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番外篇:『段綏禮&段司令的叔侄番外』
第402章番外篇:『段綏禮&段司令的叔侄番外』
往事還得從三十一年前說起。
迤西,大理。
段綏禮出生滿周歲的時候,作為段家第一個長孫,段硯直再過一個月,也到了周歲。
於是,在家族長輩們的恭賀聲中,段老決定為兩個前後相差一個月的男娃娃,於同一天舉辦周歲宴。
這天,段家賓客盈門,段家的長輩們受邀也來到主宅,帶著禮品,吃兩個小娃娃的周歲宴,順便觀看段家最神奇的兩個男娃娃抓周!
「你看段硯直,臭小子雖然比他叔叔瘦了點,可是這四肢靈活勁兒,一點也不像還差一個月才滿周歲的娃娃呀。」族中一位老太太吃了酒席,便是坐在中堂看著大夥布置抓周的桌子。
看到段硯直被他媽抱著,一點都不安分,總是閑不住去抓奶奶懷裡抱著的小叔頭上的帽子,便是逗得女人們嘿嘿歡笑。
兩個小子雖是兩輩人,卻穿著一模一樣的新衣裳,頭上戴著虎頭帽,手裡拿著撥浪鼓。
「綁!!」
忽然,段硯直手中的撥浪鼓猝不及防的照著小叔腦袋捶了下去……
眾人驚慌失措的將兩個小子分開。
「臭小子,下手挺重的啊!以後不許欺負你小叔啊,聽見了沒?」段老雙手舉著大孫子,半帶威脅的沖著大孫子笑道。
段夫人嘿嘿樂道:「爸!老九比段硯直早出生一個月,要說欺負呀,那肯定是他這個當叔叔的欺負我們段硯直。」
「你哪隻眼睛看到過老九欺負過你兒子?!」段老不樂意,黑著面孔問道。
這話,逗得大夥又是一頓輕笑。
族中這些長輩們,多少看出了一些東西,段家這兩個小子將來必定會三天小打,十天大打,不上房揭瓦算是便宜了段家這些老傢夥。
「爸,全都布置妥了,咱們把段硯直和九弟抱過去,讓他倆抓周。」段錦安忙著走過來說道。
抓周的那些物件,像什麼金算盤啦,毛筆啦,全都擺在中堂的一張刷了朱紅油漆的圓桌上面,圍成了一個圓圈,兩個小子被放在桌子中間。
剛把兩個小子放到桌上,段硯直絲毫不理會家長們的逗弄和指引,直接朝著一把木槍飛快爬了過去。
眼看著他就要抓到那把木槍,段硯直聽到老母親急著說:「段硯直,看你小叔,去他那邊……」
小傢夥尚且不知什麼意思,在大人們的呼叫下,回頭看向小叔。
然後飛快的又爬向小叔,這時候,段綏禮剛好伸手去拿金算盤和毛筆,小手還沒抓到毛筆,卻被大侄子「啪嗒」一下拍到了桌上。
這一幕,逗得長輩們哈哈大笑。
「段硯直將來可不是個省油的燈啊!喜歡欺負小叔。」有人打趣道。
這話也說對了一部分,後來段硯直長到五六歲的時候,喜歡偷吃家裡的麥乳精,常常被他爸追著滿屋子打。
段硯直被追的慌不擇路,跑去小叔的房裡,還說:「都是他教我這麼吃的!要打,你們打他。」
「我什麼時候教你一把一把的幹吃麥乳精了?」段綏禮年紀雖小,膽量卻不小,看到他大哥手裡拿著竹塊,絲毫沒有害怕的意思,沉著冷靜的應付大哥段錦安的追打:「大哥,段硯直年紀小,不懂事,你這樣天天追著他揍也不是辦法,還是把他送去老師那屋吧。」
「不是,你個臭小叔到底會不會說話?你喜歡學習,你自己去學呀!」
段家請了老師,單獨教家裡幾個孩子。
這之後,段硯直確實又被老師關著,安分了好幾年。
一晃眼便到了他們12歲那年的除夕。
按照段家規矩,晚輩排隊給長輩磕頭問候,然後每個小輩都會收到一份壓歲錢。
這年,輪到段綏禮代表段家長輩,給晚輩發紅包,但是家裡的晚輩們全都得給段綏禮磕頭,再討要壓歲錢。
