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昌正煩着這些事,他聽了王桂芝的話,也是有所感同身受。
他的好兄弟的确是挺好的,但是他們的女人就不好說了。
之前李永昌還被舉報說什麼強行要求下面的小兄弟幫自己種田。
這種惡意舉報的事情要是真的成了風氣,那可就不太好了。
李永昌因為自己被舉報過,所以更能感受到。
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為這樣的人。
“媳婦兒,你說得對,好的環境的确很重要。
”李永昌垂下頭,他現在也總算有些明白了。
“你能明白就好,不過學習是真的好重要,你想想看,如果要建設國家,當兵是一種辦法,做研究員不也是可以報效祖國的嗎!
之前那些個導彈、原子彈,不都是高學曆的人弄的嗎?
我知道你也是為孩子好,覺得小時候沒必要那麼辛苦。
可是現在不比從前了,時代都變了,這學曆也會越來越重要,以後要是沒念個研究生,可能連普普通通的工作都找不到了!
”王桂芝想起了後世的事情,也是百般感慨。
現在是個大學生都挺稀罕的,但是再過些時日,大學擴招,就算成績不好也能付錢随便上個野雞大學,更不用說還有學習不好的花點錢去國外鍍個金,回來一下子就成了“海歸”。
以前考大學是難,但是後來學曆都“通貨膨脹”了,很多看上去一般的工作,都要求至少得是研究生。
李永昌被王桂芝的一番話給刺到了,他也想了很長一段時間。
後來過了些日子,李永昌也依舊堅持自己的想法:“桂芝,要不你還是在這裡開個店吧?
”
王桂芝還以為自己的話沒有改變李永昌,也覺得有些驚奇,問道:“老公,我說的那些話你沒有聽進去嗎?
”
李永昌看王桂芝似乎是誤會了自己,笑了笑連忙解釋:“媳婦兒,你弄錯了。
你說的那番話我想了挺久的,覺得你說的很對。
不過我這次和上次可不是一個意思了,我是尋思着你在這裡開店也能多掙一點錢,最好雇個人幫幫你,你也能照顧孩子什麼的。
不過家屬院還是太偏了,你最好去城裡,城裡的地暖還比我們家的地暖好,你冬天也能暖和一些。
”
談話之前,李永昌之前覺得自己的工資已經可以養活一家人,不必這麼累。
但是經過王桂芝的一番談話後,李永昌的想法也深深地被影響到了。
他這時候才明白,時代和之前不同了,父母必須為孩子竭力創造最好的環境,否則自己的孩子永遠也追不上别人。
時代總是在往前走的,人也是。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
如果一昧地隻滿足于現狀,不去進取不去進步,隻會永遠落後于他人。
李永昌也想通了,就是這麼一個簡簡單單的道理而已。
王桂芝覺得在這東北的市裡開個店鋪也挺好的,要是在家屬院這種偏僻的小地方可不太好。
估計買的人又不多,而且還會對自己說閑話。
王桂芝這次也采納了李永昌的意見,她于是在市裡,租了一個大倉庫又改造成房子。
王桂芝在老家那裡就是做的總代理,她就跟品牌說自己要開拓一下東北那邊的市場。
品牌方聽說要開拓市場也立馬就同意,他們也對東北這片地方垂涎已久,但無奈沒有合适的人選,也沒有人願意去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做代理。
現在王桂芝就成了他們眼裡的最佳人選,更何況王桂芝在這東北也住了三年,多多少少了解了東北一點。
王桂芝得到了品牌方的應允後,又去找霍祥商量了一番。
王桂芝把這三年來她所見到的,東北人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水平盡量描述給了霍祥,随後兩個人一番商量,決定進一些符合當地消費水平的電器家具。
王桂芝還明白東北人喜歡“撸串”,又進了點自助燒烤的用具。
王桂芝和霍祥挑的東西,都是性價比特别高的。
王桂芝忙活了好一陣子,她把運過來的東西安置得差不多之後,王桂芝又去挑選了自己的店員。
這東北經濟差,消費水平也低,就連租金也遠比之前老家那裡的便宜個兩三倍。
王桂芝也捉摸不透這東北人到底弄什麼工資好,就貼了個招聘,說能看店或者有空能帶帶孩子就行,一日管兩餐,工資面議。
王桂芝的招聘貼了一天,就有一個女人應聘了。
王桂芝仔細考量了一下,發現這女的方方面面也還不錯,條件也可以。
這女人是看這活兒輕松,也就看看店什麼的。
王桂芝問她:“那你打算要多少工資?
