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名留千古
“而且,微臣以為,太後也應該對陛下有信心才是!
”鐘行曉的語聲柔和下來,連帶着對慕容瀝的稱呼也改變了,“阿瀝自小便不是一個沒有分寸的孩子,早慧且睿智,膽大心細,這些都是我們知道的!
再說自打大周開始推行新政,大周的新政策略每天都有人往阿瀝這裡送,我聽阿瀝身邊伺候的太監說,阿瀝每一冊都會仔細閱覽。
”
燕太後颔首:“這個我也知道。
”
當初太後瞧着慕容瀝太辛苦,還去勸過,說大周不過是拾人牙慧,讓慕容瀝不必那麼用心的去研究大周的國策,隻要燕國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但慕容瀝每每都是嘴上答應,回頭還是會仔仔細細研究大周的國策。
“所以啊,阿瀝應當是研究過大周的國策必然是比不上我們燕國的,所以才敢遣使入周,想要與大周皇帝定下這樣的賭約,來救我們燕國。
”鐘行曉眉目間染上笑意,“不過是阿瀝年紀小,又在朝堂之上被攝政王壓着,加上為了護衛太後這位母親,有些話不能明說,一着急就更說不明白了。
”
燕太後手心收緊,心裡又是無限感動,雖然說自從他們母子上一次吵翻了之後阿瀝就再也沒有同她說過話,可阿瀝到底是她十月懷胎差點兒丢了命生下來的,阿瀝的心裡還是有他這個母親的。
阿瀝想出這樣的法子,也是為了維護自己。
燕太後将眼淚吞回去,轉而看向自己的兄長道:“我知道了,我回頭就去見阿衍,勸說阿衍接受阿瀝……以兩國國策定輸赢,合并一國的國策。
說不準……阿瀝這一次能為我們燕國,不戰而得到大周廣袤富饒的土地,兵不血刃重新為我們燕國奪回大都城!
這……也算是能名留千古之事了!
”
“即便是有可能不戰而得大周,但……我們燕國還是要做兩手準備!
”鐘行曉緩緩開口,“微臣在九王爺那裡說不上話,若是九王爺答應同意了陛下的法子,還請太後一定要勸着九王爺為了陛下,為了燕國,在兵力上早做準備。
”
燕太後瞧着鐘行曉一臉真誠忠心的模樣,心中感懷,低聲道:“讓哥哥受委屈了!
阿衍和阿瀝都年紀輕,總是信不過哥哥,但我知道……哥哥是真心為了大燕好!
”
鐘行曉聽到妹妹這話,隻當妹妹是因為先帝慕容彧的緣故,單純的還相信九王爺慕容衍是當初在慕容彧面前的那個慕容衍,他也不好過多和妹妹做争辯怕引起妹妹的反感,便将自己的姿态做足,連忙後退三步,長揖朝燕太後一拜,裝作語聲哽咽的模樣開口……
“能為燕國盡忠是微臣的本分!
隻要太後能相信微臣……微臣就死而無憾了!
”
“哥哥長快快請起!
”燕太後忙将自己的兄長扶了起來,“我知道哥哥的忠心和無奈,也知道阿瀝和阿衍對哥哥的防備,日後我一定會多多勸勸阿衍和阿瀝,讓他們知道哥哥是好人!
”
鐘行曉連連擺手:“忠心哪有總這樣說給别人聽的,微臣隻盼着若是有朝一日,微臣被人污蔑陷害,一人死不要緊,還請太後援手,救救咱們鐘家滿門。
”
“太後,還有一事……”不等太後開口再說什麼,鐘行曉便忙直起身,同太後道,“勸說九王爺同意陛下策略之事,太後宜早不宜遲,否則……追随九王爺的那些朝臣,若是有了什麼旁的心思,背着九王爺做出鼓動朝臣扶九王爺登位的事情來,怕傷了陛下和九王爺的情分啊!
”
鐘行曉最是了解他這位太後妹妹,太後心底是願意維護慕容衍的,所以他即便是要挑撥也不能明着挑撥說慕容衍的不好,畢竟慕容衍是先皇的親弟弟,太後對先皇可謂是用情至深,自然會對慕容衍愛屋及烏。
所以,鐘行曉一向的策略就是,不在太後面前說九王爺的不是,如此……太後才會覺得他并非想要挑撥九王爺和太後的關系,事事都聽她的。
“哥哥你總是這樣替阿瀝和阿衍着想,可這兩個孩子……卻處處防備着哥哥。
”燕太後滿目心疼瞧着自己的兄長,“哥哥放心,我明日便親自去見阿衍,勸說阿衍同意阿瀝的對周策略。
”
鐘行曉笑着點頭:“如此,微臣就放心了!
”
·
蕭容衍一回攝政王府,便派人四處傳揚說……今日慕容瀝已經遣使入周,打算向大周提議,兩國以誰家國政能夠使百姓富強為賭,合并一國,哪國赢了輸的那一國便并入赢得一國,結果惹得攝政王大怒。
而後,燕帝慕容瀝更是揚言說,他不過是通知攝政王和朝臣們,他已經遣使入周與大周皇帝詳談此事,即便是攝政王和朝臣們不同意也來不及了,除非廢了他這個皇帝,昭告天下……他慕容瀝這個燕帝說話已經不算數了。
氣得攝政王拂袖離去。
蕭容衍之所以讓人将慕容衍揚言不同意便将他這個皇帝廢了的消息傳出去,為的不過是逼“太後黨”和太後一把,讓太後坐不住前來找他,勸服他。
如此,太後才能打消對蕭容衍的疑慮,不會懷疑蕭容衍會為了将燕國的江山送到自己兩個孩子手中,從中作梗。
自然了,蕭容衍還要堅持不同意一些日子,他越是不松口,他的嫂嫂才越不會懷疑他。
果真如蕭容衍所料,太後聽說慕容衍揚言不同意便讓他們廢了他這個皇帝另立新皇之事,立時就坐不住了。
再加上鐘行曉又派人将“攝政王黨”幾位重要官員背着攝政王湊在了一起,怕是要商量扶攝政王上位之事,太後終于沉不住氣,輕裝簡行出宮,在夜幕的掩護下悄然進了攝政王府。
消息接連不斷的送到白錦桐的手中,白錦桐将所有消息整理好,得知慕容瀝竟然要以兩國國策來定兩國國運,心中雖然震撼,卻也覺得這也算是燕國死中求活……最後一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