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去給太皇太後和皇太後請安,得了很多賞賜。知道杜青雪一直等著家人,說了幾句話,就讓來杜青雪這邊。
看到杜雲嵐進來,杜青雪坐不住了,趕緊站起來,跑到杜雲嵐面前,「娘親,我可想你了。」
杜雲嵐看著孩子,不敢眨眼,就怕錯過女兒的每一刻,「回來就好,自從得知你懷孕了,而且還留在那邊,我這心裡就沒有一刻安寧。好在一切過去了,一切平安,你和孩子都平安回來了。」
杜青雪握住娘親胳膊,右手不經意間摸到了杜雲嵐的脈搏,這一摸,頓時讓人震驚。不過杜青雪知道不能聲張,還在孝期。
杜青雪輕笑,「讓母親掛心了。青雪給祖父,母親行禮。」
杜老太爺連忙說:「皇後娘娘,千萬不要如此,您現在是君,是臣應該給您行禮。」
說完之後,帶著家裡的所有人跪在地上磕頭行禮。
杜青雪的見狀,連忙起身扶起來,「祖父,父親,母親,都趕緊起來吧。」
蕭郁對內侍說:「賜座!」
內侍搬過來凳子,放在杜老太爺,杜擎和杜雲嵐的身後,至於其他人都站著吧。
「現在國禮行完,該是我給長輩行家禮。」杜青雪給杜老太爺和父母磕頭,以示鄭重。
縱有千言萬語,不知道如何說起。
杜青雪把杜雲嵐帶到裡間,輕聲問:「母親,您懷孕三個月了,有什麼打算啊?」
「之前我也不知道,是昨天才發現的。你父親回到家,我就跟他說了。」杜雲嵐面露羞澀,「你父親說安排我在城外莊子上住幾年,等孩子長大再說。」
杜青雪聽了,點了點頭,「的確應該這樣。隻是以後想見母親,就一些難了。」
杜雲嵐也心有不舍,伸手摸摸女兒的臉,「好孩子,我知道你過得好,就能放心了。現在也做了母親,好好疼愛你的孩子和夫君,其他人都要靠後,就連我也一樣,把你自己的日子過好了,我就能放心。」
杜青雪笑了,靠在娘親的肩膀上,「娘,我記下了。你和父親也好好的,青山也大了,考上功名之後,就能說親了。您和父親身邊難免空虛,這個孩子來得正好,可以代替我和青山陪著你們。」
杜雲嵐笑了,摸了摸肚子,「你和青山都是獨一無二的,誰都不能代替誰,在我心裡都是一樣的。」
杜青雪笑了,被娘親疼的感覺真好。
蕭郁和杜擎跟杜老太爺說在封後大典的事情,等到孩子過了三周歲之後,再立太子。
中午,杜青雪讓禦廚準備豐盛午膳,招待娘家人。
下午,杜青雪跟母親依依惜別,「娘親,保重。」
杜雲嵐點了點頭,紅了眼睛,「你也保重,雖然以後我去莊子上,但還在京城,想見面,也相對容易一些。臨走之前,我還得交代你。雖然你醫術好,能調理身體好,但之前你懷有三胎,傷了身體,可別急著再懷孕。等調養幾年再說。」
杜青雪點頭,她是大夫,當然明白頻繁懷孕對身體的傷害很大,「娘,我明白。現在好好調理身體,不會胡來。」
「那就好。」杜雲嵐稍微放心,隻要好身體,才能笑到最後。
要不然,男人總是會再娶,還會有其他的孩子,到時候青雪所生的三個孩子就危險了。
坐在馬車裡,杜雲嵐一直走神。
杜擎握住妻子的手,輕聲問:「你這是怎麼了?」
杜雲嵐緩過神來,「雖然知道這是真的,但我有時候還覺得不敢想象。這才幾年時間,我從一個鄉下村婦,成了侯夫人,而且還能跟你再續前緣。我的女兒成了皇後,兒子讀書也好,將來也能考上功名。」
杜擎笑了,「這都是你的命,雖然命運多舛,但終歸現在苦盡甘來。你可能沒有想到,你還有前朝大周皇室血統,還是曾經熙雲國女王的女兒。」
杜雲嵐點頭,「以前想都不敢想,現在居然是真實的。現在咱們的女兒是皇後了,你和杜家如何跟蕭郁相處,你應該比我清楚。咱們既要給青雪撐腰,但又不能讓蕭郁覺得我們有反叛之心。」
杜擎攬著杜雲嵐的肩膀,「放心,我心裡有數。」
杜青山跟杜老爺子坐一輛馬車。
「青山,你姐姐做了皇後,你有什麼想法?」杜老太爺問道,笑容可掬。
杜青山笑了,「自然要努力考上功名,做個好官,成為姐夫的左膀右臂,國家棟樑。當然了,這樣也能成為姐姐的依靠,不能讓人隨意欺負我姐,就連陛下也不行。」
杜老太爺笑了,點了點頭,「這些事情,心裡記住就行,不要說出來了。等你姐姐封後大典結束之後,我就辭官,在家裡給你們兄弟姐妹上課。咱們不能依靠你姐姐,反而要成為你姐姐的依靠。」
杜青山深以為然,比以前更加刻苦讀書。
杜盛笑笑,「祖父,我現在已經出了孝期,準備外放。您覺得我去哪比較好啊?」
杜老太爺沉吟片刻,想了想,然後回答:「去西塱。那邊有你妹妹在那邊建作坊,而且準備做羊毛生意,以後必然成為交易中心。會吸引大量的人口,也能有大量的賦稅。在那裡待幾年,有好的政績,再調往江南其他地方。」
杜盛回答:「是,祖父。之前孫兒思來想去,也覺得西塱所在地方,非常重要。即使做縣令,也大有可為。」
「去吧,西塱總督是吳承澤,你在那邊也不會有人為難。隻要把你治下的事情做好了,必然有好的政績。」
杜青山想了想,建議,「小石頭從赤目國帶回來高產的作物,叫做土豆,適合在苦寒乾旱的地方種植。已經在西塱周圍開始試種,莊子的位置,大姐也知道,她一直派人盯著。若是能高產,給大哥多留一些種子,帶到當地種植。明年就能有好政績。」
杜盛笑了,心情愉悅,「多謝青山,稍後我也得感謝小石頭和豆豆,這兩個小子,聰明有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