”
女人猶豫了一下,然後說道:“要不八十塊錢?
”
八十塊錢在東北也算是平均水平了,有的活兒重,還累死累活的,也可能才七十塊錢不到些。
女人剛出口就有些後悔,她覺得自己的工資給說太高了。
王桂芝看她一副猶豫的樣子,想着畢竟是自己的員工,而且還是個女人,就把工資稍微提了提:“我給你一個月一百,你幫我看點,有時候你還得帶帶孩子,這你應該沒什麼意見吧。
”
女人沒想到王桂芝居然還把自己的工資提了個二十塊錢,當場就點頭答應下來,還馬上簽了合同。
王桂芝開店的事情辦好之後,也是天天往外邊跑,路上雖然冷了一些,但是商城裡就基本上暖和的,就連裡邊的廁所都比外邊要暖和不少,王桂芝平日裡也是沒事看看店,要是沒什麼人的時候,就逗逗自己的孩子平平玩,再或者是謝謝稿子之類的,一副悠閑的樣子。
更何況王桂芝還不用去管大院裡那些女人的閑言閑語。
不過這都大冬天了,家屬院裡和王桂芝關系比較好的人,覺得王桂芝天天跑出去工作,覺得太讓王桂芝勞累了。
有人就找到李永昌,對他說道:“你也别讓你媳婦兒天天跑出去幹活了,都這麼冷的天了,小心累着了她。
”
王桂芝之前并沒有把自己開店的事情說出去,也是不想讓這些喜歡亂嚼舌根的長舌婦到處說三道四。
李永昌倒也不清楚王桂芝的用意。
現在見有人抱怨起自己來了,李永昌也直接說明了情況:“我媳婦兒在外邊開店呢,她是店長,不去看店,這可怎麼行呢!
”
那人倒是沒想到王桂芝居然是開了店才天天跑出去的,驚訝地問道:“王桂芝開店了?
我還以為她出去打零工了!
”
“我怎麼舍得讓她打零工啊,”李永昌笑笑說道,“我之前也勸過的,不過我媳婦兒就是喜歡做生意,她在自己家那邊開了個店,在東北這旮沓也沒閑下來,又開了家分店,她就是喜歡忙活!
真要讓她空閑下來,她可憋不住呢!
”
“那你媳婦兒開的什麼店啊?
趕明兒我去捧捧場去!
”那人還以為王桂芝開的不過是便利店什麼的。
這個年代,即使有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口号,但對于普通人而言,一個女人往往是幹不了大事的,更别說東北這地方了。
很多人往往不會覺得女人能做好生意,真要有,那也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肯定是用了什麼特别肮髒的手段。
“她開了個賣家電家具的,你要是想去的話,我把地址寫給你看。
”李永昌毫不在意,跟那個人如實說道。
這下可好,李永昌說了王桂芝是開了家賣家電家具的店以後,整個家屬院都轟動了,引起了軒然大波,基本上那幾天,院子裡的女人所談論的,都是王桂芝開的店。
那個年代,家具随随便便都得要幾千,好一點的床或者床墊,都得将近上萬,書桌椅雖然沒有床那麼貴,但也得好幾千,尤其是那種連體式的,好看又實用,但是一般人又買不起。
家電也貴着,微波爐、電磁爐、烤箱等,每個幾百塊錢是買不到的,而且這空調、暖氣或者是價格也得好幾千,一般人得工作給好幾年才能買呢!
