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狗爬字
宋南絮見吳管事臉皺成外頭的樺樹皮,有些好笑。
「吳管事,您別急,若我這方子會把樹燒死,我怎麼敢拿出來,何況我也擔不起這責,這法子用過許多次,您就安心吧!」
「誰做事前不是這般信誓旦旦的,等到不成後推脫的也不是沒有······」
吳管事還要再說,被張翰維皺眉打斷,「吳管事,別失了禮數,既然都讓宋姑娘幫忙了,用人方要信人。」
「是!」
吳管事被訓斥了,面色訕訕的不再吭聲。
吳管事這人,雖說言語不太中聽,卻也沒什麼壞心眼。
宋南絮脆笑一聲,「吳管事有顧慮也是應當的,不如我們先取一片區域先用藥,若是幾日後有好轉,再大面積使用,這樣大家都安心。」
有了她的解圍,吳管事面色多雲轉晴,連連點頭,「我也就是這個意思。」
「那邊按宋姑娘說的辦!」
張翰維一錘定音。
宋南絮把手裡的單子遞了過去,「這方子名叫石硫合劑,對付這些蟲蟎很是有效,隻是熬制費功夫點,這是所需材料,熬制流程,以及要注意的事項我都羅列出來,還請您過目,儘早備著。」
「好,我看看。」
張翰維笑著接了過去,瞬間頭昏眼花。
良久,默默遞給自家兒子。
「年紀大了,眼神就不太好了,子衿你來瞧瞧。」
張子衿從自己爹手裡接過紙張,擡眸看了眼對面坐立難安的人,嘴角的笑意就沒淡下去。
「要不還是我給大夥念,找人謄一遍。」
宋南絮面色微窘,乾巴巴笑道,伸手想抽回。
想當初趙玉要陪自己練字,她躲懶不肯,眼下好了,辛苦寫的方子,沒人看的懂。
「生石灰一份、硫磺兩份,大鐵鍋兩個,還需紗布十尺······」
宋南絮微微一愣,沒想到張子衿將自己寫的東西,片字不落的念了出來。
所以張老爺是真的眼神不好?
張翰維也默默噓了口氣,宋姑娘那一手字實在不好恭維,好在兒子認出來了。
「這什麼藥劑,材料隻要這麼些?」吳管事有些吃驚。
宋南絮笑了笑,「對,這石硫合劑屬於天然的保護性殺菌劑,不單是材料容易取得,對於絕大部分的農作物的蟲害都能起到一定的治理防治作用,隻不過不同的蟲類,封園噴葯的時間不同,咱們茶園現狀是秋季封園是最佳時節。」
「秋季······」
吳管事略思索,哎呦一聲。
「俗話說『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你這封園不能早,這批茶可不能沒。」
對於茶的採摘宋南絮確實不清楚,但若是過了白露再封園,那今年取茶苗扡插就要錯過了,要等來年開春才能取芽扡插。
張翰維倒是想起這事,看向宋南絮,「宋姑娘,你說你秋天要剪枝,這·······」
宋南絮心中快速盤算,開口笑道:「那也無妨,先把茶園蟲害治好,我等來年春來取枝葉也行。」
反正現在茶園蟲害也嚴重,就算是秋季能剪芽恐怕也不好成活。
與其兩次三番來取苗,還不如先將母株培育好,這樣也能提高扡插的成活率。
幾人商定好,由吳管事下午去置辦材料,明日一早去茶園,取一片小地先試用石硫合劑。
「宋姑娘來湖州也沒去街上轉轉,我在這也有幾家鋪子,下午若是沒事隻管去逛逛,喜歡什麼隻管記賬上就好······」
「老爺~老爺!」
張翰維的話還沒說完,門房上一個小廝慌慌張張呼聲打斷了。
那小廝跑的臉色通紅,許是沒想到此時廳內還有這麼多人,臨門踟躕不敢進來了。
張翰維皺眉不悅,「什麼事?」
「回老爺,夫人來信,說是十萬火急。」小廝聽了喚,這才敢進門,將手裡的書信呈了上去。
張翰維當眾拆了信,越看眉頭越緊。
宋南絮見對方的神色收之眼底,到湖州三日不足,張夫人的信竟然緊隨而上,想來是出發沒幾日張府就出什麼事了。
張子衿見父親這般,沉聲道:「可是府裡出事了?」
張翰維擡頭掃了眼眾人,沉默不語。
宋南絮識趣,知道是對方的家事,自己留在這多有不便,起身告退。
等出了門口,還能依稀聽到什麼「官府」這些字眼。
「宋姑娘,宋姑娘!」
進了垂花門,吳管事在後頭追了上來。
「吳管事,您是還有什麼事?」宋南絮駐足笑道。
「宋姑娘,今日的事多有冒犯,但我不是針對你,就是這茶園現在已經受了重創,凡事不得不小心行事。」吳管事擦著額上的汗,語氣裡有幾分赧然。
「我省得,管事不必放在心上,今日若出去採買,務必要塊狀石灰,且無雜質,硫磺粉則越細越好。」
「是,這個你放心,一定照你說的購置,老爺交代我陪著姑娘去街上逛逛,若是姑娘有興趣······」
「行,那您等我片刻,我隨後就來。」
宋南絮見對方有意示好,笑著應下,好不容易跑了一趟,自然是要去看看。
「哎,成,那我現在讓人去套車。」
吳管事得了應,笑著拱手,一路快走離開了。
宋南絮一回屋,便到鏡前卸了頭上的釵環。
采藍見自己好不容易裝扮的髮髻,被她一股腦的拔了下來,隻剩一隻孤零零的素銀簪子,頓生失落,「姑娘,明明如此裝扮很適合你,怎麼又拆了?」
「出門在外不方便,我在家也是如此,我要是帶上你家夫人送的這些釵啊環的,遇上人家小攤販,人家定以為我是個富家小姐開口要價,而實際我又不是個富家小姐,豈不是虧了。」宋南絮見她失落,扭頭半開玩笑。
「姑娘,你真是······」
采藍聽了她的歪理,哭笑不得。
這廂,張翰維見人都走了,這才信封遞給張子衿,「你母親心實在是太軟了些。」
張子衿接過信,一目十行,將內容大概看明。
原來他們動身沒兩日,湖州知縣便得了消息,知道茶園起了火,派人去衡州尋父親。
哪想這邊早已啟程,錯開了時間,對方也不知道哪裡得的消息,知曉是林行簡引的火,乾脆去林家將林行簡逮回來,眼下算日子應該也要到了湖州。
如今三舅母帶著孩子哭鬧到府上,母親心火焦急,又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