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門長姐一拖三

第九百五十一章 貴有貴的道理

農門長姐一拖三 楠小弓 2797 2025-02-13 10:09

   阿滿認同地拍拍靜姐,對漢子說,“就賣這個價,能賣出去就賣,不能賣出去就自家吃。

   好東西賣賤價就糟蹋了!

   周圍人一聽,議論紛紛,阿滿和靜姐任由人看。

   阿滿還是照舊吆喝,沒一會兒就有人耐不住好奇來看這貴價魚。

   一般貴的他們不好奇,這比普通魚貴一倍的魚,他們還真得好好瞧瞧。

   阿滿沖靜姐眨眨眼。

   看吧?
人就是這樣?
好奇心大得不行。

   “丫頭給我來一條黑魚!
”一個八字胡須的男人率先出手了。

   “好嘞!
”阿滿吆喝一聲,可算開張了,用漁網撈出一條黑魚,給男人看,“叔你要多大的,這條估計有四斤重。

   “換條小些的,先試試。
”男人撸着胡須,先買回家試試才行。

   要是回家一嘗,和普通魚沒什麼兩樣,他婆娘絕對要揪他耳朵的。

   “這條三斤的,咋樣?

   “成!

   靜姐立馬拿出秤杆,秤杆打的平平的,給男人看,笑着說:“三斤二兩。

   阿滿立馬算錢,“一共一百四十四個銅闆,開張魚,叔您給一百四十個銅闆就行。

   “還挺會做生意的,成!
”男人滿意了。

   麻溜掏銅闆,阿滿抽一根草繩出來,從魚嘴裡穿過,遞給男人,“吃好了,下次再來啊!

   有男人開了頭,不少觀望又不差銀子的人,因着好奇都來賣一條。

   準備回家燒來嘗嘗。

   也有人識貨,認出來,問:“這魚咋和長青街圓滿超市的差不

   多?

   價格也差不多?
你倆不會是一家吧?

   那超市現在在鎮上挺火的,不差銀子的小富人家還有富貴人家的采買都會去那超市買東西。

   雖然比擺攤賣得貴些,但質量好。

   就拿菜來說吧,人家超市不僅把菜外面爛葉不好的葉子都給你處理了。

   擺出來的還都是清洗過一遍兒的。

   去那裡買東西可太省心了,買回家簡單再洗一遍,就可以直接下鍋了。

   省了不少事兒。

   “阿婆一看就是個識貨的。
”阿滿沒隐瞞,對買魚的幾個人,還有附近的攤販說。

   我們這魚和超市的魚一樣,出自同一個魚塘。

   所以才敢賣這麼貴啊,超市那邊是賣五十文一斤。

   我們這走街串巷的零賣就便宜了五文。

   把租鋪面費的減了,也讓不住在長青街那片的街坊能買到我家魚。

   阿婆被誇得笑眯了眼,拎着黑魚左看右看,大方地表示,“你家要是和那超市的魚一樣。

   那賣四十五一斤,确實劃算。

   等阿婆回家燒來一吃,就知道是不是一樣的了。

   一樣的話,阿婆家的魚以後就在你這兒買了。

   她家離長青街有些遠,每次去一趟都得兩刻鐘,太麻煩了。

   “欸欸,您就放心吃吧,絕對差不了。
”靜姐臉上也露出笑,說:“不然我倆也不敢賣這個價兒啊。

   附近人一聽,和超市的魚一樣,吃過超市魚的人,你一條我一條都來買了。

   這下兩人的魚攤算是徹底開整了。

   一個時辰

   就賣沒了一大桶。

   眼看着這幾條街估計沒人來買了,阿滿決定轉換戰場。

   直奔仁安堂那塊兒,和仁安堂都是老熟人了。

   同安遠遠看到騾車,就笑着來招呼,說這麼會兒醫館門口沒多少病人。

   她倆可以把騾車停門口。

   說着他聞見一絲魚腥氣,這才知道阿滿姑娘不賣蛋改賣魚了。

   “不用,不用。
”阿滿連連擺手,說不用去醫館門口,“我倆就停這樹下叫賣就好了。

   魚畢竟有魚腥氣,要是影響到醫館生意就不好了。

   同安也不強求,聞言就先回醫館了,路上順帶給人介紹那邊有人賣魚。

   “賣魚喽,賣魚喽,鮮香美味,吃了滋補身子的藥草魚喽。

   “好吃不貴,小娃吃了越來越聰慧,老人吃了能延年益壽啦~”

   靜姐也跟着吆喝,剛來時的尴尬蕩然無存,眼神晶晶亮的沖醫館的病人和過路的行人吆喝。

   “真滋補身子?
”病人最在乎的就是調養身子,一聽不少人來打聽,“真是吃藥草長大的?

   “嗯呐!
”阿滿用網兜從桶裡撈出一條魚,給圍觀的人介紹。

   “我家這魚,吃的藥草籽,喝的是山上的山泉水,平時别的東西都不喂。

   别家魚塘為了讓魚快點長大,使勁喂糧食啥的,我家是一點兒也不喂。

   所以我手裡這條魚,去年六七月份入的魚塘,長到今年八月多才開始賣。

   一年多才長這麼大,絕對好吃,不是一般魚能比的。

   “多少錢

   一斤?
”不少人心動了,看着确實不錯,那魚看着也有勁。

   “四十五文。

   一聽這話,圍着的人散去一大半,說兩人是瘋了。

   這情況阿滿和靜姐都經過一遍了,沒再怕的。

   靜姐小嘴叭叭一通說,反正就是俺家魚好,絕不降價。

   敢買這個價的魚,也絕對不差。

   眼看到正午了,醫館的大夫開始下值,聽了小半個時辰的吆喝。

   幾個大夫一下值,就直奔阿滿這邊的魚攤。

   這個要兩條,那個要三條的,一桶魚被大夫們包了一半。

   看病人不信阿滿和靜姐,還能不信大夫。

   一看大夫買了,都好奇得不行,問大夫,“這魚真的滋補身子?

   “這個不知道。
”陳齊實話實說,“不過她家在醫館買了不少草藥種子。

   都種在魚塘上面的山上,平時下個雨淌個水的,會把藥草籽沖進魚塘不假。

   所以說這魚吃藥草長大,倒也不算是假話。

   哎呦喲,這倆丫頭說的竟是真的。

   不怪醫館這些大夫,問都不問,出來就是買。

   原來是知道啊。

   那還猶豫個啥,趕緊也買回家嘗嘗呗。

   平常魚炖個湯都能補補身子,想必這個魚也差不了。

   沒出半個時辰,這桶魚也賣完了。

   兩人也終于能歇口氣了,坐樹下的石頭上,解下頭上的草帽,呼哧呼哧扇着風。

   等額間的汗涼得差不多了,兩人爬上騾車,慢悠悠往家走趕。

   路過順通牙行被人喊住了。

   阿滿籲一聲,勒停騾車,

   扭頭就看到胖乎乎的安牙人,彌勒佛似的笑着沖她們招手。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