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運氣不錯
若說冬季山裡頭可能剩下什麼吃的,那就非山藥莫屬了。
畢竟它一不好找,二不好挖,她這也算是運氣好了,能尋上一片。
「你將這些都摘了。」宋南絮吩咐著明哥兒,自己從簍子裡翻出小鋤頭。
冬季山藥最不好挖,藤蔓一碰就掉,根本找不到根莖。
小時候,她父母忙著工作,把她送到農村的爺爺奶奶身邊。
打小就和村裡的孩子田野裡撒歡,上山摘果,下水摸魚,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她和自己那群小夥伴摸索的一清二楚。
用奶奶的話說,她是城裡放出籠子的鳥,除了吃飯,腳不沾家,比十裡八鄉男孩還野的皮猴子。
所以大學她沒猶豫的選了農業大學,一路學習努力,也躋身成了農業科學院裡的專碩。
她第一次慶幸自己選擇的職業,至少穿到這個純農業的古代,她不會兩眼一抹黑。
本來學有所成是要歸家,隻可惜,實驗室那場大火,註定讓她回不了那個日思夜想的小村莊······
明哥兒見她貓在那裡不動,以為她不舒服,忙問:「阿姐,你沒事吧?」
宋南絮回神,擺了擺手笑道:「沒事,我在觀察怎麼挖呢!」
也罷,既然來了,就好好活下去吧!
宋南絮不再分心,專心的研究起面前的山藥藤,撥開藤蔓上的積雪,順著藤蔓找準地面位置。
就是這!
幾鋤頭下去,土裡分佈的根須就開始變多。
看樣子,個頭還不小!
就是雪水浸濕的土壤緊緊吸附在山藥上,不像現代種植的沙土,不太好挖。
若是有那種長長的洛陽鏟,也能快不少,奈何她手裡隻有鋤頭,隻能將周圍的土繞著刨開,費了好一會功夫,才挖出三指粗細,一米多長的山藥。
這一片山藥藤蔓很廣,覆蓋了好幾棵樹的範圍,間隔幾十厘米就能刨出一根。
她越挖越起勁,挖著挖著身子就有些吃不消了,撐著鋤頭喘氣。
明哥兒摘完藤上的山藥蛋,見她面色蒼白,額頭冒起豆大的汗珠,伸手搶過她的鋤頭,「阿姐,我來吧,你歇會。」
宋南絮身子晃了晃,實在勉強不來,點了點頭尋了個樹樁坐下,指揮起明哥兒怎麼挖。
別看明哥兒瘦瘦小小的,做起事來乾淨又利索,一點即透。
兩人輪換著挖,足足挖了幾個時辰,擡頭天都見黑了,可地裡還餘下有幾株。
宋南絮找了棵樹枝將它藏匿起來,準備下次再來挖。
明哥兒在一旁裝山藥,將少的簍子遞給宋南絮,「阿姐,你傷還沒好,少背點。」餘下的山藥全裝進自己簍子。
宋南絮也沒推辭,她眼下身子確實是太虛了。
姐弟倆背著沉沉的背簍,一前一後的往山下走。
下山的路,宋南絮特意走了偏僻的那一條。
莊戶家裡,每日耗費最多的就是柴禾了,不單單做飯,平時取暖也就靠著這個,一大捆柴緊著燒,也隻能燒上兩日。
宋南絮一路上撿了不少柴禾,選了幾根粗長的樹枝用繩子固定,架成一個簡易的小拖車,其餘小的就依次疊放上去,這樣就省了不少力氣。
明哥兒見她用麻繩捆柴,在雪地上拖著走,眼睛又亮了亮,這法子他還從來沒用過呢!
