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7章 獻糧
於是,西征的第一件準備工作就卡到了這裡。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就是牛馬畜生,想要它們跑,還要給它們吃草呢,更何況是活生生的人。
兵部和戶部的官員們,真是急的抓掉了一把頭髮。
但總不能把米商抓了殺頭,把糧食都搶來吧。
那大越不是亂套了嗎,人人自危。
沒有辦法,兩部的尚書帶了侍郎們,一起尋到了勤政殿,做好了被皇上責罵的準備。
果然,明德帝臉色黑的怕人,“廢物,就給你們這點兒差事都辦不成。
太子沒有懼怕戰事艱險,兵卒們沒有懼怕喪命不能歸家,倒是你們,堂堂一品大員,連軍備都準備不全。
平日怎麽有臉,拿著朝堂的俸祿!
”
尚書侍郎們,真是恨不得要把腦袋埋進磚縫裡了。
先前世家覆滅,朝堂大換血,他們就是趁著這個機會換上來的。
本來也是意氣風發,打算做出一番成績。
哪裡想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太子也是臉色不好,昨晚他已經同嬌嬌進空間,籌算一番了。
最少十萬大軍的消耗,空間雖然神奇,可是要突然拿出這麽多糧食,也是不成,時間太急了。
再說,空間作為一時應急還成,長此以往,戰事拖長,不可能什麽都依靠空間。
但敵人已經打到家門口了,家裡卻沒有糧食給護衛填肚子,火燒眉毛,也不過如此了。
就在這個時候,有小太監跑的腦門兒冒汗,趕到報信兒。
萬全走去門口聽了聽,就趕緊同皇上稟報道,“皇上,安國公求見。
老國公輕易不會進宮,許是會有什麽辦法,也說不一定呢。
”
明德帝臉色果然好了很多,就算林家沒有辦法,但同老國公說話也是件愉快的事,總比面對這些廢物臣子有趣的多。
“宣安國公進來。
”
太子聽了,就起身迎了出去。
老爺子身體還是那麽好,遠遠走來,健步如飛。
他老人家也沒穿國公的官府,一身石青色的錦緞袍子,頭髮豎起隻插了一根黃楊木的簪子,很是樸素。
但整個大越,卻沒人敢小瞧他。
小宮女和小太監不斷彎腰行禮,老爺子笑呵呵擺擺手,就過去了。
太子上前接了老爺子,扶了他的手臂,低聲問道,“爺爺,您是惦記嬌嬌,過來看看?
”
老爺子點頭,應道,“自然是惦記嬌嬌,但還是先要給你解決個大麻煩再說。
”
兩句話的功夫,一老一少就進了大殿。
老爺子撩起袍子就跪倒給明德帝磕頭,一點兒不摻假,結結實實,“皇上萬歲,老漢又來叨擾您了。
”
“快起,快起!
”明德帝親手扶了老爺子,笑道,“朕早就念叨你了,想著你也快來了。
嬌嬌進宮,你怕是惦記得吃睡不香吧。
”
“哈哈,皇上太懂老漢的心思了。
但老漢是擔心嬌嬌那個脾氣在宮裡闖禍,惹了皇上心煩,可不是怕皇上和太子待她不好。
那丫頭被我們一家嬌慣壞了!
”
“不會,不會,嬌嬌孝順懂事著呢,每日都親手做了飯菜和點心送來,比太子都細心。
”
兩人是君臣,也是親家,這般說笑幾句,倒是熱鬧親近。
幾個官員把一切看在眼裡,給老爺子行禮的時候也就越發恭敬了。
老爺子是一品國公,這會兒同眾人拱拱手,也就算是回禮了。
明德帝有心同老爺子多說幾句,但這時候攆人,事情還沒處置好,就皺了眉頭。
不想,老爺子卻笑道,“皇上,老漢聽說太子要西征,徹底把那些蠻子殺光,但是軍糧不足,是不是?
”
“是啊,老國公,朕一直以為大越即便不是富足的人人不缺衣食,起碼也不會缺了幾萬擔糧食啊。
哪裡想到,國庫空空,太平倉也是空了一半。
西征令已經下了,總不能讓兵將們餓著肚子趕去邊關啊。
”
明德帝雖然缺點眾多,但總體來說也算是個好皇帝,起碼沒有驕奢淫逸,為朝政費心也是實打實的。
林老爺子心裡暗自點頭,嘴上卻是誇讚道,“皇上可不好自責,要知道多年前,咱們能保證蠻人不殺進含山關就不錯了。
百姓日子過得戰戰兢兢,一年餓半年就算好了。
再看看如今,太子盤算的是徹底鏟除蠻人,可不是把蠻人趕走就成。
百姓更是豐衣足食,人人稱頌皇上英明呢。
國庫空虛,也不過是先前耗費太過,隻要堅持過這一年,風調雨順,田裡大豐收,國庫自然就充足了。
”
明德帝被哄的眉開眼笑,平日也是沒少聽朝臣歌功頌德,但老爺子說的實在,就好似他親耳聽到百姓們這麽稱讚他,這心裡自然更舒坦。
幾個官員在下邊坐著,有的歡喜明德帝消了氣,有的則暗暗撇嘴,安國公這話兒說的好聽,問題依舊是沒解決。
好似為了回應一般,老爺子緊接著又道,“皇上,我們家裡先前住在北茅,緊鄰著含山關,多少年就怕蠻人打進來。
所以,家裡一直有屯糧的習慣。
這幾年雖然進京了,天子腳下,什麽都不用怕。
但這個習慣卻依舊沒改,不想如今倒是派上個小小的用場。
昨日我帶了兒孫們算了算,村裡可以勻出一萬擔的米糧。
北茅那邊田地多,存糧也更多,還有個三萬擔,但路途遙遠,總要三五日之後才能送來。
這般加一起,就湊個四萬擔了。
杯水車薪,不知道能不能解西征的燃眉之急,但這四萬擔捐給朝廷,抵禦外敵,總是我們家裡的一番心意,還望皇上不要嫌棄。
”
眾人聽得都是驚喜,齊齊望向老爺子。
明德帝更是抓了老爺子的手,笑的驚喜,“不嫌棄,安國公可是幫了大忙了。
”
西征秦嶺,第一批軍糧,預計要籌備八萬擔,十萬大軍,足夠兩月的口糧。
其餘一路趕去秦嶺,各地州府還能從常平倉勻出一些,勉強三個月不必擔憂軍糧。
而三月後,已經是夏日,草木複蘇,蔬菜瓜果的都不缺,無論哪裡都能再勻出糧食送去秦嶺了,也不怕百姓因為缺糧暴亂或者民怨四起了。
戶部和兵部的官員突然解決了大難題,也是歡喜的不成樣子。
“多謝國公爺,多謝國公爺!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