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半真半假
“冬青?
”
蕭懷璟一愣,這才發現抱着他胳膊的人竟然是冬青。
“你怎麼回來了?
什麼時候回來的?
”
話音落,看到巷子外面已經開始出現巡邏的士兵,立刻警覺地拉着他往回走。
“走,先回春風樓收拾東西,邊走邊說。
”
兩人先回到了春風樓,收拾一些細軟。
管家既然下令全城搜捕他,很快就能查到春風樓去。
蕭懷璟一邊收拾衣物,一邊問冬青京城的事兒。
冬青說了武信侯已經正式反叛的事兒。
“武信侯提前布局了,派他的六義子先拿下了興化,屬下是跟着趙瑞押送糧草那些人先回來的,所以提前了一步。
屬下進錦州之前,聽說武信侯人已經進了興化城,隻怕很快就要回到遼東了。
等到他回了遼東,定然就要正式和朝廷開戰了。
”
冬青一臉渴盼地看着他。
“所以世子,咱們是不是可以借這個機會回京城了?
”
蕭懷璟皺眉。
“為什麼回京城?
”
“啊?
不回去嗎?
你還要在遼東待着啊?
咱們當初來遼東的目的不就是往京城傳遞情報?
如今武信侯都反了,咱們還不趕緊回去?
”
冬青苦口婆心。
“出來都一年多了?
世子就不想家?
不想王爺縣主和琳琅郡主?
對了,縣主又給您生了個小妹妹,叫璎珞,聽說可愛極了呢。
可惜屬下這次回去時間匆匆,有怕暴露身份,不敢去探視小郡主,但王爺說全家人都很挂念世子。
”
聽到顧楠生了個小妹妹,蕭懷璟眉峰挑了挑。
在外面曆練這一年多,心性已經成熟許多,不再像以前那樣知道有了妹妹,心裡害怕難受了。
隻撇撇嘴,“一個還在吃奶的小丫頭,有什麼好看的?
”
又問起顧楠和琳琅好不好。
冬青眸子閃了閃。
“王爺和縣主都很好,哦,郡主也很好,聽說還拿回了以前柳家的産業呢。
”
冬青想了想,避重就輕,沒有提及琳琅改姓柳,已經從皇家玉牒上被劃掉的事兒。
他怕世子聽到後直接暴走。
蕭懷璟十分驚訝。
“沒想到那個小哭包還有這等本事,我不在,她竟然還自己辦成了這件事。
看來這些年來一直教她不要性子太軟,總算起到作用了。
”
言語間頗有兩分自豪之意。
冬青又問:“世子咱們真不回去啊?
留在這裡能做什麼?
”
蕭懷璟瞪了他一眼。
“當然不回去。
我答應救那些礦工,如今他們身上的毒還沒解呢。
而且眼下遼東亂局一定,既然要與朝廷開戰,我們留在這裡,算是留在了趙勇的後方。
到時候正好可以與朝廷形成夾擊之勢,幫助朝廷早點結束遼東戰局。
”
更重要的是,他當初可是當着老頭子的面,拍着胸脯保證過要做成一番事業才回去。
如今這樣回去算什麼?
隻能勉強算是完成了差事而已。
冬青一臉無語。
“咱們現在連錦州城都出不去,還面臨全城搜捕,怎麼夾擊敵人?
”
蕭懷璟拍了拍他。
“事在人為,隻要咱們想,總能想到辦法的,我還就不信了,小爺我一定能拿到礦工們的解藥。
”
說罷,塞給冬青幾張銀票。
“去把樓裡的姑娘和老鸨全都召集起來,我有話要說。
”
冬青瞪圓了眼睛。
“估計侯府的人很快就要搜到這裡了,咱們還不趕緊走?
”
“按我的吩咐去做。
”
冬青無奈,隻得揣着銀票走了。
不過片刻,老鸨和樓裡的姑娘,下人全都聚在了院子裡。
蕭懷璟站在廊下,面色沉重地宣布。
“今日召集各位,是有件事要宣布,咱們春風樓要關門歇業了,以後恐怕再也沒辦法開了。
”
衆人臉色都變了。
雖然蕭懷璟年紀小,但他們卻對這位小東家印象很好。
自從蕭懷璟接手春風樓以後,從來不打罵樓裡的下人和姑娘,更不會強迫姑娘們接客。
相反,還花高價請了師父教導姑娘們認字練琴練舞,引導姑娘們以賣藝為主。
淪落風塵的女子大都是苦命人,她們都很珍惜現在的生活。
“小東家,好好的怎麼就要關門歇業了啊?
咱們春風樓生意一直很好啊。
”
蕭懷璟深深歎了口氣。
“事到如今我也不瞞你們,你們多少也猜到了,我是趙瑞趙公子的心腹,靠着瑞公子才得了這間春風樓。
昨天夜裡我奉命跟着瑞公子去辦事,這次的差事是押送幾十輛鐵礦石送給渤海國。
我這才知道前些日子傳的風言風語的礦工事件竟然是真的!
我親眼看到了那些可憐的礦工。
他們全都中了毒,一個個面黃肌瘦,全身都是傷,有的斷了腿,有的斷了手,比那街上的乞丐還要慘。
卻還是要被管事不停地鞭打着,奴役着去挖礦石。
”
衆人面面相觑。
青樓向來消息靈通,前些日子因為礦工事件,很多百姓都跑去武信侯府門口鬧事。
後來官兵帶着很多百姓前去崮山找鐵礦,卻一無所獲,這件事便不了了之。
沒想到竟然是真的。
蕭懷璟接着道:“原來這些年武信侯一直暗中與渤海國勾結,供應鐵礦,并答應渤海國随時能來搶掠遼東。
所謂的遼東連年征戰,不過是武信侯與渤海國之間的交易而已,目的是為了讓他斂财,壯大自己的實力。
昨夜就是他與渤海國的最後一次交易,我們跑去交易,沒想到這最後一次交易中竟然還包含我們的命。
武信侯早就交代渤海國,讓他們在完成交易後就直接殺了我們這些知情人,包括那些礦工和鐵礦的守衛們,這樣他做的這些龌龊勾當就不會有人知道了。
”
蕭懷璟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掃了一下衆人的神情。
他故意說得半真半假,真中摻着假,假中伴着真,很容易就能取信于人。
果然,衆人的臉上都露出了憤慨的神色。
能淪落到青樓的人,大都是因為遼東連年戰争而造成家破人亡,不得不淪落風塵。
若造成她們嘗遍人間苦楚的罪魁禍首不是渤海國,而是武信侯,可想而知她們的恨意瞬間就會被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