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開荒

第一卷:默認 第 313章 石家的柴

  于是幾個人就這布莊攀談起來,江枝順水推舟談到益母草沖劑,想做一個市場調查。

  她先說益母草沖劑的效果和價格。

  那婦人聽到這樣方便的藥包霍家藥行有賣,立即道:“霍家藥行的藥都不錯,我家就經常在他那裡買正氣散和六神丸,什麼時候出了沖劑都不知道?

  既然有這好東西,價格也便宜,比看郎中方便,我得試試去。”

  有霍家藥行的招牌在,婦人絲毫沒有懷疑江枝的話,立即就要買藥,對價格也沒有嫌棄的意思。

  江枝暗暗點頭,霍家口碑在平川縣的确不錯,都不用宣傳推銷,看來這也是霍二小姐提價的底氣。

  選好布,江枝就跟德金媳婦抱着幾匹布出了店鋪。

  德金媳婦招手叫來路邊攬客的兩個滑竿,供江枝和自己坐:“嬸子,天氣熱了,抱着布不好走,我們還是坐滑杆回去!”

  滑竿是巴郡最有特色的交通工具,兩根竹杆綁一把竹椅擡人,隻要有勞力就可以掙錢。

  客人坐在上面可以納涼觀景,不似轎子那般密不透風,花上幾文錢連人帶貨一起走,價格實惠。

  于是,江枝坐上晃晃悠悠的滑竿,在街上人流中招搖過市。

  人群裡,又有一雙眼睛盯着她!

  街檐下的竹簾後,“二娘”臉色蒼白,緊緊捏着手中的帕子,死死盯着那滑竿上的婦人。

  這一次,她不再懷疑自己的眼睛,沒錯,的确是娘家嫂子。

  還是那張臉,還是那帶着厲氣的面容,還是那有些薄的嘴唇,還是那個潑婦!

  她可以預測到,自己要是被嫂子抓住,肯定要被痛罵一頓,然後讨要這些年養孩子的花銷。

  她不怕花錢,但這事不能宣揚出去!

  想到這,“二娘”染着丹蔻的紅指甲差點掐斷,看着江枝的滑竿遠去,她趕緊招手喚來旁邊夥計,掏出一把銅錢塞過去:“你跟着那滑竿,看她是哪家人!”

  夥計點頭:“好嘞!夫人等着!”然後就跑進人群追着滑竿過去。

  “二娘”擡手用帕子擦擦額角根本不存在的汗,趕緊回身進店。

  這是一個剛剛盤下來的雜貨鋪,也是給女兒添置的嫁妝。

  “二娘”在店後也坐不住,她想起這幾天隔壁人家彈棉花的工匠夫妻就是梨花鎮的人。

  之前她一直避着那方的事,沒有去過問,現在想來,還是要打聽一下徐家村了。

  江枝在街上買好東西,又在城裡吃過午飯,這才跟二瑞坐着向德金找好的車回徐家村。

  時間一天天過去,青泉灣藥坊的沖劑生産進入全力賺錢中。

  田貴和徐根生一起,把石家堆放在外面的柴拉去藥坊。

  石家人傻,但家裡還是有一個聰明的。

  在一天夜校時,石猴子跟小泉說,請桃兒問一下江村長,能不能把自家的柴賣去藥坊。

  小泉就把話帶給自己姐姐,桃兒又告訴小滿,等江枝知道,已經是轉了幾個彎。

  石猴子不敢問村長,知道村裡人都不喜歡自家人,好幾個嬸子見到自己還會吐口水小聲罵。

  他知道那因為去年冬天村裡人互相修房子,個個都在忙,就自家人不出來幹活。

  三個堂姐和嬸子每天隻知道撿柴撿青杠子。

  大伯和爹在家附近的土堆邊摔土磚,說自己家要燒青磚蓋好房子。

  兩個人不是種地就摔磚,一天也隻能做十幾塊。

  田小泉說,就自家做這點磚,等到夠燒一窯,都不知道是猴年馬月去了。

  用不了兩年時間,堆放在外面日曬雨淋的柴肯定要全部朽爛,還不如現在賣了換成錢。

  于是,石猴子就想把家裡的柴送到藥坊來,以後需要燒磚再砍柴。

  就是不知道藥坊那邊要不要?

  有田小泉把話轉了一圈,現在江枝知道了,直接讓田貴把柴拉過來。

  石家兄弟做磚的事全村人都知道,那兄弟倆像是小孩子過家家一樣,每天踩着泥在做磚。

  幾個月過去,窩棚邊也隻碼放着做好的三四十塊磚坯。

  窯有大小,磚是從千塊到萬塊不等,大火燒幾天就幾夜不歇,想自家燒磚可不是容易的事。

  徐根生他們這種好事嘴賤的,還天天去數做了多少,什麼時候才夠一窯。

  江枝也不阻攔石家兄弟想燒磚的想法。

  他們人雖然傻一點,但老老實實做事,不在村裡招惹是非,不讓人讨厭。

  前有愚公移山,現有石家燒磚,失敗是情理之中,成功不失一樁美談。

  隻讓石猴子把柴送來,等以後需要燒磚窯,自己再還他的柴就是,而不是拿錢買。

  因為江枝現在不缺柴,石家拿着錢恐怕還會丢。

  人少山大,這邊能燒炭,周邊山都是柴。

  而且之前在青泉灣修房修路時,還讓二瑞他們砍了周圍一大片雜樹。

  靠近溝渠山坡上的黃荊子,馬桑樹,構樹長得也旺盛,每年都需要砍伐。

  徐根慶和武陽兩人把藥材放進碾房,一碾就是一個時辰,還有時間負責柴火。

  自己的柴還能放,石家的不能放了。

  實在是沒辦法,這一大家子人天天不是下地幹活,就是在周圍撿柴。

  看着窩棚周圍的柴山漸漸長高,實在擔心有一天人要被柴埋了。

  又害怕窩棚裡住着幾個傻子,一旦失火就是火葬。

  拉柴走時石家老大還有些不樂意,可石猴子又哭又鬧非要賣柴。

  三個從十二歲到十四歲的傻姐姐就呆呆看着,旁邊又大了肚子的嬸子也看着。

  家裡就這樣一個男丁獨苗,事事都得依着。

  于是,石猴子終于替家裡作了一回主,窩棚外那堆柴山就搬空了。

  很快,石家幾個女人又像螞蟻一樣到處搬柴。

  徐家村就像山間小溪,日複一日平平無奇的流淌。

  平川城裡,霍家藥行推行出來的新藥引起一陣小波浪。

  有之前闆藍根沖劑的宣傳,益母草沖劑更得婦人喜歡。

  花幾十文買藥回來,暖暖喝下肚子,不用再到郎中跟前說隐私。

  藥品是各處藥房都有分配,賣藥有各家夥計,而讓幾處掌櫃争奪的還是那些藏春香。

  說是驅蚊,實際上可以提神醒腦,很适合學子們使用。

  先不說賣給外人,誰家還沒一個讀書郎,好東西先得自己留着。

  要不然讀書時又要說:春來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蟲冬又冷,收拾書箱又一年!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