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提議辦雞廠
「啥,不賣了?」
「那麼多豬糞,難道都被誰給包圓了?」
大娘大嬸們都不太甘心,都想打聽出,到底是誰這麼大能耐,能把豬糞都包圓了。
王娥聞言深表歉意,「沒被誰包圓,隻是我們自家種的地也不少,都是要上肥料的,所以近半個月的都不往外給了。」
「你們若還想要,那就等半個月吧,到時也就清明後一點,不耽誤施肥。」
清明後一點,確實不耽誤施肥,因此很多大娘也就不再硬追著要了,一部分人群逐漸散開,但還有一部分依舊圍著姜以清沒動,為首的人是桂香嬸子。
「清清呀,你這次回來是不是又要幹啥大事呀?這大事能不能拉著嬸子一起幹?」
桂香嬸子也是看出來了,這姜家能開豬場,能發家,吳月桂老兩口能去鵬城過年,那都得靠姜以清給帶,所以她跟準姜以清準沒錯。
姜以清本想著敷衍他們一下就走的,但突然想起,獨發財不如眾發財,好歹小時候禍害了村裡不少人家的小動物,所以長大有能力了,帶著鄉親們發家緻富也是應該的。
這樣一想,姜以清立刻朝桂香嬸子招招手。
桂香嬸子眼睛一亮,然後癲癲的湊了過來,「清清,你想和嬸兒說啥?」
「嬸兒,我記得你家養的雞那叫一個鮮美啊,現在想想都讓我流口水。」
「啥,我家之前那隻老母雞,真是你宰的?」桂香嬸子一下子提高了聲線。
「嬸兒你先別急,你聽我慢慢跟你說。」姜以清安撫一下桂香嬸子,然後開口道,「嬸子你雞養那麼好,開家雞廠肯定賺錢。」
桂香嬸子眼睛瞬間瞪圓溜,「清清啊,你這辦法挺好,跟嬸兒想一塊兒去了,但你能借錢給嬸兒開雞廠嗎?」
其他沒走的大娘們聞言,卻全都湊了上來。
村裡人也都不是傻子,眼看著姜家豬廠辦的越來越好,每月隻賣豬糞,都是一筆不錯的收入,他們心裡能真沒點成算?
但心裡有再多的想法,也全都敗在第一步的湊錢上了。
指望每年從地裡刨的那點錢開廠子,估計攢個十年八年的也不夠吧。
因此,此刻桂香嬸子滿臉期待的望著姜以清,那模樣,就跟等皇帝賑災糧下來的災民似的。
姜以清也是絲毫不負眾望,她聲音清脆道,「那不行,我手上錢也還有別的用處。」
桂香嬸子瞬間蔫巴了。
「那清清你說,沒錢咋讓嬸兒開雞廠?」
「你們可以以村集體的方式開雞廠呀,每家每戶都湊十塊八塊的錢出來,這雞廠不就開起來了。」
而且,姜以清還記得,支書姜保國賺她的那筆租地錢還沒拿出來用吧。
都過去這麼久了,村裡路也沒多幾條,別的產業也沒開起來,可見這筆錢是至今都沒處用啊。
「村裡集體開雞廠?」
一時間,幾個大娘們全都低頭琢磨了起來。
不隻姜以清想起來租地那筆錢的事情,一提到村集體,大娘們心裡也有數呢。
之前村支書說,租地那錢要留著蓋什麼大鵬蔬菜,但這麼久過去了,也沒再聽他提起,所以這錢是不是能拿出來先讓她們辦雞廠?
姜以清看大娘們都開始思考了,她笑著繼續說道,「嬸子們,雖然我沒錢借你們開雞廠,但等雞廠開起來,雞和雞蛋的銷售渠道我能幫你們聯絡。」
「清清,啥是個銷售渠道啊?」桂香嬸子進一步追問,她心底覺著姜以清說的這個村集體開雞廠的事情有搞頭。
「銷售渠道就是,你們雞肉和雞蛋往外賣的路徑。」
「你們仔細想想啊,養了雞,那雞下的蛋,總不能靠村裡人每天走街串巷的賣吧,那得賣到什麼時候。」
「所以這時候,就需要有人幫你們牽線搭橋,找那種能長期收購我們雞蛋的商家,直接把貨簽給他們。」
「恰好在下,就是那個能幫忙找到這種關係渠道的人。」姜以清笑眯眯的拍拍胸脯。
這下,大娘們終於明白姜以清的意思了。
當即,她們便左看右看,想看一下同伴們的意思。
桂香嬸子見大家都做不了主,她一拍大腿道,「咱們先把清清講的這些都告訴支書去,到底辦不辦雞廠,由支書做決定。」
「對,對,這事得找支書。」
一時間大娘們紛紛與姜以清告別,然後往姜保國家裡跑。
等她們都走遠了,姜以清才扭頭看向王娥,「嬸兒,咱們繼續走唄。」
王娥點點頭,同時心裡也在琢磨村裡開雞廠的事情。
好半天後,她看向姜以清,「我感覺雞廠的事情,支書肯定能同意。」
「說不定呢。」這事情姜以清可不敢打包票。
萬一姜保國就要一門心思的搞大鵬種植,那她就讓大嬸兒改種草莓,反正怎麼著都能把事業幹起來。
三人繼續拐到去喊張翠雲芸,然後再一起相伴著往豬場走。
距離老遠,姜以清就聞到了熏人眼睛豬糞味兒。
姜以清一邊捂住鼻子,一邊悶聲問,「嬸兒,鍾教授有沒有辦法,把這些豬糞變成真的肥料啊?」
總堆在村子裡,這也太污染環境,太影響人居住條件了。
王娥聞言,下意識到,「鍾教授都是直接跟你小叔談事情的,可能他們有想過這個,但具體說了啥,嬸兒也不知道。」
「那好吧。」姜以清把這事記在心裡,然後走進豬場。
姜進步姜先前倆兄弟,正帶著豬場的員工,一同清洗打掃豬圈。
姜以清往豬圈裡探腦袋看了一眼,隻見一個個黑皮的小豬,都長了有個一百五十斤左右。
她忍不住笑道,「個兒長得還挺快的,等今年秋天的時候,估計能長到二三百斤。」
注意到她回來的姜進步姜向前二人,趕忙丟下手裡的話,跑了過來。
「清清回來了。」
「清清,你爺奶他們也一起回來了嗎?」
兄弟倆人一前一後的發問,一個在問姜以清,另一個在問自家爹娘。
姜以清轉頭朝他們笑道,「爺奶沒回來呢,他們說鵬城現在氣候好些,要多住兩天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