不過王桂芝考慮到東北的消費水平,選的東西也是便宜一點的,但即便如此,在别人眼裡,王桂芝這開店也肯定得花不少的錢。
人人都對王桂芝的店好奇不已,有人專門去看了一眼,大老遠發現王桂芝抱着孩子在店裡,跟客人有時候介紹着産品,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像極了電視裡那種大老闆的風範。
鐘雅聽說了王桂芝開了家店,心裡也動起了念頭,她直接找到了王桂芝:“桂芝,聽說你最近開了家店?
”
王桂芝想,平常鐘雅看到自己,都不跟自己打一聲招呼。
更何況鐘雅之前也因為吵着鬧着要效仿她喝蜂蜜水吃昂貴的水果,更是讓王桂芝多了不少閑言閑語。
王桂芝上下兩輩子的年齡加起來,都可以當鐘雅的母親了。
她看人也準,自然知道鐘雅對自己是沒啥好感的,說不定這背後的風言風語,也有她的一份功勞。
王桂芝看鐘雅突然找上門來,便明白鐘雅肯定是有求于自己,她也懶得跟鐘雅客套了,問道:“鐘雅,你說吧,你有什麼事要我幫忙?
”
鐘雅本來還打算說幾句好話客套一番的,但是王桂芝直接看出了自己是有所用意,也瞬間覺得自己的意圖似乎都被王桂芝看穿了。
她撓了撓頭,不好意思地說道:“我也沒什麼想要你幫忙的,就是聽說你開了個店,還招了幾個店員。
”
王桂芝一聽到鐘雅說什麼“店員”之類的,就明白了鐘雅找自己,肯定是想讓自己給她開個後門,她想要自己擔任王桂芝店裡的店員。
王桂芝也不戳破,就淡淡地看着鐘雅:“對啊,我店裡也招了人,怎麼了?
”
“我不是來這裡,一天到晚就帶孩子,也沒什麼工作嘛,”鐘雅露出一副讨好的笑容,“我就在想,我能不能到你這裡幫你看看店什麼的。
”
王桂芝是萬萬不會讓鐘雅做自己的店主的。
王桂芝雖然不是什麼小心眼的人,但是鐘雅曾經那副表現,王桂芝是無法說服自己同意鐘雅去做店員的。
更何況做生意這種事情,更不能讓自己的朋友或者親人插手。
王桂芝心裡這麼想着,但表面上仍然裝出一副和和氣氣的樣子,畢竟還是要給點别人面子的。
“店員的話,這件事可能不行了,”王桂芝裝出一副十分苦惱的樣子,“我店也不大,就雇了兩個人,這人都滿了,不能再加一個人進去。
”
鐘雅聽王桂芝拒絕,但是她臉皮厚絲毫沒有放棄。
鐘雅咬了咬牙,對王桂芝說道:“桂芝,你是店長,你可以随便解雇别人啊!
再說了,那幾個店員你也認識沒多久,萬一裡面有什麼小偷小摸的人混進去了呢?
我和你熟,正好能幫你看着點,工資也不會要太高的!
”
鐘雅一番話,似乎王桂芝已經是雇了她做店員似的。
王桂芝心裡冷哼了一聲。
她的店員,可是她挑選了好久出來的,什麼人品她也都清楚。
兩個店員都是和氣的人,從來不會跟自己鬧什麼矛盾,處理事情也是有條有理的。
而且,家具家電可都是大玩意兒,怎麼可能小偷小摸就能拿走的?
王桂芝在店裡還裝了兩個監控,店員有個什麼動靜她都能一清二楚。
王桂芝笑着對鐘雅說道:“不好意思啊鐘雅,這件事是真的不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