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兒他們就知道今個開始放假,年後初八開工。
“明兒就是小年了,大家夥也忙了一年了,今天下午就都别幹了。
”阿滿站在木墩子上,高聲宣布,“今天就幹半天,給大家夥算一天的工錢,提前給大家拜個早年。
”
阿滿話音落,底下的人個個臉上都露出笑,滿是驚喜,一天三十五文,半天就十六七文錢呢,夠買一斤肥豬肉了。
“東家大氣,東家大氣!
”
三百來号人一起喊,阿滿的耳朵都要被炸開了,阿滿臉上的笑卻越發燦爛了。
“多虧大家夥辛苦幹,不然也難給五個貨行都供上貨。
”阿滿從春桃手裡接過一背簍紅封,高聲說,“這是給大家準備的過年紅封,錢不多,每人五十文,給大家夥添添喜氣好回家過肥年!
”
底下的衆人都愣了一下,接着就是狂喜,這可是白的,能不高興才怪,村裡也有不少人是在外面做工,可沒聽過哪個東家給做工的人發過年紅封的。
有人心裡默默算了一下,一人五十文,三百來号人,乖乖,光發紅封都要十五兩銀子呢。
“都排好隊,一個個上前領錢。
”徐嬸子和莫叔在大聲維持秩序,讓亂哄哄的人排好隊,“領過的不能再領第二造啊,我可都記着呢!
”
“徐管事你就放心吧!
”
一個男人激動地搓着手,麻溜去排隊。
“今年辛苦大家了!
”阿滿笑着從背簍裡拿用紅紙包着的紅封,遞一個紅封說一句好話,道一句辛苦,“明年還是麻煩大家夥了。
”
“嗐,辛苦啥?
你出錢,我們出力,天天在家門口做工,再沒有比這更好的日子了”圍着麻色頭巾的婦人拍拍手,才接過紅封,“嬸子也給你道聲恭喜發财。
明年你多多掙錢,我們大家夥跟在後面才能發财的,你發大财我們跟着發小财。
”
婦人笑得見牙不見眼,嘴裡的好話都沒有停過。
走出去,外村人誰不羨慕她們青松村的人,自從在作坊做工,腰包鼓了,脊背也直了想,現在婆母都不敢對自己高聲了,還不是因為自己掙得銀子多了。
嫁來青松村二十來年,她還是頭一次體會到腰闆挺直說話的感覺,這種感覺太痛快了。
三百多個紅封發完,徐嬸子讓大家夥都趕緊回家,“明兒就是小年了,都回家準備準備去,過個肥年。
”
“東家,咱年後就不能提前開工。
”有人走了,有人不願意走等人少了立馬來問阿滿,“家裡也沒什麼事兒,年前也有空,咱不用這麼早放假吧!
”
“嬸子,你見誰樂意從年頭忙活到年尾啊。
”阿滿笑眯眯搖頭,“辛苦一年掙錢不就是為了,能好好過個肥年嗎?
”
沒走的人,本來聽見那婦人的話,都停住腳,想着要是不休息也行,每天三十五文,半拉月就是快五錢銀子啊,就沒有人嫌錢多的,要是能賺錢,她們也樂意幹。
結果聽罷阿滿的話,她們一個個都打消了念頭,從年頭忙到年尾,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古人大多比較迷信,都想要個好兆頭。
“走吧,阿滿說的沒錯,忙活一年了,我回家要好好躺一天去。
”
“哎?
明天去趕集辦年貨,去不?
咱們幾家一起啊?
”
阿滿笑眯眯聽着,這就是日子,尋常又美滿的日子。
等人走得差不多了,阿滿拎着背簍從木墩子上跳下來,背簍裡好紅封還剩七八個。
“徐嬸子你們幾個先别走。
”阿滿看徐嬸子幾個鎖好門,把鑰匙交給莫叔就要走,趕忙喊住人,從錢袋子裡把另外準備的紅封遞過去,一人一個,“我這個人懶,來作坊不多,平日裡多虧你們幾個,做工的人都要紅封。
我的管事和賬房當然也要有啦。
”
徐嬸子幾個接過紅封,摸到一角凸起,用力按有些硌手,一摸就知道是銀子,幾人更加高興了。
寒暄幾句,阿滿讓幾人先回去,看人走遠,阿滿沖不遠處的枯草叢喊幾句 ,兩隻肥狗鑽出來,身上沾了草葉和雪粒子。
阿滿前面走,兩隻狗在後面跟着。
徐嬸子和春桃走在一起,周圍沒了人,兩人把紅封打開,吃驚說,“估摸着有三兩銀子呢。
”
“嗯,隻要用心幹,阿滿一項不會虧待自己人。
”
山上的積雪一直沒有劃完過,化一層又被凍着,人走在上面要用力才能踩下去,發出咔吱聲兒。
雪白的積雪上,遍布着鴨爪、鵝爪和雞爪印 ,還有細細的鳥爪印。
比人的腳印還多,一看就知道誰才是這座山的主人。
“鐵頭,拉繩子!
!
”
阿滿還沒靠近,就聽見,一陣翅膀煽動的聲音和小娃的歡呼聲兒。
“逮了多少?
”吵吵鬧鬧阿滿靠近幾人都沒有聽見,直到阿滿猛不丁出聲兒,鐵頭被吓得一撅,苦着臉轉頭看阿滿,“阿滿姐你吓死我了。
”
“什麼時候來了?
”鐵頭娘呼兒子一巴掌,快過年了什麼死不死的,不吉利,阿滿走近彎腰看筐子裡罩住的鳥雀,問多少隻,“剛來,鐵頭聲音太大了,你們沒聽見。
”
“估計有個二三十隻,不少。
”徐叔沿着竹筐邊緣, 掀開一點兒,伸手進去逮一隻遞過去一隻,立馬有人拿了麻繩把鳥的兩個翅膀綁住。
阿滿幫着在一邊把草繩剪成一節一節遞過去,又想起背簍裡的紅封,阿滿把剪繩子的活兒交給鐵頭。
自己從背簍裡拿出紅封,一人塞一個過去,不讓幾人有拒絕的機會,阿滿立馬後退一大步,說:“快過年了,是我這個東家一點心意,錢不多,就是讨個好彩頭!
”
“對了, 明天就是小年,你們打算什麼時候回縣裡?
”阿滿趕忙轉移話題堵住幾人的嘴。
山上這三家人,都是從縣裡镖局過來的,親戚什麼都在縣裡呢。
“估計義父義母這兩天就要派人來接靜姐兒回縣裡過年,到時候你們跟着一起回去,人多路上也能安全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