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帶華才人出宮
皇宮内,皇帝正于禦書房批閱奏章。
武王帶着蒼濛疾步趕來。
連通報的小太監都沒有攔住。
“武王殿下,您等奴才通報一聲。
”
武王擡手揮開小太監。
“讓開,今日誰也不要攔着本王,本王有很重要的事情要禀報父皇。
”
一進禦書房就大聲地開口。
“父皇,父皇,皇兄他薨了。
”
天元皇手中的筆微微一頓。
“你說什麼?
”
跟進來的小太監聞言站在一旁手足無措,還是趙平示意他退下,他才默默地退下。
武王拱手道。
“父皇,兒臣一出宮門口,就遇上了皇兄身邊的蒼濛,皇兄昨夜去了。
”
天元皇聞言整個人一下子懵了一下,原本坐直的身子靠在了椅子上,将目光看向蒼濛。
“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你們這些身邊的人到底是怎麼照顧的?
謹王怎麼會昨夜去了?
”
蒼濛聞言一下子就跪下了。
“皇上,殿下的身子從過年以後就一天不如一天了,雖然有胡太醫一直在開藥,但是也不曾見什麼好轉,昨晚送藥的時候,殿下說他想靜一靜,我們也不敢打擾,今天早上發現的時候,殿下就已經去了。
”
天元皇聞言抓起桌子上的奏折就砸了下去。
“廢物,一群廢物照顧人,你們都照顧不好,既然他去了,那你們這些替身伺候的人也不必要再活着了,都去陪葬吧。
”
天子一怒,腐屍百萬。
武王從未見過自己的父皇發這麼大的火,急忙跪了下來。
“父皇息怒。
”
禦書房裡伺候的人也吓得跪了下來。
“請皇上息怒。
”
天元皇拳頭緊緊地握着,他雖對這個兒子失望透頂,但終究是自己的骨肉,而且自己多年來一直細心栽培的啊,哪怕是他犯下了彌天大錯,自己也想留着他的性命,讓他能夠安度餘生,如今猝然離世,自己又如何能夠接受?
武王跪着拱手。
“父皇,兒子與皇兄自小一起長大,也是一起玩大的,對于兒子來說,皇兄在兒子的心裡有很重要的分量,對于皇兄的離去兒子也悲痛萬分,兒子現在就前往皇兄的府邸,看看皇兄,隻是這喪事,還請父皇能夠給皇兄一份體面。
”
趙平見天元皇一臉的悲痛之色,急忙跪着開口。
“皇上,龍體重要啊,謹王殿下若是知道皇上為他如此難過,隻怕是也擔憂皇上,還請皇上節哀。
”
天元皇沉默了許久,才緩緩開口。
“傳朕旨意,謹王君墨旭雖有過錯,但念其終究為皇室血脈,着禮部按親王規制辦理喪事,不得有誤。
”
武王聞言急忙磕頭。
“兒臣替皇兄多謝父皇。
”
随即擡頭看着天元皇。
“父皇,我的母妃也是自小看着兒臣與皇兄一起長大的,這件事,臣還想去告知母妃一聲。
”
天元皇聞言看了看他。
“你啊,當你那點小心思朕看不出來嗎?
你先替朕去看看你的皇兄吧,你母妃那邊朕會讓人告知他的。
”
武王聽了再次行禮。
“是,兒臣告退。
”
随着武王離開。
禦書房内重新歸于甯靜,但空氣中仍彌漫着沉重與哀傷。
天元皇坐在龍椅上,目光空洞地望着前方,仿佛還在消化着君墨旭去世的消息。
趙平在一旁默默侍立,不敢發出半點聲響,生怕打擾到皇上的思緒。
片刻後,天元皇緩緩開口,聲音中帶着幾分疲憊。
“趙平,你派人去通知淑貴妃,讓她也知曉此事,她也是自小看着謹王長大的,就準許她出宮探望吧,另外,讓禮部盡快籌備喪儀,務必按照親王規格辦理,你親自去盯着,不可有絲毫怠慢。
”
趙平連忙應承。
“是,奴才這就去。
”
天元皇再次出聲。
“等等。
”
趙平急忙回頭。
“皇上。
”
天元皇緩緩開口。
“解了靜思宮的禁,準許靜思宮的人出入。
”
到達謹王府時,府内已是一片忙亂。
蒼鴻和蒼濛正指揮着下人準備喪事,側妃及其他家眷則沉浸在悲痛之中,哭聲此起彼伏。
武王快步走進内堂,見到君墨旭的遺體被安置在床上,面容明顯被整理過。
“皇兄。
”
蒼鴻在一旁悲痛地開口。
“武王殿下,多謝你前來。
”
武王看着君墨旭哀痛的開口。
“父皇已經命令禮部按照親王的喪禮儀制辦理皇兄的後事,王府的人配合就行。
”
皇宮裡。
淑貴妃得知了君墨旭去世的消息,眼眶一下子就泛紅,手緊緊地捏住手帕。
“怎麼會?
前兩天不是都還好好的嗎?
武王不是前兩天才去看過嗎?
怎麼會忽然就去了?
還有胡太醫不是一直為他調養身體嗎?
”
趙平看了看淑貴妃。
“貴妃娘娘,皇上說了,你也是謹王自小長大的,準許你出宮探望。
”
淑貴妃還沉浸在悲痛之中。
“謹王就這麼去了,要是華姐姐知道了,這可如何接受啊。
”
趙平見狀又有些無奈地看向淑貴妃。
“貴妃娘娘,你也該去看看華才人了,你們這麼多年的姐妹情誼,去看看她,再出宮去看看謹王,奴才還要去看着禮部操辦謹王的喪事,奴才便先退下了。
”
待趙平離開。
吉祥就急忙扶淑貴妃坐下。
“娘娘,奴婢伺候你換一身衣服,頭上的這些發飾也該換一下,然後咱們先去靜思宮。
”
淑貴妃眼角還帶着一滴眼淚。
“吉祥,姐姐要是接受不了怎麼辦?
”
吉祥隻感覺自己頭大。
“我的娘娘啊,你怎麼還沒有明白皇上這意思,皇上讓趙公公親自過來跟娘娘你說了這麼多話,就是想娘娘你去通知華才人啊,而且娘娘雖然的确是看着謹王長大的沒有錯,但是也輪不到娘娘你前去探望吧,皇上的意思是要娘娘你帶華才人出宮去見謹王最後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