一個小鎮長放在眼裡,可我不是普通的小鎮長,我可是從京市派下來發展經濟的中央選調生。”

  王老闆能把生意做得那麼大,自然認識三教九流,黑白兩道都有人。本來見劉奕邦不識擡舉,還想收拾一番,沒想到這是有後台的。

  再說了,自古以來,民不與官鬥,他再有錢,也是民。真要是動了劉奕邦,他估計也沒好下場。

  王老闆笑呵呵地說:“劉鎮長能來我們這邊發展經濟,是我們當地老百姓的福氣。尤其是海鮮養殖,連我這個還算見多識廣的人,都覺得大有可為。價格好商量,正好在中秋節前上市,咱們就定15塊錢一斤?”

  劉奕邦微微一愣,“其實你不用看在我的面子上給太高的價格,按照市場價就行!畢竟我們明年還要養殖更多,不能一直讓你做人情。”

  王老闆聽到這話笑了笑,“所以說有這方面的人情成分,但也因為我這邊從南方進來的海鮮,運費不菲,本身就很貴。再加上現在中秋節,你那邊隻有5畝,頂多也就幾千斤!”

  劉奕邦摸了摸下巴,“青蟹的價格呢?”

  王老闆回答:“三兩重的,四十一斤。二兩到三兩之間的,30塊錢一斤。再小的,那就隻能10塊錢一斤了。”

  劉奕邦對這樣的價格很滿意,“那我就一事不求二主,所有的對蝦和青蟹都賣給你!按照估算,應該有四千多斤對蝦,大約1500隻青蟹。我可以保證都是活的,你以你的經驗安排車輛和水産運輸箱。”

  王老闆笑呵呵地說:“行,我有豐富經驗!今天就聯系車輛,今天晚上我就親自帶人帶車去你們村!對了,八巷村那邊的路能通卡車吧?”

  劉奕邦回答:“今年我專門讓人修了從村裡到鎮上的路,很寬,能夠走卡車。”

  “那就好!”王老闆松了口氣,更加确認劉奕邦是一個非常有上進心而且有手段的人,“我一定親自過去,今天中午我請劉鎮長吃飯!”

  劉奕邦擺手,“不用了,我還有點事情,下午還要趕着回去!對了,你去拉貨,記得要帶錢啊!”

  “現金嗎?”王老闆問道,“要不我們簽合同,直接轉你們村的賬上?”

  劉奕邦輕笑,解釋道:“村裡面沒賬号,打到我的卡上,不合規矩。再說了,打到卡上,錢隻是數字。但如果是現金,那就是一捆捆的錢。我要讓老百姓親眼看到我們養殖的東西是可以賣出去的,他們的力氣和血汗沒有白費。當天發錢,不僅能夠刺激村民的積極性,還能讓村民多點收入,好好過節!”

  半年多的努力,曾經磨破嘴皮子,連哄帶騙,讓村民跟他一起幹。

  今年到了收獲的季節,大家看到收獲,看到賣了海鮮賺來的錢,明年就會跟着一起幹。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