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福氣包帶着空間重生了

正文卷 第938章 難民

  “江公子,李鐵牛,明人不說暗話,以前是我林大旺眼光不行,是我林大旺的錯,可是林家村的村民沒錯。
以前的事情咱們就不說了。
隻希望江公子和李鐵牛以後也能帶着我們一起做生意。

  有銀子大家一起賺。
江公子,我知道你本事大,我們隻不過是平民老百姓,就求您也指點一下我們。
以後咱們兩個村子守望相助,真的做兄弟。

  有銀子一起賺,有難一起當。

  林大旺倒是幹脆痛快。

  一古腦倒出來。

  反倒讓李鐵牛無話可說。

  剛才看着林大旺活像是興師問罪,瞬間人家就變得低聲下氣。

  倒是很厲害的手段。

  江小小倒是興趣盎然的看着林大旺,這個林大旺倒是個人才。

  和李鐵牛完全不一樣。

  這樣的人用好了,是一把刀,也不好刀口向着誰就不一定。

  現在他們還很弱小,多一事真不如少一事。

  當然!
江小小想的更長遠。

  要是真的大股土匪或者外族劫掠,光靠李鐵牛他們也不是真的戰無不勝。

  十八個人還是太單薄。

  沒聽說被幾百土匪屠村的。

  活下去靠的不是單打獨鬥。

  林大旺有心和他們捆成一根繩子,未嘗不是好事。

  “林大哥,指點可以,指點就是意味着要聽我的,不知道林大哥覺得能不能行?
不聽我的指揮,賺不到錢,說不定還有殺身之禍,這可不是诓騙你。

  江小小倒也不是不可以幫忙。

  就是不知道林大旺能不能聽進去。

  誰都不能把銀子一下子賺完。

  林大旺一聽來了精神,江公子既然答應就好辦。

  “江公子,您放心,我們林家村的人都聽您的,江公子說怎麼做,就怎麼做。

  他就想着白花花的雪花鹽,看在銀子的份上,讓他聽話算什麼。

  哪怕是讓他喊江公子一聲祖宗也沒問題。

  江小小笑道,“林大哥,你那裡私鹽還有多少都留下不賣了。

  林大旺一傻,不賣!

  “江公子,我們的私鹽還有兩千斤,您也知道我們最後一次運回來的私鹽多,回來這幾天裡裡外外也就賣出去兩千多斤,剩下兩千斤不賣,這東西可一個炮仗一樣。

  擱在家裡不安全,一個不好,被人搞告密,全村人都得掉腦袋,就算沒告密,馬上要繳稅,這些鹽真不能放。

  林大旺都急得上火。

  這私鹽誰家趕往家裡放,不怕掉腦袋。

  “李鐵牛,你帶兩個人去教給他們怎麼制作雪花鹽,到時候還送到吳家去,換銀子,也和咱們一樣修城牆。

  李鐵牛答應的痛快,一點都沒因為江小出這話心裡膈應。

  “好嘞,林大哥,咱們走。

  林大旺傻傻的問,“你會做雪花鹽?

  騙誰!

  要是李家村有人會做雪花鹽,李家村能衰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李鐵牛拉着他就走,“你跟我走,找兩個聰明伶俐,耐心細緻的小子來,我教給你們怎麼做雪花鹽,這雪花鹽可是江公子出得主意。

  據說是古書上記載的,咱們這些人大字不識一個,怪不得不知道,都說讀書人厲害,現在我算是知道,江公子人家讀書厲害,想要随随便便弄點銀子還真的容易。

  以後跟着江公子,有大家的好日子,聽江公子的準沒錯。

  林大旺暈暈乎乎,腦子裡和驚雷一樣。

  江公子真厲害!

  等到一天之後,看着白花花的雪花鹽真的就那麼從自己的手裡産出來,猶如霜雪,潔白如玉,林大旺激動的拍大腿。

  “江公子,神人!

  江小小特意囑咐林大旺,送鹽的時候一定不要漏了身份。

  林大旺滿口答應。

  兩千斤私鹽變成了一千八百斤雪花鹽,其中還是因為他們的人不相信倒了一缸鹽水,不然還能多一些。

  可是現在也足夠讓人激動。

  十兩銀子一斤,算一算就讓人發狂。

  林大旺和李鐵牛送鹽,江小小這邊跟着他們到了府城裡,去了東市。

  那裡現在就是難民的大本營,圍着破舊的城隍廟,全都是衣衫褴褛的難民。

  江小小身邊帶着自家李家村的五個小子,都是撿的十七八的壯小夥。

  一說要人幹活兒,還管飯,立馬他們就被人包圍,一個個伸着手,恨不得立馬就跟江小小走。

  江小小還是挑了一些人,難民裡也有些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油頭滑腦的人,還有大男人想着偷奸耍滑,吃現成的,江小小就挑了那些拖家帶口的一家子人家的帶回去。

  這樣的人為了家裡人也會好好的幹活兒。

  一下子挑了八十戶人家,足足是四百口人。

  一說跟着江小小走,一個猶豫的都沒有。

  他們不擔心被騙,就算是被騙,還能騙他們什麼?

  人都快餓死,要是能騙得給口飯吃,被騙也認了。

  江小小實在不想像挑牲口一樣挑人,可惜其他人沒這個想法,他們找人回去是幹活兒,總不是帶回去當爺爺供着。

  其他五個人挑挑撿撿,他們村裡也有賣兒賣女人家,沒學會怎麼挑人,也見識過怎麼買人。

  照貓畫虎,還是會的。

  江小小他們帶着人回去,馬車是拉鹽的,就算路上有人看着要暈倒,江小小也硬了心腸沒讓上車。

  馬車解決不了問題。

  回到村裡,早有人提前趕着馬車回去。

  村裡的幾個嬸子早就煮好了米粥,不稀不稠,幾個大鍋支在打谷場上,到的人,一個個先被拎去洗了一個熱水澡。

  然後一碗熱騰騰的稀粥下肚,立刻一個個捧着碗哭的恨不得跪下給全村人磕頭。

  不過說得清楚,一人就一碗,孩子半碗。

  盛粥的嬸子說得清楚,不是不讓吃,是他們餓了這麼久,不能吃太多。

  其實一個個嬸子心疼,這糧食可是李鐵牛從其他村子收來的新糧。

  他們也不敢這麼吃,現在反而給這些難民吃,可是看着一個個可憐的樣子。

  又都不說話,他們家裡也遇到過這樣的饑荒時候。

  逃難逃出去,也不是一樣。

  當晚,一個個難民安頓在村裡那些沒人住的房子裡。

  鋪蓋肯定沒有,有自己帶着的,就湊合一下。

  現在還不到冬裡,不至于凍着人。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