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弓長徑
城北張家村,這是常國制口中那個「老骨頭」弓長徑所在的地方。
姜以清和楚援朝從鵬飛傢具廠裡出來之後,便直接開著三蹦子來到了此處。
倆人一番打聽,終於找到了弓長徑所在的小院。
「咱就這麼進去嗎?」楚援朝看著不遠處的大門問。
按照常國制話中透露出來的信息,這個弓長徑應當不是那麼好請的。
「不去,咱們得先打聽打聽具體情況再做決定。」姜以清直接拒絕。
這次她可不想打無準備之戰。
有能力且沒有工作單位的老木匠,說不好他們短期之內就隻能尋到這一個。
萬一貿然上門,一不小心說錯了什麼話,讓對方反感了,那他們廠子想要請高手坐鎮的事情,可就得無期限延長了。
所以上門必須慎重,一定要把能拿下對方的可能性擴張到最大才行。
就在倆人商量先去村裡哪戶人家裡打聽情況時,一個大娘哼著小曲朝他們走了過來。
姜以清與這大娘一對視,就感覺她與貓兒嶺的李嬸子有神似之處——都是喜歡助人為樂的好嬸子。
她立刻咧嘴一笑,迎了上去。
「大娘,我是來咱們村找弓師傅的,您幫我引薦一下唄。」
張大娘原本還想,這漂亮姑娘咋一看見她就笑呢,聽她說是來找弓長徑的,眼底頓時露出瞭然之色。
「是來找弓長徑打傢具的吧,你們直接跟我上門就行。」說著,大娘就要上前去敲弓長徑家的大門。
姜以清一看大娘居然這麼直接,她趕忙上前將大娘給拉了回來。
「大娘,咱先不著急,我還有別的事兒要問您呢。」
邊說著話,姜以清邊從三蹦子上拎起一條幹鮁魚來塞進大娘懷裡。
這條幹鮁魚,足足有大娘兩個巴掌那麼大,大娘一看到它,嘴裡就不由自主的分泌起了口水。
張家村位於鵬城北部靠近莞城的地方,沒像魚富村那邊一樣靠海,啥海貨都能打到。
所以大娘若是想吃鮁魚,那是得趕早到農貿市場上去花錢買的。
這會兒冷不丁的,有個姑娘往她懷裡塞鮁魚,大娘哪裡還能頂的住啊。
一瞬間,她心底便打起了小九九:為了今晚上能吃到鮁魚,待會兒不論這姑娘要問她啥問題,隻要是能說的,她都知無不盡,不能說的,她也能胡編亂造說一通。
姜以清不知道大娘心底打的什麼主意,她見大娘抱著鮁魚不撒手了,就知道這交易算是成功了。
她拉著大娘的胳膊往前走,「走,大娘,咱們先到您家裡去細談一番。」
大娘也沒推辭,半推半就的帶著姜以清往自家那邊走了。
到了大娘家裡,姜以清也沒藏著掖著,直接把自己來張家村的目的說了出來。
「大娘,我們傢具廠的老闆聽說咱們村的弓師傅是個牛皮轟轟的人物,所以就想讓我來試試,能不能說服弓師傅進我們廠子挑大樑。」
大娘一聽姜以清居然是抱了這樣的想法,她立即皺起了眉頭。
「原來你們是為這個事情過來的呀,我跟你們說,這事兒,不好談。」
大娘一聽姜以清不是問啥村裡不能跟外人說的秘密,而是像之前那些傢具廠一樣,來給弓長徑談工作的,她臉上的表情頓時變的又放鬆又糾結。
放鬆是因為,姜以清不是來跟她打探村裡那些不能跟外人說的秘密的,所以她不用想待會兒該如何騙人。
而糾結的則是,對方想談的這件事情幾乎沒成功幾率,所以大娘擔心到手的鮁魚再被人要回去。
姜以清見大娘直接跟她說事情沒的談,心底的興趣就更濃烈了。
她拖著屁股底下的小凳子往大娘那邊挪一挪,然後小聲問,「大娘,咋就沒得談呢?您給我細說一下唄。」
「說好了,我明天還帶鮁魚給您吃。」
姜以清這話,也是直接告訴大娘,今天這鮁魚她不會要走,而且明天還有機會再得。
也是變相的引誘大娘把知道的一切內情都說出來。
大娘當即也再不猶豫,摩挲著她的鮁魚,娓娓道來:
「其實這事,在我們村子裡也不算啥秘密。」
「就前兩年,弓長徑剛從東門傢具廠退休的時候,有不少像你們一樣的傢具廠,跑我們村來邀請他回去工作呢。」
「據說當時,有兩家廠子,把工資都開到八十一個月了,但人家弓長徑就是不去。」
「說什麼那些廠子對他都不夠尊敬,非的守著他那小破院子,自己在家裡接私活。」
「你們說這人是不是隻倔驢?」
一說起弓長徑的八卦,大娘就有些滔滔不絕了起來。
好不容易才逮住一個沒聽過這八卦的,她不得好好嘮一嘮。
就這一會兒的功夫,大娘連弓長徑兒子,因為他老子不接受那些廠子的邀請,每月少了八十塊錢的工資而鬧翻的事情也說了出來。
姜以清聽到這裡,也從中覺察出一絲不對勁之處來。
她打斷大娘正滔滔不絕的誇獎弓長徑孫子孝順的事情,問道,「大娘,您知道弓師傅之前上班的時候,每個月賺多少錢嗎?」
大娘聞言頓住了,好半天之後,她才不太好意思道,「好像確實沒聽弓家人提起過呀。」
「不過,總不能比八十塊錢還要多吧。」
姜以清一聽大娘這樣說,她瞬間就明白了。
這哪裡是倔老頭不接受城裡高薪工作,非的回農村隱居田園的故事呀。
聽大娘這樣細細講解下來,倒更像是那些傢具廠不尊重人家老技術人員,所以老技術人員堅決扞衛自己權益和尊嚴的故事。
事情了解到這一步,姜以清大概就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了。
不過,秉著多聽些八卦能掌握更多信息的想法,她還是認認真真的聽完了大娘的整通八卦,直到大娘說的口乾舌燥,肚子裡一點與之有關的存貨都沒有了。
她才站起身來道謝,然後轉身離開。
出了大娘家裡,外面的天色已經挺晚了。
眼看天邊最後一絲光線就要寂滅,姜以清趕緊招呼楚援朝坐進三蹦子裡,然後借著最後一絲光線駛出張家村。
路上,楚援朝先忍不住開口了,「那幾家廠子,有些忒不是個東西啊。」
「一個月才給八十塊錢,就想把人家七級木工給請回廠子裡繼續低價奉獻?這也太不知道尊重人了吧。」
楚援朝原先是機械廠的副廠長,他最清楚,一家機械廠裡能有一位高級焊工坐鎮,那是簡直就是無價之寶。
同理而言,七級木匠對於傢具廠來講,也應當對照高級焊工的待遇才對。
但那幾家廠子是怎麼一回事。
不說對高級廠寶小心呵護,敬重禮待就算了,他們還想花五級木匠的錢,請人家七級木匠做工?
這簡直就是對人家老匠人一身本領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