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借秤
兩人惹出這麼個動靜,本就惹了人側目。
這會子突然說這話,也不知人家聽了去沒有,宋南絮臉上炙熱,匆匆將帕子塞進趙玉手裡,「在外面渾說什麼。」
說罷也不理他,徒自坐了下來。
趙玉笑了笑,也折身坐下,壓低聲笑道:「我並未渾說。」
「餛飩來咯~」
宋南絮正要說話,就被店家打斷,兩碗清湯餛飩擱在兩人面前。
兩掌合不攏的粗瓷湯碗,湯頭清亮,裡頭的餛飩皮薄似蟬翼,一眼便能瞧見中間鼓囊的餡兒,湯麵飄著幾點香油,佐著油綠的蔥花、芫荽,香味勾人。
宋南絮早上也沒吃什麼,忙了一上午,這會見這碗餛飩,五臟廟立馬鬧騰起來了,顧不得旁的,摟了個餛飩鼓著腮幫子呼呼吹了塞進口中。
皮薄餡滑嫩,蟹肉裡頭還似乎還混著蟹膏,再配著豬肉泥,鮮甜細密的口感在嘴裡翻了幾個跟頭,細嚼還有輕微的胡椒辛香,湯底是用豬骨吊的配著烘乾的河蝦米,鹹淡正好。
「吼次,你快次。」
等她再開口,口齒都燙的不清了。
趙玉見狀,有些無奈,隻得問店家要來個小碗,舀起幾個單獨攪拌涼了遞給她。
兩人回了村裡,院裡安安靜靜的,門口還掛了鎖,就知道宋明肯定是帶著弟妹下地裡幹活去了。
這鎖是宋南絮特意買了幾把,交代幾個小的出了門,便要將裡外的門都鎖上,畢竟現在家裡也存了些錢財,不能像以往,上個君子扣。
宋南絮回屋放了東西,竈上一點熱氣不見,熬粥的罐子和早上剩下的兩張餅子也沒了,估計早上自己出去了,幾人隨後也出門了,估計中午隻拿了早上剩的東西果腹。
村裡人下地幹活,隻要不是酷暑,怕熬不住日頭曬暈了,午間都是不回來休息,宋明這孩子是個慣實誠的,估計從早上幹到現在還沒回來。
想到這這,宋南絮連忙用翁罐裝了一壺水,將剛從縣裡買的肉油餅撿了五六個,裝進筐裡,尋了鋤頭籮筐和趙玉往地裡去了。
遠遠便瞧見田埂裡一大兩小的身影。
宋明負責用鋤頭翻土豆,樂姐兒提著個簍子跟在後頭,小臉曬的通紅。
等宋明將土豆挖出來,她便掰乾淨土豆上頭粘的濕土,扔進簍子裡,平哥兒捋起袖子,費力的提著籃子一筐筐的往田埂上的籮筐裡倒。
走近三人都還沒發現自己來了,隻見田埂角上放著個罐子,裡頭的粥刮的乾乾淨淨,帶的水也喝了的見了底。
宋南絮瞧著便心疼,「明哥兒、樂姐兒,平哥兒快過來歇歇。」
「阿姐、玉哥!」兩個小的率先跑了過來。
樂姐兒聳了聳鼻子,一雙眼亮晶晶的盯著宋南絮,「阿姐,是不是肉油餅。」
「是,你的鼻子最靈了,晌午吃飯了沒有?」宋南絮取了水替她洗手,撿了個肉餅遞給她。
「吃了,就是又餓了。」
樂姐兒笑著答了話,接過餅子擡腳跑到宋明跟前,踮著腳尖舉著胳膊往宋明嘴邊送,「二哥,阿姐買了肉油餅,你吃。」
「你先吃吧。」宋明搖頭笑道。
「我的手洗乾淨了,你先咬一口我在吃,我剛剛在後面都聽到你的肚皮打擂台了,咕嚕嚕的。」樂姐兒有模有樣的學了聲。
「好了,我吃。」宋明怕幺妹接著學,紅臉咬了一大口。
油汪汪的餅子混著豬肉,香的不行,一口下去,胃裡更餓的慌。
本上早上剩的餅子就不多,中午緊著兩個小的吃,他就沒吃幾口,又費了大半天的體力,如今一口油餅下去,肚兒長鳴,鬧了個大紅臉。
趙玉上前接過他手裡的鋤頭,笑道:「你去凈了手吃點東西,我來。」
「就是,快過來。」
宋南絮瞧著宋明滿頭汗,心疼的掏出帕子替他擦了臉上的汗,埋怨道:「交代你不要乾的太狠,留些等我和你玉哥回來,中午頭又隨便兌付幾口,這會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回頭你長不高可別哭。」
宋明端著碗,由著她拍灰,有些哭笑不得,「這不就是一頓少吃了些,哪裡就能餓的長不高了,別家能吃三頓飯的能有幾家,我瞧著也不矮。」
宋南絮沒好氣在他背上拍了一掌,「你阿姐辛辛苦苦在外面奔波,就是為了讓你們幾個吃飽穿暖,你今兒少一頓,明兒減一餐,不是讓我擔心?」
宋明知道她是心疼自己,立馬笑著討饒,「好好,我知道了,下回不敢了。」
「行了,剩下的我和你玉哥幹,你們歇著吧。」宋南絮安頓好三個小的,這才扛了鋤頭去幫忙。
回家幾天,這還是頭一回有空來地裡,那頭的六月柿基本都被摘的差不多了,餘下還有些個頭小的,還能長長再收一批小的,但也不多了。
土豆也挖了大半了,剩下的應該今天都能挖了回去。
三個小的吃了餅子,歇了會,又起身幫忙。
宋南絮攔了兩回也攔不住,乾脆由著他們去了。
如今土豆價格這麼高,要是傳到出去是她地裡種出來的,恐怕這地都要被人刨穿了,還是早些都弄回去妥當些。
一家人幹到天黑,這才將地裡的土豆都翻乾淨,趙玉用籮筐挑大頭,宋南絮也和明哥兒重量減半,樂姐兒和平哥兒背不了重的,就用籃子幫著提。
等來回幾趟全部挑回家,天已經完全黑了。
宋南絮將米蒸上鍋,將餘下的臘肉切成薄片,又洗了一把小油菜備用,自己凈了手,從碗櫥撿了包栗子糕,又包了兩塊肉油餅,往裡正家裡去借大稱。
「不如我去吧?」
明哥兒見她要去接稱,自告奮勇。
「我去吧,你累了一天,坐著歇會,你盯著飯,菜我都備好了,一會米滾了,將砧闆上的臘肉和油菜鋪上去,料汁沿著鍋邊淋進去,熟了你們就先吃。」宋南絮擺了擺手,交代他幫忙看著火。
不是自己不讓明哥兒去,而是裡正太寶貝這桿大稱,這種大稱是村裡收穀子的時候征糧納稅用的,一次能稱五百斤的東西,若是誰家殺年豬也會借去稱重。
一桿稱便有兩米長,稱桿加秤砣便有三十來斤,稱重的時候要兩人用扁擔挑穿過提稱圓環擔起重物,最好再尋一人在前頭看稱。
這樣一桿大秤的價格自然就高,尋常誰去借稱,裡正都要問的細細的,若實在不放心,還要派水生叔他們跟著去,就怕把這桿秤折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