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開荒

第一卷:默認 第11章 當不了英雄的苟種

  果然,徐有才神情複雜,牙齒咬得咕咕響,卻沒有再說出狠話。

  他的根就在徐家村,以後發達也是需要有鄰裡鄉親幫襯的。

  徐有才的堂兄徐有茂此時出面了,擠出一臉褶子笑道:“唉呀,江婆子,大家都是一村的,上面還是一個老祖宗傳下來,别說得這樣難聽。

  你看見什麼都是誤會,我們也是為了村子好,你們和村長他們拍屁股走人,這些房子土地總得有人照看着。

  萬一被人占去,你們回來落腳的地都沒有……你說是不是?”

  徐有才高大跋扈,徐有茂幹瘦幹瘦的一腦子的鬼主意。

  村民走了,留下的房子住不完,留下的土地種不完。

  自己隻需要在這裡守住,就能坐擁一片天下,當上地主老财。

  徐有茂這話說的江枝都不好能反駁,人家幫忙守村,好像是有道理。

  “有茂哥,那就辛苦你們了!”江枝見好就收,也不對他們剛才的行為作出評價,扯過小滿在自己身後:“我們還得帶些東西上去,以後不下來了!”

  徐家兄弟倆打哈哈:“行,帶吧!你能拿多少拿多少!”

  兩人都盼着這潑婦趕快走,别妨礙自己發财。

  流民裡,一個女人原本還在哭哭啼啼。

  她以為江枝會俠肝義膽主持公道,幫她把東西要回,可此時見到江枝要走,立即大喊着撲過來:“你跟這些劫匪是一夥的,你還我糧食。”

  江枝:自己是不是看起來很好欺,剛才男人們在拼命時,也沒看見你沖上去幫忙打呀!現在就敢來攔路了。

  她還沒動,徐二瑞和小滿就擋在前面。

  徐二瑞哆嗦着聲音:“你、你們的糧食又不是我娘搶的,跟我們有什麼關系!”

  小滿也道:“你的糧食就在那邊,你自己去拿呀!”

  那婦人一見自己攔路不成,又跪地對着江枝磕頭:“我求求你了,把東西還給我們吧!我們要去京城,路上大人孩子都要吃飯!”

  江枝心中有一絲絲矛盾,作為一個生長在和平年代的人,從小接受高标準道德教育,助人為樂成了刻進骨頭裡的基因。

  可她更清楚,有些時候善心得不到回報,所以屢屢才有農夫與蛇的故事,況且剛才那表現就知道這夥流民不是善茬。

  徐有才他們願意放過自己,還是因為顧慮同村其他人,不可能放過這些流民。

  就這一猶豫,徐有茂在旁邊呵呵兩聲:“江婆子,不如你讓二瑞和小滿留下跟我們一起守村,這些糧食分你一半。

  這些人從幾百裡走過來糧食還不少,半路也沒少搶别人的。”

  搶來搶去,誰也沒有清白。

  江枝瞬間什麼都不管了,拉起二瑞和小滿就走。

  她承認自己是無能孬種,既做不到同流合污,也做不了救世英雄。

  在流民凄厲咒罵哭喊聲和徐有才嚣張大笑聲裡,江枝三人落荒而逃。

  哎呀!外面的兵荒馬亂不适合自己,還是趕緊躲起來過日子。

  村長的柴房裡果然堆放着不少生石灰,三人用草篼墊底裝了一大背簍。

  另外既然徐有才同意自己拿東西,江枝就不客氣。

  機會難得,趁着徐家人在驅趕流民,江枝三人把村裡每戶人家的廚房都翻了一遍。

  地窖裡面的紅薯芋頭早就被人收刮幹淨,江枝隻找到不少鹽石,還找到一些挂在牆上的瓜豆菜種子,光是菜種都足夠種幾畝地。

  除此之外就是一個精緻的手推磨,一個可以舂米的石臼,隻是這些東西又重又不好搬,為了以後有細糧吃,江枝準備累死自己。

  誰知小滿一見這倆重貨就使勁搖頭:“我爺會石匠手藝,江嬸子,你急着用就隻搬石磨,以後我爺找到石頭自己打石臼就是。”

  還有這好事?

