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175章 理念的相差
顧廷枭抱着她睡着了,盛晚煙忙活了一天,也很疲憊,沒一會便也睡了過去。
盛晚煙招待了顧廷枭的幾位戰友之後,正式進入了軍嫂生活的常态。
每天不是去菜地澆水,就是打掃衛生,或者煮一日三餐等着顧廷枭下班回來。
“晚煙,走,去村裡換着物資。
”
謝嬸子一大早敲打着她院子的大門,今天是軍嫂們去跟村民們換物資的日子。
基本都是一個月去跟村民換一次,日子基本都是在月初的幾天。
盛晚煙手裡拎着個大背簍跟着她出去,去換物資肯定騎自行車最好,多的話還可以載回來。
“嬸子,上來,你給我指路。
”
盛晚煙推着自行車出去,長腿一跨就上了自行車,轉過頭去叫謝嬸子。
“嗳!
”
謝嬸子坐了上來,抓着她身後衣服,在後面給她指着去村子裡的路。
“晚煙,這就是冰城農民公社。
”
“再往下,五公裡的地方就是村子裡了。
”
“這邊一共有兩個村子,第一大隊跟第二大隊。
”
“村子相鄰,這邊地方偏僻,人不多,兩個村子加起來也就300戶人家不到。
”
謝嬸子給她普及了一下這周圍的情況,盛晚煙看着這個年代的公社,跟印象裡蓉城的公社差不多。
可這邊人少很多的,而且生活環境比蓉城要差。
她們去的是農民第一大隊,現在農民們都在田裡幹活呢。
她們換物資肯定不是敲鑼打鼓的去換,而是偷偷的敲門去。
畢竟你又不能保證村子裡會不會有人舉報,所以不能夠太過于明顯,更要選大家都上工的時間來。
這邊的村民,每個月月初每家每戶都會留一個大人在家裡,就是為了等軍嫂們過來。
謝嬸子帶着她去敲響了一個院子的門,很快裡面就有一位消瘦的老人,把門打開走了出來。
“嬸子,我是來換物資的,你這有什麼可以換?
”
老人認得謝嬸子,讓她們進去說話,盛晚煙跟在後面推着自行車走了進去。
“現在沒什麼東西,收成不好,就一些玉米土豆跟青菜,你們要就拿走吧。
”
現在農民人家基本都是這些糧食,像細糧這些更不用想。
你要是想要細糧,得在年底的時候過來。
年底村裡都會村民們一整年來的努力賺取的工分換成糧食發放給大家。
對于農民來說,工分就是他們的命根子。
有一些村民家裡急需用錢的或者需要其他物資的,都會把細糧拿出去進行交換。
“嬸子,玉米跟土豆你有多少?
”
謝嬸子也沒有想着可以換到細糧,她本來就是沖着粗糧來的。
畢竟過冬得囤不少糧食,誰家那麼有錢天天吃細糧啊。
在這個年代細糧不到必要時刻,都不會輕易拿出來。
“玉米有30斤,土豆20斤,青菜有青瓜,大白菜,茄子。
”
“晚煙,你要什麼?
”
謝嬸子問着盛晚煙的需求,盛晚煙想了想要了10斤玉米跟5斤土豆,青菜每樣都要了一些。
畢竟請客吃飯家裡的糧食吃的差不多了,這要是不買點東西回去,免不得引起懷疑。
“隻要這麼點?
”
“嬸子,我們家就兩個人,不夠吃過兩天騎自行車去城裡買一些。
”
盛晚煙給了她一個眼神,她們不能隻在一家做買賣啊!
謝嬸子秒懂,不過自己把剩下的玉米跟土豆給包了。
她一大家子人,糧食肯定是越多越好的。
“你這加起來給我7毛錢。
”
農家老太太指了指盛晚煙的東西,盛晚煙從布包裡掏出七毛錢給她。
謝嬸子那裡比較貴,加起來差不多兩塊錢了。
謝嬸子放把東西到了背簍裡,接着去别家換,一路下來盛晚煙換了20斤玉米跟10斤土豆還有10斤青菜。
她其實不怎麼愛吃土豆,不喜歡那種堵在嗓子眼裡,咽不下去的感覺。
除非是薯條,薯片,土豆泥這些比較好吞咽的。
謝嬸子難得來一次,換的就比較多了,她是看到合适的就要,恨不得把家裡的地窖給塞滿了。
畢竟謝嬸子有兒子兒媳婦兒,又有孫子,可不得都準備着嘛。
畢竟家裡有糧,這才不慌嘛。
“晚煙,把你背簍給我,我抱着。
”
盛晚煙騎車背背簍不方便,謝嬸子背着自己的,在抱着盛晚煙的坐在後座上。
盛晚煙相當于載着200多斤的重物,她體力是不錯,可這路況,她也沒有那麼的……
而且來的時候就騎了大半個小時,這回去不得颠簸死。
可這路況就這樣,她也改變不了。
盛晚煙咬着牙把謝嬸子還有糧食載回去,回到家裡人都癱瘓在了沙發上。
顧廷枭回來看到自家媳婦兒一副無力且疲憊的狀态,躺在沙發上一動不動的,瞬間吓了一大跳跑過去。
“媳婦兒,你怎麼了?
”
“好累……再也不想去村子裡了。
”
“路太難走了。
”
盛晚煙撇着嘴,轉過頭去看着他,眼裡充滿了對坑坑窪窪路的恐懼感。
她覺得她晚上被顧廷枭折磨都沒有這麼累,這路況真的是能夠累死人的。
如果在順暢的道路别說200斤了,再來一個謝嬸子她都載的動。
“好好好,那以後不去了。
”
“家裡缺什麼我來想辦法,你别操心。
”
“媳婦兒,你休息會兒,我去給你倒杯水。
”
顧廷枭給她整理了一下額角的碎發,起身去給她倒了一杯溫水。
盛晚煙連喝了好幾口,搪瓷鐵杯裡的水都喝完了,看樣子就是已經渴到不行。
“媳婦兒,你歇着,我去煮飯。
”
盛晚煙點了點頭,反正她不是一個逞強的人,累了就休息,身體是自己的。
反正她不會别的媳婦兒一樣,不管多累都要把男人給照顧好。
明明女人才是天生的弱勢群體,憑什麼就要被男人給糟蹋啊?
她是真覺得這年代大部分的男人,思想都有很大問題,十分大男子主義。
認為媳婦兒就是用來照顧自己的,用來替他受氣的。
有一些沒本事還好面子……
跟她從小接受的生活理念,完全是兩個極端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