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開荒

第一卷:默認 第410章 小組換人

  蓮花這是第一胎,生的時間長,從破羊水開始,過了一天一夜才順利生下一個胖嘟嘟的大姑娘。

  秦氏抱着孫女左看右看,笑着道:“眉毛像蓮花,嘴巴像我兒,以後也是乖巧的。”

  夏母幫忙接生得了一個紅封。

  徐根慶也是一天一夜沒合眼,等孩子被人抱走,蓮花吃了些東西一睡,他就倒在旁邊睡得昏天黑地。

  江枝和皮氏幾人都來悄悄看過孩子就走了。

  劉氏回去小半天,拿着一個竹推車和一個竹籃又過來:“根慶娘,我給你家送一個竹推車,這是根有自己抽空做的。

  現在孩子小,先睡籃子,以後就能用竹車。”

  巴郡夏天炎熱潮濕,不能一直抱着孩子,否則孩子長滿痱子又疼又癢,哭鬧不休。

  孩子小時用高腳竹籃,上面罩上細紗布可以防蚊蟲。

  等孩子稍大就離不開竹車,平時放在裡面可坐可躺,也好帶孩子出門走動,真是一車多用。

  現在徐根有抽空自己做的竹車車送人,雖然不是篾匠做的那樣精緻,還是實用又省錢。

  秦氏笑着收下:“劉嫂子真是想得周到,睡籃我備着,正說讓根慶過些日子去鎮上買一個竹車的,有你家送來,我又省事了。”

  劉氏看看熟睡的小奶娃,見四下無他人,這才歎息一聲:“你現在是見孫的人,以後也要學得穩重懂事些。蓮花剛生孩子怄不得氣,吃喝上你要讓着她,莫争多少。”

  這些年裡秦氏跟晚輩為一口吃食天天打打鬧鬧,在村裡早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更何況還有年前秦氏搶蓮花錢去鎮上趕集的事。

  平時也就罷了,現在蓮花生孩子要坐月,劉氏這個老嫂子不得不來敲打幾句。

  秦氏笑容僵了僵:“我知道的,蓮花不會被虧待着。”

  劉氏絮絮叨叨又教了些該怎麼伺候月子的事:“蓮花身子養得好,才能趕緊生第二胎。根慶是你的獨苗,還是要多幾個孩子。

  老大是女兒也好,先開花後結果,第二胎就是兒,以後有姐姐帶着,你們也輕松些。

  以後你别跟蓮花生事,就踏踏實實跟着孩子們過日子,幫着帶好孫女,老了也能得孝心。”

  劉氏當了十幾年的奶奶,說的都是實話,也是真正在傳授秦氏怎麼當一個好娘,好婆婆的經驗。

  兩個年紀懸殊快二十歲的妯娌實際就是兩代人,她一番好心秦氏得接受。

  兩人正說着話,小奶娃尿濕哭鬧,秦氏手忙腳亂的換尿片子。

  劉氏上前幫忙換了尿灰,又教秦氏怎麼抱娃,又把蓮花叫醒了趕緊喂奶,就是沒有奶也得讓孩子吸。

  見秦氏啥也不懂,劉氏忍不住道:“瞧你這笨手笨腳樣,也不知道以前你是怎麼養活根慶的!”

  秦氏苦笑,她早就忘了自己當時是怎麼帶孩子的,隻知道一直很餓。

  所以自己不會抱孩子,但現在竈上給蓮花炖好雞,煮好粥,随時都可以吃的。

  至于以後是不是老老實實當奶奶……秦氏想起自己放在枕頭邊的那根空心銀簪子,心裡一片滾熱。

  江嫂子說讓自己慢慢想清楚,人一輩子不容易,還是要為自己活一回。

  等想清楚之後再給李老實一個明确的答複!

  夜裡,徐家村又一次全部聚在一起開會。

  雖然人數還不到兩百人,可氣氛卻是認真又肅穆。

  被江枝帶回村的那些流民還是第一次參加,更是新奇。

  農戶人家沒什麼大事,鬧到需要開祠堂的一般都是男女私通,不孝長輩之類的家務事,這種事情族老、村長就可以作主,什麼時候要讓大家說了?

  蓮花是村裡有基金後第一個生孩子的婦人。

  之前江枝有過規定,村裡無論是出嫁女還是娶來的媳婦,隻要生孩子,前三個月每月有一隻雞和十斤白米,現在要當衆兌現了。

  由蚊香作坊的賬目出錢買來雞和米,再由徐根慶領回。

  當着所有人的面,江枝笑着道:“這可是蓮花生孩子的口糧,你要是對蓮花好些,蓮花會給你分一塊雞肉吃。”

  徐根慶知道這是江嬸子開玩笑,自己在藥坊上工,每月将近一兩銀子的工錢都在蓮花那裡,除去家裡買肉買油買布,其他錢都存着。

  再說自家就養着雞,給蓮花吃上三隻也是有的。

  不過當着所有人的面,他還是老實道:“這是村裡給蓮花的,自然是蓮花一人吃,我們不敢跟她争。”

  聽到不争雞,村裡人哄堂大笑,有人高聲道:“你不争,你娘要争,可得看緊些,别讓你媳婦啥也撈不着。”

  徐根慶趕緊道:“我娘對蓮花好着呢!”

  “哈哈,這話誰信!哪個當兒的都會向着自家娘說話的,還得蓮花說好才是好!”

  李老實聽得心裡不是滋味,可這些事情又不是他能開口解釋的,此時坐着也是心猿意馬、東張西望:

  唉!時間過去兩天了,也不知道秦嫂子考慮得怎樣,要是答應了也該來給我回一個信。

  唉!也幸好秦嫂子今天沒來,聽到這些話肯定要難受!

  一時間,心挂兩端的李老實把什麼話都想過了。

  開會還在繼續,說完村民福利,江枝又宣布了第二條人事變動。

  經曆過作坊差點洩密出事,八人組的人員需要調整。

  這話一出,村裡人頓時就來了精神,别的村都是啥事找村長,就自己村弄了一個小組。

  雖然平時條條框框多,逼得每個人拿了鋤頭還要拿筆杆,但真正做啥事還挺方便的,隻去年時集體修房一件事就夠說幾代人。

  反正現在每次趕集,别人隻要知道是徐家村人都會問修房的事。

  翻來覆去說的都是怎麼修,為什麼就這樣聽話的?

  可是村民們也說不清楚自己為什麼就聽話了。

  大家都是說幹活就跟着幹,幹着幹着房子就修起來了,工分也欠下了,然後又幹活還工分。

  說起來每家都欠着賬,卻是不急不躁的,也沒有誰上門讨債。

  這次變動裡,江枝把原八人組裡面的武陽換下來,改成王小菊,其他人還是原位。

  如此一來,八人組的工作就更分工明确了。

  王小菊和徐根生擔任蚊香作坊的管理,徐根有和田貴負責農業,李老實和夏秀才一個人是行政總監,一個是财務總管,二瑞小滿是後台壓軸的,負責交際應酬,哪裡需要貼哪裡。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