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開荒

第一卷:默認 第 37章 春天的槐花

  春暖花開,野菜也出來了!

  鼠曲草又叫清明草,可以摻合着澱粉糊糊做成青團吃,給大家改善口味。

  水邊的薤白比大蒜辛辣,可以做調料也可以炒臘肉。

  三月茵陳四月篙,五月六月當柴燒。

  每個草藥都有不同采收季,江枝一邊關心家裡的莊稼,空閑時間則忙着挖藥。

  她在外面忙,巧雲在家裡也忙,又是紡線又要幫忙翻曬藥材,沒太陽時就要用土炕烘,每個人都很重要。

  山上的槐花也開了。

  每當花期來臨時,一串串槐花點綴整個樹枝,空氣中都會彌漫着淡淡的素雅清香。

  跟那些白色,花美又甜的洋槐不同,這裡槐花全部都是黃色,叫黃槐花,又叫國槐,豆槐,樹高沒刺。

  白色洋槐花又叫刺槐,是外來品種,并不是這個時代的産物。

  黃槐花有小毒,不能食用,但是最好的涼血止血藥。

  入藥需要采摘未開的花蕾,又叫槐米,大夏天可以配伍夏枯草、菊花做成涼茶喝。

  槐花的花期不長,要收就要趕快,隻是槐樹高不好摘。

  而且江枝覺得在這些山崖邊爬樹是很危險的事,還是站在樹下安全。

  好在山下有竹林。

  趁着這幾天月圓夜,月光亮晃晃的如同白晝,江枝三人不用打火把,偷偷摸摸下山去砍竹。

  怕被那些路上的流民發現行蹤,隻匆匆削去竹枝就扛上山,累得三人差點變狗。

  有竹用處就多了,小滿爺劈竹編筐編籃,江枝也用細竹幹綁上鐮刀,伸到高處收槐米。

  槐花入藥隻要米粒大的花仁,遇上長大不合格的花苞,江枝也不浪費。

  雖然有小毒,但用水焯過再裹上粉蒸着吃,少量食用無礙。

  而且因為涼血解熱毒的藥效,春季吃能消減冬天烤火的燥熱,有益健康。

  黃槐有毒,再加上氣候原因,四季不缺蔬菜,本地人對這些危險品并沒有多大興趣,最多就是小孩子嘗嘗花蜜味道。

  從二瑞和巧雲這裡知道以前沒吃過,江枝就把做好的蒸槐餅給兩個老人送去,讓他們也嘗嘗鮮。

  果然,小滿爺又被震驚了。

  從看見被自己誤會成黃獨的野山藥,小滿爺大概是勾起那苦勁回憶,現在看到藥就心中發怵,看什麼都帶着毒。

  更何況黃槐花确實有點毒。

  這個二瑞娘真是愛折騰,天天要找自己試毒。

  倔老頭說不出抹面子的話,隻能硬着頭皮吃。

  吃吧!吃吧!毒死是死,餓死也是死!

  江枝還不知道,她現在的形象在小滿爺心裡又變了。

  從折騰人到折騰地,現在又是開始折騰人的人。

  吃的東西不是藥就是毒,一群人跟着她天天在有毒無毒中蹦跶。

  不得不說,在缺糧的時期,這些槐花餅還是能湊合着吃的,新鮮爽口,尤其是夾着折耳根吃,很香!

  這一天,兩家人的飯桌又添了新品,從涼拌折耳根到清焯馬蘭頭,再多了槐花餅。

  在持續不斷的開荒裡,梯田又增加了一個。

  現在已經四月,雖然早晚寒意未減,中午的氣溫卻快速回升,幹活時已經能感覺到太陽的熱度。

  江枝帶着大家開始給紅薯育苗。

  新開的梯田裡挖出淺溝,潑上糞水,再将種薯密密排在淺溝中,蓋好厚土。

  隻等半個月後出苗,就可以吃紅薯葉,三個月後就可以吃紅薯根。

  原本有紅薯玉米這樣高産農作物出現,就能基本上解決了民衆饑荒,可大燕朝的子民依然困在溫飽問題上。

  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缺肥,品種差,導緻紅薯玉米産量低。

  最大的紅薯也就手腕粗,更多的是還是大拇指粗細,像細細的樹根。

  反正跟現代那些畝産五千斤,比人頭還大的紅薯不一樣。

  不過,還是比畝産二百斤的小麥高粱苞米産量高,為農人最重要的粗糧。

  要想莊稼高産,就需要肥力。

  現在才幾個人的糞坑糞水不夠,麥地的地肥隻有草木灰,紅薯也隻能用清糞水育苗。

  好在梯田新土都是地表帶着腐質的土壤,第一年肥力不愁,以後就不能這樣了,必須馬上找到補肥的方法。

  沒有化肥,隻能用農肥,那就需要養家禽家畜。

  家畜就不用想了,兩家都沒有牛羊,剩下的糧食人都不夠吃,豬就更養不起。

  雖然豬是雜食什麼都吃,吃喂草也能活,可沒有高澱粉吃草也不長肉。

  那就隻有養雞!

  自從躲到山上,最歡樂的恐怕還得是兩家的雞。

  為給巧雲坐月子,家裡養了五隻老母雞,可惜起山火那晚踩死一隻,現在就剩四隻。

  幾隻雞滿山遍野的跑,不用喂食,每天還能撿到一個雞蛋。

  小滿家為了給孩子和徐大柱養身子,也養了五隻雞,其中有一隻還是公雞。

  現在這隻公雞把兩家母雞都收為後宮,每天呼朋引伴,妻妾成群的進林翻蟲子,比在村裡逍遙自在。

  江枝就琢磨,這些雞也太逍遙了,是不是有糧食了就多孵些小雞崽養着,讓它們的家族擴大?

  她的想法還沒有實現,山坡上剛長出苗的莊稼就遭殃了。

  山坡上,足有十幾棵才十厘米高的豆苗齊根斷開,地上一片狼藉,葉片殘破成米粒大小混在泥土裡。

  江枝氣極:“這是誰幹的?”

  這些莊稼看着就幾株苗,那可是兩家人的命根子。

  不僅關系着兩家人的溫飽,也是自己累得差點丢半條命才種下的,死一株都心疼。

  小滿爺早就來了,正滿臉愁苦的撚着這些無法挽回的小苗,聽到江枝的問話,才擡頭道:“唉!山裡種莊稼就是這樣的。

  先是開荒難,種上後又怕鳥雀吃,現在又是兔子。

  再等收成時還有野豬禍害,忙忙碌碌一年,一粒子都落不到。”

  這些豆苗就是被兔子吃的。

  江枝啞然。

  山火後,小滿和二瑞掏了不少兔子洞,還以為要清靜一段時間,沒想到現在就又出來蹦跶了。

  小滿爺唉聲歎氣,滿山的青岡子養活了無數兔子,被山火燒死的隻是零頭,更多的都逃跑了。

  他也沒想到兔子會來得這樣快,就現在來看,産量至少要丢一半。

  現在山坡刀耕火種的高粱也出苗了,雖然種得稀稀拉拉,在這草坡上看着很是可憐,走近細瞧着也是壯實。

  有好苗就有好收成,可現在兔子出現就不是一個好兆頭。

  要想豐收,就必須除去兔子,或者将兔子趕走。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