兩人走到半山腰時意外發現一個野橘子樹,通紅的果實在雪地裡尤為紮眼。
「有橘子!」
兩人相視一眼,興奮的湊了過去。
走近才發現,樹上橘子大多都被鳥啄空了,剩下大半個橘子皮在樹枝上掛著,顯得很多。
好在其中還有些完整的橘子,宋南絮攀著樹枝,摘了一個。
通紅的橘皮輕輕一掐就剝開,露出飽滿的橘肉,塞了一瓣進嘴,宋南絮愜意的眼睛都眯起來,將餘下的一半塞進明哥兒嘴裡。
見了雪的橘子格外的甜,姐弟倆一連吃了幾個才停手。
明哥兒將背簍放下,自告奮勇的爬上樹去摘,摘一個就扔到雪地,宋南絮則在樹底下撿,竟也摘出了半簍橘子。
路過河邊,宋南絮想將山藥上多餘的泥土洗了,回家省的挑水。
冬日的河水刺骨的涼,明哥兒知道她受傷不舒服,搶著將自己那一簍子洗完,又來幫她洗。
宋南絮搶不過他,將背簍洗洗好去裝洗乾淨的山藥,沒想到簍子剛下水,就感覺有東西在裡面蹦噠,提上來一看,竟然是條鯉魚。
這運氣,是不是太好了點?
抓了條魚,天都完全黑了,姐弟倆不敢再耽誤,急急忙忙的往家趕,順道將平哥兒和樂姐兒接回家。
一回到屋裡,明哥兒就有些按捺不住,「阿姐,你聽牛嬸子說了沒,這冬天的山藥能去鎮上賣個好價錢,我明天將剩下的都去挖了回來吧?」
「不急,明天我和你先去縣裡一趟。」宋南絮將東西擱下,替樂姐兒剝了個橘子。
見明哥兒眼巴巴的望著自己,有些好笑,「你放心,這大雪天,沒人上山裡去,不會被人挖走的。」
說罷拿起兩塊打火石,想生火做飯。
試了好幾下,就砸了點火星子出來。她突然無比懷念起打火機,實在不行,來盒火柴也行啊!
在明哥兒狐疑的眼神,宋南絮不自在的乾咳了一聲,「手僵了,打不著,呵呵~」
明哥兒沒說話,接過她手裡的的打火石,一下就幫她把火生了起來。
宋南絮將手在火上烤了烤,恢復了些溫度。
拿著燒火棍子在竈膛灰裡刨了個坑,挑了幾個大的山藥蛋埋在裡面,覆上柴灰後又蓋上猩紅的炭火。轉身洗乾淨手,拎起那條魚,利落刮鱗破肚,將內臟都清理乾淨。
以前休假都是她自己做飯,燒的一手的好菜,院裡的同事有空就上她家蹭飯。
怕幾個小孩吃魚卡刺,又特地將魚肉和魚骨分離。
櫥櫃裡盛油的罐子是一滴都沒了,鹽罐子倒是還殘留了一點點碎鹽塊。
又在牆角水缸旁摸到一塊乾薑,乾的是一點水分都沒有了。
宋南絮輕嘆,總好過沒有,將姜塊細細的洗了乾淨、拍碎擦鍋,去腥還能防粘鍋。
魚骨先下鍋無油幹煎,看著邊緣微微焦黃,加入熱水。
煮魚湯,湯汁奶白的關鍵就是要加熱水。
又在外面尋了片瓦皮子,挑了根山藥將皮颳了乾淨,洗凈切成滾刀塊,下到鍋裡蓋上鍋蓋一起悶煮。
(很多讀者會質疑橘子在冬天還有?然後看了三十來分鐘就去打差評,「什麼作者沒有常識,什麼作者各種胡咧咧」我平時都是當看不見,但是今天我發現很多讀者寶子正常評論,底下圍了一堆,特此聲明
當然,不信的也可以自己去搜橘子幾月成熟,百度會給你答案,最後家裡有個小橘子園,都是要到十一月底才卸橘子,有時候摘漏的,到了過年姐姐妹妹會特意去抓漏,因為很甜。最後:不是所有下大雪的地方都是北方,南方人沒在北方生活,所以你會發現本文中睡覺的是床不是炕,種的多為水稻不是小麥,本來是看個樂呵,為此,一些什麼都沒多說的寶子,被其他人圍著指摘,實屬看不過去,即使不看我的文都沒事,雖然網路不見面,但是網路有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