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越之喜滿鴻福小農女

第288章 圍獵

  

  原本一個時辰的朝會延長了。

  文官和武官吵架就用了大半個個時辰。

  待到吵完架,才開始進入正題。

  一旁的內侍公公想提醒皇上。

  到點了,該下朝吃早膳,吃藥了。

  硬是沒敢開口。

  二十萬石粟米!!

  朝臣紛紛驚得說不出話來。

  原本都準備好反駁的人,話到嘴邊又連忙咽了回去。

  紛紛閉了嘴,靜觀其變。

  崔尚書說那罪臣之女捐了二十萬石粟米時候。

  一些敏銳的朝臣就發現風向已變。

  若此時還在揪著陸家女不放,那就太不識趣了,恐怕是要倒大黴的。

  而且崔尚書和景王似乎都在維護她。

  直覺告訴他們。

  這女子不簡單。

  那麼多粟米,隨便說捐就捐。

  按照現在粟米的市價,這二十萬石粟米,至少都值十幾萬兩白銀。

  猶記得陸家抄家問斬那會,她就將自己的全部嫁妝折現為父兄贖刑,才得以保下他們的命。

  尋常女子哪有這等魄力。

  當中最為驚訝的要數姜雲澤。

  他怔愣一瞬後,才喃喃開口問道:「她哪來那麼多錢?莫不是……」

  齊採薇回來說過,陸青瑤在江州賣筍。

  可不就是賣點筍嗎,憑她一己之力,怎麼可能賺那麼多錢?

  崔尚書:「莫要胡亂猜測,本官已派人查探過,這些栗米乃是陸三娘正規經營所得,並無任何不妥。」

  「姜大人,你前頭夫人這四年來,帶著整個青石鎮的百姓種竹賣筍,帶著百姓發家緻富,造福鄉民,在江州已然成為了一樁美談,你作為她曾今的夫君,作為江州人士,竟然都一無所知?莫非你姜家族人都從未與你通過書信?」上朝就未發一言,靜靜看戲的右相崔琰開口了。

  他前些日子收到江州老母親的來信。

  信中將陸三娘子在江州所遇之事都同他說了,讓他在緊要時刻伸手幫一把。

  原本這事犯不上他來管的。

  但她向朝廷捐了軍糧,性質就不一樣了。

  此乃國家大事。

  況且還有不少人來請他出手相助,他也敬這個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子。

  所以這事他管定了。

  姜雲澤啞然。

  這女人……

  竟這般富有,這般厲害嗎?

  可他們母子出現在他面前的時候,穿著卻是那般寒酸,連件像樣的首飾都沒有。

  還有齊採薇,問她江州之事,都是吞吞吐吐的。

  說陸青瑤就是得了崔家庇護,在江州賣筍,做的都是小買賣,不值一提。

  原來不是不值一提,而是她沒臉提。

  還有這崔琰,句句說到他痛處。

  一定是故意的。

  他訕訕道:「崔相說笑呢,下官自然是知曉的,與族人,也常有書信往來。」

  崔琰意味深長的看著他。

  煊帝看這事被壓下來了,狠狠的舒了口氣,說道:「即如此,那陸娘子雖然是罪臣之後,但念其為邊疆將士捐軍糧,為百姓謀福祉,乃深明大義之人,不該被父兄所累,應該褒獎,眾位愛卿以為如何?」

  看現在還有誰人與他叫闆。

  然後就是此起彼伏的皇上英明……

  齊尚書始終作為旁觀者不置一詞,但他清楚,這一局,她那閨女又輸了。

  賠了夫人又折兵。

  然而還沒等他回過神來。

  一封彈劾他的奏章又遞到了皇上跟前。

  參他科舉舞弊,結黨營私,收受賄賂。還有最要命的一項,勾結逆王。

  皇帝勃然大怒,下令徹查。

  科舉舞弊乃是國之大事,禮部尚書帶頭科舉舞弊,知法犯法。

  查,徹徹底底查清楚。

  這事依舊還是交給顏少卿來查。

  往常,若是禦史彈劾,無憑無據,他總有理由反駁。

  可這次參他的不是禦史,而是大理寺少卿顏煥。

  他還帶來了失蹤已久的江州學政。

  還有他們往來的書信。

  鐵證如山。

  大意了,難怪派人四處尋他都尋不到。

  原來這老匹夫一直就藏在了大理寺。

  早就背叛了他。

  齊尚書隻覺如晴天霹靂。

  他慌了,全身止不住的顫抖。

  大理寺查案從來不會空穴來風,結黨營私,與逆王勾結……

  恐怕也是找到了什麼證據。

  太突然了,一點準備都沒有,甚至沒來得及同女婿說上一句話,就被帶往大理寺收監入獄。

  此生第一次蹲大獄,恐怕也是最後一次。

  姜雲澤感覺天都塌了。

  嶽父從他身邊被帶走的時候,他整個人都是僵住的。

  就怕下一個帶走的就是他。

  想了想,自己做任何事都是謹小慎微的。

  嶽父的那些事他一概不知,幸好這齊家從未相信過他。

  怕就怕因著齊採薇,讓他也收到牽連。

  下朝,渾渾噩噩的。

  姜雲澤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到宮門口的。

  所有同僚避他如蛇蠍。

  就像是四年前陸家獲罪那般,如今舊事重演。

  他心中一片寒涼。

  沒想到這麼強勢的靠山說倒就倒了。

  毫無任何預兆。

  這種種罪名,就像是事先就謀劃好的。

  打得人一個措手不及。

  齊家恐再難起複了。

  他原本還打算過些日子就將齊氏扶正,再藉機讓嶽父求皇上將他官復原職,繼續做他的禮部侍郎。

  現在都成黃粱一夢了。

  煊帝著實被氣著了,被內侍攙扶著離開。

  朝臣散去,就剩了崔家兄弟,景王和顏少卿。

  幾人相視一笑,便各自走各自的路。

  景王是著實沒想到,崔琰居然會相幫,他的話在父皇心中很有分量。

  甚至比皇子們的話還中用。

  父皇這人猜疑心很重,但卻十分信任崔家。

  不過也難怪他會如此。

  那崔老太傅說告老還鄉,就是真的還鄉,跑到江州那等偏遠之地隱居。

  朝臣想見他一面,比登天還難。

  而且這最得父皇信任的崔家長子,至今未婚無子,心中隻有黎民百姓,隻效忠於父皇。

  怎能不叫父皇信任。

  所以這次三皇兄謀反之後,父皇身體大不如從前,便擢升他為右相,成為父皇的左右手。

  這次圍獵雖未提前相約,卻是配合得十分默契。

  看來,他也並非別人眼中的那般鐵面無私。

  景王唇角微勾,抿唇淺笑。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