  不過農村人自己會石匠木匠也不稀奇,看小滿家那棚子,說會修房都不奇怪。

  這次要帶的東西不少,生石灰,石磨,小滿要帶的紡車,每一個都是大件。

  等到全部搬回山上的炭棚,已經是下午時分。

  巧雲早就熬好一鍋粥,還貼心的在火堆裡給婆婆和丈夫煨了兩根紅薯。

  現在紅薯是吃一根少一根,她都不敢再吃了。

  回到炭棚江枝就倒在地上起不來,心再年輕也得服輸。

  這身子骨是騙不了人的,她又一次感覺到自己的腰快折了。

  開荒、種田從來都不是詩和遠方,就這幾天的田園生活就讓她累得要死。

  好在,短時間也不再需要幹這樣的重體力勞動。

  在三人回山的當晚,夜深人靜時一段崖壁轟然發生垮塌。

  崖壁下方的小路瞬間就被大量傾瀉而下的山石掩埋,要想重新疏通,至少需要半個月。

  小滿家和江枝家所在的山林,就此成了與世隔絕的一方淨土。

  其餘人家想跟他們溝通,除了到路口扯着嗓子喊,就隻能繞一大圈路,走一小時過來。

  經過一晚簡單休息,第二天江枝的小單間開始修建。

  在平整出來的空地上,先是挖出四個坑洞️️️️,再插入碗口粗的青岡樹幹當柱子,填上碎石夯實,等柱子穩定,接下來就是蓋屋頂和牆壁。

  石片黃泥砌牆,搭上人字屋頂,中間的橫梁是一根最長的樹幹,再用兩個三腳架砍出的榫卯結構扣緊。

  這間原本是隻打算做小單間的棚子,修着修着就成了一間規規矩矩的房屋,頂棚鋪上樹皮。

  為防止被風刮走,樹皮上用找來石片層層鋪墊。

  老規矩,網圖

  而在樹皮的縫隙裡,江枝塞進從水溝邊挖來的幹苔藓。

  苔藓可是好東西,在荒野求生裡,那些搭建庇護所的地方都要用上苔藓,防風保溫,是天然的保溫隔熱材料。

  小滿看着這間小屋啧啧贊歎:“江嬸子這房比村裡那些茅草屋還好,看這厚實的頂子,再不用擔心暴雨。”

  江枝也很滿意,整個過程雖然苦了點,但看了那麼多視頻,終于給自己搭建出一個完美的庇護所,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網圖,找不到書中靠山壁的設定

  房子有了,裡面還需要家具。

  沒有床和桌子,江枝依然用黃泥加片石,再用木闆在房間裡搭了能放東西的櫃子和竈台,順帶砌了一個炕。

  之所以說順帶砌炕,是因為江枝也是第一回做。

  盤的炕也是小巧玲珑,跟那些一排大通鋪的大炕無法相比。

  炕這個玩意在徐家村是沒有見過的稀罕物。

  做飯的竈台連着睡覺的床更是沒有人見過。

  就連自認為見多識廣的小滿爺都專門來看。

  摸着厚厚黃泥砌起的炕面,再看着貼牆而出的煙道,小滿爺陷入沉默。

  他活了大半輩子,土已經埋到脖子的人,隻習慣在屋子中間挖火塘燒柴,煙熏火燎的烤火,對這種土床感覺陌生。

  他看了很久,問出一句對南方孩子來說最經典的問題:“夏天煮飯會不會把人烤熟?”

  江枝笑道:“夏天不燒這口竈,或者是将煙洞堵住就沒熱氣過去了。”

  小滿爺依然一臉茫然:“啥熱氣,你說燒炕、燒炕,不是要用火燒嗎?”

  江枝暴笑:“直接用火燒是炒幹豆子!”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