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回村兒
接到電話,姜以清也是沒多浪費時間,第二天一大早,她便抱著陶陶回村兒了。
姜以清人還沒進村兒呢,村裡的雞、鴨、鵝就先有了感知。
一大早就「嘎嘎嘎」叫個不停。
村裡的大媽大嬸們正湊在一堆,討論今早家裡發生的奇怪現象呢。
先是聽到村口的大黃狗「汪汪」叫兩聲,接著便嗚咽了起來。
大嬸們擡眼望去,就見一道人影不緊不慢的走了過來。
等人走近了,她們才發現這人背上還背著一個小崽子。
李嬸子先打了個寒顫,隨即指著小崽子道,「她她她,她怎麼那麼像姜家那個倒竈女娃呢?」
荷花大娘聞言默默不說話。
這哪是像呀,這不就是長大後的倒竈女娃,又帶了個小倒竈女娃回來了嘛!
不等她們反應過來,姜以清先一步笑吟吟的打起了招呼,「李嬸子、宋嬸子、還有荷花大娘,你們好呀!」
這漂亮的臉蛋,這魔力的笑聲,嬸子們突然想起了這人是誰,一個個身體僵硬著,誰也沒敢搭話。
姜以清見她們全瞪著自己,一個也沒有出聲,她也不尷尬。
而是自顧自的擺擺陶陶的小手道,「乖寶兒,來,給李奶奶、姨奶荷花、還有宋舅奶打個招呼。」
小陶陶也不認生,奶聲奶氣的跟著喊,「奶~姨…好!!!」
大嬸們還是沒敢回話,她們不願意相信,真是這個倒竈孩子又回來了。
還是姜荷花先一步反應了過來,她友好的笑笑,「清清丫頭回來了,這懷裡抱著的,是你的小崽子嗎?」
「跟你小時候長得可真像呀!」
冷不丁一看,簡直夢回姜以清小時候剛來村裡那會兒呀。
姜以清聞言立刻炫耀般的把閨女兒往前送了送。
「大娘,這就是我親閨女兒呀,跟我小時候長得像吧?」
「我爺我奶也都說,說她就跟拿模子刻了個我的翻版似的呢!」
荷花大娘笑著回應,「可不是嘛,這小鼻子大眼睛的,簡直跟你長得一模一樣。」
就是性子可別再一樣了,不然村兒裡的貓貓狗狗又該遭殃了。
姜以清一聽荷花大娘說閨女兒像自己,嘴巴笑的都快咧後腦勺去了。
她樂顛顛的從包裡抓出一大把奶糖來塞給荷花大娘,「給嬸子們嘗個甜呀!
隨後又拉著陶陶的小手道,「荷花大娘,我先回家放東西,有空再來找您聊天呀。」
「陶陶,快跟大娘拜拜!」
陶陶乖乖巧巧的朝姜荷花擺擺手。
姜荷花捧著奶糖一連點了好幾下頭,就看著姜以清抱著小崽子走遠了。
大嬸們安靜了數秒後,全都朝姜荷花圍了上來。
「清丫頭居然捨得給我們發糖吃,快給我嘗嘗……」
……
姜以清帶陶陶回貓兒嶺來,最開心的要數姜恭禾姜盈秀兄妹二人了。
他倆是姜家老幺姜衛兵家的孩子。
姜老爹跟吳月桂一共生了四個兒子,姜衛兵就是最小的那一個,目前與媳婦兒李蘭蘭都在村小學教書。
他結婚晚,有孩子就更晚了,因此姜恭禾和姜盈秀倆人一個九歲,另一個七歲。
正是喜歡鬧騰的年齡。
家裡來了個比他們年齡輩分都小的,姜恭禾和姜盈秀簡直快要高興死了。
倆人帶著陶陶在院子裡一通探索,三人很快就玩成了好朋友。
姜衛兵剛好從大隊小學回來,便囑咐他倆,「恭禾、盈秀,你倆帶著陶陶到村裡玩兒去,記得別下河摸魚呀。」
得了姜衛兵的準許,姜恭禾立馬拉著妹妹跟小外甥女兒往外走。
邊走還邊讓陶陶注意著腳下別摔著,很是有當小舅舅的風度。
就算是這樣,姜振達還是擔憂姜恭禾不靠譜,擔心小外甥女剛來貓兒嶺怕生,他也暗戳戳的跟在了三個小傢夥兒的身後。
看著一大三小往外面跑去。
姜衛兵才笑著搖搖頭,進屋裡找姜以清。
「清清,聽說你想在咱村裡辦豬廠?你快跟四叔說說,都準備從哪些方面入手。」
姜衛兵整個人文質彬彬的,是個高中生,畢業後就留在了村小學教書,他算是姜家四兄弟中最有文化的一個了。
姜以清知道自己四叔是個心裡頭有鴻鵠的人,因此她也不隱瞞,直接把自己的所有想法都說了出來。
姜衛兵聽完她說的話後,微微沉思片刻道,「我認識潞安大學的一名老教授,他原來在咱們大隊待過。
「我記得他懂的就是與動物有關的知識,不如明天你跟我一起到潞安大學去拜訪一下他老人家。」
姜以清聞言眼睛蹭亮。
沒想到四叔還認識這樣的人物,那可得去好好拜訪一下。
最好能把這位教授先生挖來村裡,給她的豬廠做理論顧問。
定下了去拜訪老教授的日子,姜老爹又談論起豬場選址的事情來。
他按照昨天崔冬生說的那些話,在村裡勾選了幾處感覺合適的地方。
姜衛兵聽完這些選址要求,也輕微點點頭。
「這個崔冬生說的大緻不差,辦豬廠首先得有水才行,地勢也得平整,下雨不能澇,平時也不能太幹。」
「但其中更具體的,我認為還是見過老教授之後再做決定更好。」
「畢竟辦豬廠不是兒戲,我們每走一步都得慎重對待。」
姜以清連連點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