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開荒

第一卷:默認 第84章 香薷草

  雖然現在并不能完全放松警惕,還得防着流民上山,但也隻是一些小偷小摸。

  若流民人少上山江枝等人不怕,為一口吃的,單是幾小時的山路已經讓人喪失鬥志。

  人多了就是匪,不等聚集滿十個,醫棚的軍兵第一時間就會鏟除掉。

  清晨,朝霞滿天,雲霧缭繞間,大公雞拍打着翅膀飛上樹杈。

  先習慣性的東瞧西看,見今天沒人發現自己的企圖,趕緊伸長脖子:“喔喔……喔!”

  一口氣喊得蕩氣回腸,終于把憋在胸中的氣暢快淋漓的吐出來。

  隻可惜樂極生悲,這憋屈太久沒有打鳴,連叫兩聲,大公雞氣竭頭暈,一頭就從樹上跌落,半天沒緩過勁來,吓得母雞們“咯咯”叫着慌成一團。

  旁邊,六月出殼,已經換上扁羽的小雞在雞媽媽帶領下悶頭刨食。

  對它們來說,打鳴還很早,現在要緊的是先搶到草籽和蟲子。

  如今已經是八月底,山坡上的高粱可以收割了。

  一簇簇高粱穗子割下來挂在屋檐下,火紅火紅的。

  高粱杆被小滿爺細心收起來,他要編一些生活用品。

  地裡的辣椒也該采收。

  之前因為鹽不夠,也沒有多的壇子,辣椒全部曬了幹辣椒,辣椒醬什麼的都沒有做。

  現在,兩家人開始用黃豆做豆豉,曬豆瓣醬,簡單做點調料。

  家裡的事自有春鳳和小滿奶操持,江枝又在找藥了。

  這次下山在村裡刨壇子時,她無意中聽到旁邊幾個醫兵在抱怨聊天。

  說因為傷員人多,秋老虎的天氣也熱,前些天總有人嫌悶,跑到外面的石闆上睡覺,受寒後個個腹瀉不止,可把他們這些端屎端尿打雜的人累壞了。

  許醫官也氣得不行,說本來藥材緊缺還這樣折騰,再看見有人在外面睡覺就不給藥。

  江枝上一次給許東的藥是特别準備過,裡面多是用于跌打損傷的藥草,用于雜病的不多,尤其是醫兵們說的受涼腹瀉病症。

  受涼腹瀉,通俗一點就是胃腸性感冒,此病最是麻煩,頭痛發熱,身痛無汗,上吐下瀉,渾身水腫。

  古人所言為夏日貪涼,睡卧濕地所緻。

  換到現代就是吹空調、吃冷飲出現的感冒腹瀉,寒濕交雜,反複發作難以治愈。

  百病自有百草,一矛就有一盾,道邊小草就是克星。

  如今正值初秋,是香薷的開花期,也是此藥的采收期,江枝慢慢順着向陽的林間山坡尋找。

  幼年期的香薷;嬌嫩

  在滿山深綠、淺綠各種綠之間,香薷紫色的花穗很是引人注目。

  香薷又叫水荊芥,山蘇子,香草,氣味芳香,花葉跟紫蘇極其相似,分布也是極廣。

  小草看似柔和美麗,藥性卻是猛烈,功用發汗解表,利水消腫,被喻為“夏月麻黃”。

  成片開花,滄桑

  在宋代,香薷飲是火爆一時的中藥飲劑。

  《紅樓夢》等29回中,黛玉随賈母去青虛觀打醮,正值暑令,空氣穢濁回家中暑,喝的就是香薷飲。

  夏季煮一碗香薷水能消除病痛,遺憾的是此藥性猛,多飲會發汗過多,并不能像金銀花當茶喝。

  江枝把山坡上看見的香薷連根拔起,隻需要清洗幹淨,切成段陰幹或者曬幹就可以入藥。

  此時,小野豬就跟在她腳邊拱泥土,尋找下面的草根蟲子。

  五花肉本來就是野豬,特别喜歡在外面尋吃食。

  每天吃飽肚子再回家,等再把帶有鹽味的洗鍋水菜渣喝進肚子,它就懶洋洋睡大覺,好吃好喝長得飛快。

  明明是身上還帶着花邊條紋的小豬,已經比同齡小野豬大一倍,不能再抱了。

  讓想在三個月時給它做“閹割”手術的小滿爺錯誤判斷,失了機會,不得不放棄這想法。

  而且,江枝現在才知道它居然是個公的。

  可随口一說的“佩奇”已經取了,還是就這樣喊着。

  反正小野豬每天都是被妮妮打扮得花枝招展,頭上身上的毛毛全用彩線綁了小辮。

  長着男兒身,内是女嬌娥也未嘗不可。

  隻有江枝每天看小野豬就這樣憨吃傻長感覺難受,想當美女一身肥肉可不行,于是給小野豬用麻布做了兩個袋子。

  出門就給它像馬鞍一樣橫放脊背上,每次背一兩棵草回家。

  人沒吃閑飯的,雞沒吃閑飯的,豬也不能。

  雖然小野豬還是寶寶,有雇傭童工的嫌疑,但愛勞動的好習慣需要從小養成。

  多背兩次,小野豬對自己的背袋很是喜歡,一出門就得綁上,當然綁上就必須帶出門。

  小野豬特别喜歡跟着“媽媽”出門幹活。

  此時,見江枝扯了草藥,它哼哼着過來要裝袋。

  江枝把香薷的嫩葉掐給它:“佩奇,來,吃一片除口臭,不長蛀牙!”

  現在小野豬表現好江枝就親昵叫佩奇,闖禍就是大喊五花肉。

  得到誇獎,小野豬張嘴吧唧一口吃下,小尾巴還甩了甩,對這味道很是滿意。

  江枝也掐一片香薷葉子銜在嘴裡慢慢嚼碎,等出了味兒再吐出殘渣。

  在這裡刷牙不方便,用這個清新口氣也挺好,也是香薷的一項技能。

  香薷草一長就是一大片,江枝很快就割好一大筐,一筐自己背,再給小野豬的袋子也分别裝好兩株。

  于是在明媚的陽光下,一人一豬,一前一後,一搖一晃回家去。

  此時小滿也割了一大捆黃荊葉回家。

  家裡要想發豆豉,就先得将黃豆發出黴。

  小滿奶将清洗幹淨的黃豆煮到軟爛,再放到陽光下曬一天。

  等到晚上,将均勻拌上面粉的熟黃豆裝進小簍,放進鋪着草的大筐裡,上面還要蓋上一層厚厚的黃荊葉。

  依靠鮮黃荊葉堆積發熱帶來的溫度,五天後,黃豆長出黃色的黴菌,抓散晾曬,噴上姜汁,這就是黃豆豉。

  若在辣椒醬裡放入豆豉,味道會更好一些。

  接下來的日子裡,剁細的辣椒醬拌上花椒,放入豆豉開始日曬夜露的過程。

  缸口蒙上一層紗布隔去灰塵雜物,經過持續一個月的反複攪拌,翻缸,還有三到五個月的儲存發酵,方出精品。

  隻有這樣吸納了天地靈氣的辣椒醬,才能做出當地最有特色的美味。

  從第一次交換藥材,才過五天,江枝又将自己曬好的香薷草連同其他藥也送下山。

  這一次,是徐二瑞送她到的村外。

  進入村子,讓守兵驗過臉卡,江枝熟門熟路找到醫官許東。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