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洞房夜,相公趴在床上要我和離

第173章

  老婦人又哭又鬧的,趙老二氣的臉色發青,把她直接給扔了出去。

  趙嬸子看着大家那麼疑惑的眼神,解釋了下,“之前我病重,婆婆和我們分了家,和我小叔子一起住,我們給她養老,小叔子前陣子出了些事,所以她就一直來家裡鬧。

  趙老二也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讓你們看笑話了。

  箫季雲等人笑着說沒事,趙老二也問道:“箫公子,箫夫人,你們來找我有什麼事嗎?

  “想買些海貨,不知道趙叔能不能幫我多買些?

  “有是有,不過家裡不多,要是你們不介意我可以去村子裡收一些,剛好最近大家曬了很多海貨,都急着想賣。

  宋暖點頭說道:“趙叔,麻煩你了。

  “不麻煩,你們先等着,我去和他們說一聲,最近說是有災荒,大家都想賺些銀子,不過說起來,我們現在過得那麼好多虧了你幫我們牽線搭橋,我們每日負責收貨就有進項,賤内的病也都治好了。

  趙老二一直都沒有找到機會感謝宋暖,如今來了,他肯定是要幫忙的。

  很快,他就和村子裡海貨做的好的人家說了下,讓他們把準備賣的海貨給帶過來了,大家聽說有人收,一個個的收拾着準備賣的海貨去了趙家。

  海貨的品種都很雜,什麼都有,最多的還是鮑魚幹,魚幹,鳗魚幹,墨魚幹,蝦幹,海參幹等。

  曬幹後的分量其實不多,好在每家每戶的都有,收了好幾十家的,也收了兩千多斤。

  大家還問要不要新鮮的海貨,宋暖也收了些,但收的不多,一千多斤,主要是三輛馬車她不想拉那麼多的海貨回去。

  把賬結清以後,宋暖還是忍不住的對趙叔叮囑了下,“聽說要鬧災荒,趙叔你還是留意些,可以買些糧食在家裡,海貨雖然好,但是不扛餓。

  “我早就準備好了,修了這新屋以後,我們就儲存了不少的糧食,箫夫人你放心,我們村子裡的人都心裡有數,要不然我們也不會賣幹貨去存糧啊!

  海貨對于他們住在海邊的人來說,根本就不算是什麼,隻要不懶,都可以趕到很多海貨。

  隻是這玩意吃不飽,不能當主食吃。

  “您知道就好,京都那邊的貨您就一直送着,隻要不出什麼事,那也是可以持續掙錢的行當,也省的你們找買家。

  “我知道的,我已經很滿足了,現在我們全家每個月都能掙不少,我已經很滿足了。

  趙老二說着,趙嬸子已經把她家裡的幹貨都塞到了他們的馬車裡。

  “不是什麼貴重的東西,比起你們的大恩大德來不算是什麼,希望你們别嫌棄,都是些海貨,不值幾個銅闆。

  看着那大大的兩個袋子,宋暖在心底裡歎了一口氣。

  她知道趙叔肯定不會收她的銀子,準備等她離開的時候,再塞給趙嬸子。

  把貨收好,已經不早了,他們趕時間,也沒有留下來。

  “趙叔趙嬸子,那我們就先回去了,有空了我們再閑聊。

  宋暖說着,轉身的時候突然就把一錠銀子塞在了趙嬸子的手裡,等趙嬸子反應過來的時候,馬車已經往前走了。

  她拿着一錠二十兩的銀子對趙老二說道:“趕緊追上去,把銀子還回去。

  馬車不快,趙老二很快的就追上去,然後把銀子塞在了趕車的黑衣人身上,黑衣人似乎明白這是宋暖給的,他又給丢在了地上。

  趙老二撿起銀子來時,馬車已經跑開了,他歎了一口氣,身後已經跟過來的趙嬸子眼眶紅紅的說道:“蕭家對我們,有大恩!

  “我知道的,但他們不想占我們的便宜,等下次我找個機會,再送一批海貨過去吧!

  緊緊地捏着手裡那二十兩銀子,趙老二感慨頗多。

  去年冬天,他還是個窮到不行的漁民,短短的半年時間裡,他因為收海貨和京都那邊合作,最開始的那三個月每個月都賺了四五百兩銀子,就算是現在做的人多了,他依舊每月也有一二百兩的進賬,他十分滿足。

  兩個兒子快到成親的年紀,他花了一百兩就給蓋了個新屋,也學着蕭家一般的圍了圍牆,省的礙眼的人随随便便的進來。

  看着越過越好的日子,隻感覺像是做夢。

  看着那兩大袋的海貨,宋暖說道:“這次收獲挺豐厚的,拿回去以後再曬幹些,就可以全部儲存起來。

  一直沒吭聲的溫如新,好奇的問道:“箫夫人買那麼多的海貨,是擔心災荒?

  “我們人多,吃的也多,肯定要考慮這些問題,隻是我很喜歡吃海鮮,我們又沒時間來漁村,就隻能多買些海貨了。

  宋暖也沒有說太多,溫如新卻有些擔心起來。

  一路上他都有仔細的看過,好像确實人少了許多,而且很多的店鋪都關門了,他的心裡也有些擔心起來。

  若t是真的災荒年來了,朝廷真的能夠頂得住嗎?

  據他所知,國庫空虛,這幾次的赈災全都是在後宮和大臣那裡籌得的銀子,如果真的鬧災荒,那他們還有退路嗎?

  溫如新突然就想到了什麼。

  他看着宋暖,說道:“我看虎頭村過去的那深處有許多荒地沒有賣,虎頭村雖然位置差了些,但很适合種稻谷,我想把那些荒地全都開墾了,專門種地。

  “你是打算住在虎頭村嗎?
”宋暖好奇問。

  “若是可以,在京都自然是更好的,但如今我覺得虎頭村的氣候更好,稻谷的産量高,也意味着我們可以救更多的百姓不是嗎?

  溫如新說着,宋暖也沒有打斷他的美好幻想。

  他們能救多少人啊?

  離國百姓有六千多萬,那麼多的人口,别說是救人了,一人一口都不夠吃的。

  她便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種的再多都不如讓他們自己種,紅薯産量高,一畝地能産五六千斤,别說是一家人,就算是一個大家庭都足夠吃的。

  溫如新卻道:“箫夫人,紅薯的産量隻有八九百斤,沒有你說的五六千斤。

  若是畝産五六千斤,離國也不至于到現在都還有那麼多的人吃不飽,穿不暖。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