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争霸前夕 第454章 萬衆一心
甯長歌帶周鏡母子找了個鋪子吃東西。
“甯兄,這便是遼東郡了?
”周境安頓好母親後,四處打量。
這裡看着比南地繁華呢,很多新建的建築,道路也寬敞,給人一種四通八達之感。
别看他從決定離開南地到登船北上,其實他的心裡挺忐忑的,不知道自己這個決定究竟是對還是錯。
但想想他還年輕,又看不慣南地某些人的嘴臉,拼一次又不是拼不起。
趁着上吃食的空檔,甯長歌給他介紹遼東郡的基本情況,“是啊,這裡遼東郡的地界了。
遼東郡因為是刺史呂大人最先上任的地方,發展比平州其他三郡要好一點。
遼東郡十八縣中,又以侯城發展最為繁華。
而房縣、安市、平郭、杳縣還有番汗五縣因為是沿海縣鎮,發展得也很不錯。
”
周鏡點頭,看着确實不錯。
“不過因為今年年初呂大人已經從遼東郡遷往遼西郡刺史府了,今年遼東郡進入平穩的發展期。
平州三郡則進入高速發展期,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趕上遼東郡了。
”甯長歌的語氣頗為自豪,這裡面他也出了力呢,雖然作用微小,但看着這片土地一點點改變,真的很愉快。
周鏡看向對地方民生侃侃而談的好兄弟,一年不見,變化好大,是向好的變化。
“遼東郡老百姓的生活很不錯嗎?
”周鏡注意到一點,和别的地方愁容滿面的老百姓相比,這裡的老百姓笑容特别多,面對他們這些外鄉人,也很熱情和善。
他在這裡看到了勃勃生機。
“是啊,呂大人上任後,遼東郡老百姓的日子就漸漸好起來了。
今年的日子比去年還要好,一年到頭能吃飽,偶爾還能吃上幾頓肉。
”
周鏡母子倆驚歎,遼東郡的老百姓竟然能吃飽,還能一年吃上幾頓肉,這是什麼神仙日子?
正好,店家将他們點的食物端上來了——四碗勁道的湯面面片。
甯長歌招呼他們,“來,咱們先吃點東西,然後再回侯城安頓下來!
”
“行,甯兄你來安排。
”周鏡說完,便低頭吃了一口面片,意外發現味道還怪好的,他肚子早就餓了,又忍不住連吃了兩口。
甯長歌吃完之後,說道,“我托牙行給你們看好了兩處房子,回到侯城帶你們去看看啊。
”
“侯城有遼東書院,住在侯城比較方便。
你要是不想住侯城也可以,遼西郡昌黎也不錯。
刺史府設在那裡,昌黎的各種明面上以及隐性的福利都會向昌黎傾斜。
”甯長歌低聲說道。
周鏡意外地看了他一眼,再左右看了看,同樣壓低了聲音,“這話你能說?
”
“嗐,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了。
呂大人當初還是遼東郡守時,侯城就是這樣的。
不管是侯城還是昌黎,這都是身為刺史駐地的排面。
”
吃了面湯墊肚子之後,甯長歌租了一輛馬車回侯城。
坐上馬車後,周境發現,這安市到侯城的路上也熱鬧極了。
這路上除了驢車之外,還有不少背着行囊的壯漢。
“甯兄,他們這是幹嘛?
”
甯長歌看了一眼便收回視線,“你說他們啊?
都是去修城牆的民夫。
”
周境母子挺稀奇的,這些民夫被征去做修城牆這樣的苦力,怎麼還有說有笑的?
甯長歌和他解釋,今年平州修水渠、修路等大型基礎設施,徭役都征用得差不多了,但城牆肯定是要修的。
于是官府發紅文,征召民夫修築城牆。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戰地工事需要修築。
老百姓積極響應,家家戶戶都将自家的壯勞力都送了來。
今年平州種地都是官府派人下來指導的。
套種、間種、輪種,精細育苗、按時施肥,還教他們自制草木灰水殺蟲……
一整年下來,他們特别忙,但是回報也是豐厚的,今年種的莊稼都長得特别好。
就拿水稻來說吧,現在正是抽穗灌漿期,抽出來的穗花比以往都長,長個四分之一吧。
他們完全可以想象,等這些穗花順利灌漿,完全轉化成稻穗的話,他們的收成也會比以往多收個五六鬥。
除了稻子,他們已經陸陸續續地收了不少好東西了,小麥、高粱、小米以及各種菽。
家裡的梁上挂滿了一袋袋的糧食還有曬幹的野物。
除此之外,他們還掙到了錢,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對于老百姓來說,修築城牆,不僅是官府的任務,也是修築一道堅實的保護他們性命他們家園以及勞動果實的屏障。
故而征召處,一眼望去,來應征的都是壯漢。
沒辦法,有些個占慣便宜的大娘想讓自家瘦小的兒子去應征,還會被鄙視,甚至還沒走出村呢,就被勸回了。
要是實在不聽勸的,村裡人的口水能噴死她。
聽完甯長歌的話,周鏡隻有一個感受,不一樣,真的不一樣。
鮮卑王庭
拓跋可汗坐在上首,詢問道,“消息屬實嗎?
”
沒想到龍城竟然有他們要的東西。
他們鮮卑連年南下,為的是什麼,不就是糧食和鹽?
!
底下的大将大着膽子道,“可汗,屬不屬實的,等我們把地方打下來不就知道了?
”
其他人哄堂大笑。
現在整個平州在他們眼裡就是一隻肥羊,特别是遼東郡,呂德勝把它經營得特别好。
“再等等的,等秋收之後,咱們就南下!
”
“對對對,讓大黎人先給咱們把糧食收割好晾曬好,到時咱再去取,哈哈哈——”
“是極是極。
”
“不過,平州最近在修築城牆,似乎對我們早有防範。
”
“這些南人倒是聰明!
不過無所謂,我們又不是沒有幹過強勢進攻,強行将他們的城門撞開的事。
”
“哈哈哈。
”
在場所有人都不提去年和呂德勝等人簽定的三年的和平合約,在他們眼中,就沒想過要老實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