段硯直是長孫,看到坐在中堂、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小叔,指著他,問爺爺,「爺爺!大段跟我同齡,為什麼我要跪他、還給他磕頭?我不服,我不會給他磕頭。」
段聿暮笑容慈祥,「沒辦法,他是你小叔,輩分比你大,這跟你們是不是同齡沒關係。」
「段硯直,磕頭吧!」年僅12歲的段家老九段綏禮,端坐在中堂,一副氣定神閑,彈了彈身上的新衣裳開口說道。
「大段你做夢,我才不會給你磕頭。」
「哦?這麼說,今兒個過年你是不想要壓歲錢了?」
「憑什麼不要?我可是段家長孫,咱們換個法子,我給你說兩句好話,你把壓歲錢給我。」少年段硯直理直氣壯的說。
段綏禮少年老成,一副大人的穩重模樣,再次彈了彈身上穿著的新衣裳,「下一個,過來磕頭,領壓歲錢。」
「……」段硯直氣的牙癢癢。
他是長孫,還沒磕頭,底下的弟弟妹妹哪敢上前去跟小叔討要壓歲錢。
後邊排隊等著領壓歲錢的小孩們,忍不住嘰嘰咕咕騷動起來,有些小孩滿臉幽怨,但是又不敢招惹段家長孫。
廳堂,坐著段聿暮兩口子,還有兒子兒媳婦們。
這一過年樂子,自從小兒子出生之後,那是一年過得比一年有趣兒。
這一幕,惹得段老搖頭而笑。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段家兩個小子就到了血氣方剛的少年時時期。
段硯直智商過人,其他小孩絞盡腦汁都學不會、背不下來的課文,他隻需要學一遍就會了。
後來,某天,徵兵隊在大理展開徵兵那天,少年時期的段硯直風一樣的沖回段家,直接衝到了還在書房學習做生意的小叔面前,「大段!我決定去參軍,你幫我說服那些老東西。」
「參軍?以段家的家境,你又是長孫,哪裡用得著去參軍?」段綏禮當即便想打消大侄子的瘋狂想法。
但是段硯直已經決定要去參軍,過了兩天,意氣風發的又跟小叔說這事,「大段你是沒看見,這兩天他們在大理徵兵,就數我的條件最好,身體素質最強呢。對了,你要不要也去參軍?」
小叔段綏禮卻說,「段家還需要人來延續家族的榮華富貴,我得從商,所以我會出國留學。」
參軍那天,段綏禮親手幫大侄子穿上軍裝,帶著家族的榮耀,送他走出大理。
這小子膽大心細,到了部隊,上了戰場,打了幾場仗,立下了軍功,更是了不得,走哪都像一隻螃蟹。
這年,他帶著軍功回到段家,參加二弟婚禮,並與回國後掌管段家生意的小叔交談,二人都已有了一份沉澱,有禮有節,不再是從前那個,隨時可能大鬧天宮的『孫猴子』。
隨著時間的流逝,段家這隻『孫猴子』逐漸在軍中穩步上升,直到登上了軍中第一把交椅。
這個時候的段硯直,儼然已經成為了段家暴君。
但凡聽到一點風聲,老母親四處給他提親,他便像個暴君,發誓說:「我的媳婦,我自己找,誰敢再給我胡亂點鴛鴦譜,逐出段家。」
自那之後,段夫人的確消停過一陣子。
直到後來段家長房接連娶了老二、老三兩個兒媳婦,眼看著段家長孫已經快要成為老光棍。
兩個兒媳婦悄悄給婆婆出主意,讓婆婆借口給小叔段綏禮介紹對象,實則卻是安排姑娘給段硯直相親。
但不知怎麼回事,每次都是段綏禮去與姑娘見面。
段硯直本人完美隱身。
直到他到了三十而立之年,與小叔依舊是相互扶持,彼此治癒的叔侄倆。
段硯直內心的柔軟,隻有大段才能觸及。
而留學回來之後,段綏禮便接掌了段家生意,年紀輕輕的他發誓要帶領段家走出迤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