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394.第393章 天命
第393章 天命
對五石散本身劉備倒是沒什麽好奇的。
隻是為這大漢的最後結局感到略有唏噓。
大將軍何進之名也是劉備深記於心的名字,與十常侍等同。
隻不過沒想到幾十年過去,此等國賊之後人也遭罪至此,但同時竟還留下此等遺禍百年之物。
張飛眼看後世再說緻幻一詞,琢磨了一下道:
“這令人緻幻飄飄欲仙之感,是不是便是如做美夢一般?
”
劉備怔了怔然後琢磨了一下感覺義弟說的很有可能,於是點頭道:
“若是此物服下便可讓人沉溺美夢,那……此物貽害無窮也。
”
張飛連連點頭道:
“俺此前有做過一個夢,夢裡大哥拳打曹操,劍劈袁紹,孫權來拜,劉璋自縛來降,天下歸心。
”
“那時候俺夢裡都樂得不行,恨不得這夢長久一點才好。
”
“若這五石散有如此之效,那端得十分可怕。
”
就連張飛也用了可怕兩字來形容,劉備琢磨了一下覺得此等之物對社稷之危害恐怕遠超自己想象。
但很快,劉備便長身而起,因為光幕上此時出現了那幅五千年氣候變化趨勢圖。
圖像和文字以及折線有一種簡潔的美感,即使是劉備也第一眼就感覺自己對內容理解了三分。
而孔明等人可謂是癡狂,孔明甚至乾脆直接將桌子挪到了光幕下面,仰頭摹著光幕當中的圖表一筆一劃小心抄錄。
已經在學算學的孔明自然知道,隻要牽涉到數字,皆是差之一毫謬以千裡。
這抄錄當中若是出了一點差錯,那恐怕會波及一整幅寶圖的作用都要大打折扣。
是的,在孔明看來這便是後世以科學之精要所製出的寶圖。
將兩千年興衰蘊至一圖以言之,對他們身處建安年代的人來說,其寶貴程度不輸於太史公的《史記》!
孔明已經佔據了有利位置,而且其手腕穩如泰山正在一絲不苟的描繪,旁邊還能看到張飛也過來幫忙,一人就佔了不少地方。
龐統眼見此景乾脆也不湊熱鬧,當即仰頭仔細將這幅圖的所有內容都牢牢記入腦袋,並嘗試理解,旁邊法正也是一樣。
“農牧交錯帶?
緯度變化?
”即使有後輩的簡單說明,一時間法正雙眼還是有點茫然。
龐統沉吟了一下嘗試猜測道:
“或是後世居天宮之上,將地球描緯刻度,以便量天地之大?
”
此前後世曾經非常不經意的提過一個叫經緯度的詞語,龐統與孔明一起猜測過,認為其應當是後世對於地球之大的一種丈量方法。
畢竟經緯一說也是古已有之,《周禮》便有言,南北之道為經,東西之道為緯。
《考工記》當中更是定了,國中九經九緯。
有這樣的認知打底,龐統也大概猜測的出來,這緯度應當是東西走向的一條丈量線,而其變化應當是向南或向北移動。
不過旋即龐統也有點發怔:“米價指數又是何物?
”
這次換法正笑出來了:
“那應該是以算學之法,以國賦之數和糧產之數算出的數字。
”
在漢中閑暇時法正就會研究算學,此時一眼看到雖不是很明白怎麽得出的結論,但竟能意會不少。
於是龐統也不再說話,閉口仔細打量著圖標上的每一處,並在心中仔細揣摩。
嗯,單憑此圖,今晚說什麽也要拉孔明徹夜長談一番!
……
李世民同樣看不懂許多,但折線變化的簡單趨勢看的非常明白。
而光從氣候變化和旱澇災害的記錄上,李世民就真切明白此圖的巨大價值。
因為這幅圖不同於那些神神叨叨的預言,而是後世經那鬼神莫測之法,以嚴謹的算學所製。
而對他們來說,旱澇災害最可怕的地方並非旱澇造成災害的本身,而在於其不可預知性。
無法預知導緻宗教插手,給其披上了一層上天發怒的神聖外衣,由此衍生出來的各種麻煩事不知凡幾。
若是能知曉災害,哪怕隻是簡單的一個趨勢,那也足夠大唐判斷何時能存下一些糧食,何時減輕賦稅以提前應對災害了。
甚至從皇帝角度,李世民也想的更加長遠。
此物若是流傳於方士之手並被其解讀,恐怕立時便能捏出來一個無匹的宗教。
若是流傳於富有野心之輩,那也能憑此物順勢起兵為亂窺伺天下。
畢竟對他們如今的時代來說,何為天命?
這幅圖便是天命!
於是李世民第一時間擰著眉頭看向了已經如霜打茄子一般的侯君集。
自從來甘露殿親眼見到那些個名將皆出征吐谷渾而不在此處之後,侯君集便有些嗟歎自己的命運,消沉不少。
而此時感受到凜然目光掃了過來,侯君集第一時間恭謹低頭,就差把身體縮起來了。
這般反倒是讓李世民頗有些不是滋味,畢竟侯君集追隨的很早並且在玄武門出力極大,乃是實實在在的心腹,此時……
“稍後事罷,君集留下用膳吧。
”
於是侯君集的目光滿滿的都是驚喜了。
一旁的兩位宰相則是壓根沒有餘力注意這些了。
杜如晦摹畫的很認真,並讓魏征再度審視,唯恐其中出了差錯。
房玄齡則是盯著看的有些入神,往日苦學算學知識所鍛煉出來的算學思維在此刻異常有用,幫助他仔細梳理著這副圖上所有有效的信息。
“兩千年興衰之變,兩千年王朝之輪轉,其功其過,其成其敗,皆在此處也。
”
這便是房玄齡最為真切的感歎。
這其中他能看到與大唐百年盛世一起結束的還有溫暖期的結束,氣候的再度變冷招緻了亂世再臨,並最終毀滅了大唐。
而北宋興起之後不久,寒潮再臨將這個傳承了大唐文化的王朝打的支離破碎,留靖康之名傳後世,得南宋苟安一地,最終亡於元手。
這當中房玄齡反而第一次對明朝有了些許讚歎。
在寒潮當中求生立國,並最終也締造出了一個璀璨的王朝,其意志之堅韌,也足以稱道了。
“天地之偉力,得之一毫可興國,取之一厘則神州傾覆。
”
“偉哉!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