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門長姐一拖三

第四百八十二章 找到教書先生

農門長姐一拖三 楠小弓 2472 2025-02-13 10:09

   就怕那些迂腐的父母,為了什麼男女七歲不同席,不然女孩子讀書,那就可惜了。

   聽完喬秀才的話,阿滿倒是對眼前人更加放心了,也多了幾分欣賞。

   “喬秀才放心,俺們鄉下沒那麼多講究,大多都不太在意這些,就是想讓女孩跟着認幾個字。

   既然雙方都同意,商量起來也快,喬秀才就自己孤身一人,不用多收拾,明天找來牙人把房子一退,後天就能去青松村。

   “行,後天我們村裡會有人來接夫子的,以後還要多多麻煩夫子費心了。

   “好說,喬某一定盡心竭力。

   看着騾車走遠,喬文修眼裡的笑意大了幾分,他終于也能教書育人了,終于不再是個廢人了,也能養活自己了,不再過得饑一頓飽一頓了。

   “娘,孩兒以後能教書育人,也有了糊口的能力,您在天有靈也能放心了!

   男子單薄的身影逐漸佝偻起來,眼淚順着指縫淌下。

   空騾車回家的路上速度都快了幾分,大青不用人揚鞭趕,颠颠兒跑的歡快,至于榨油,古代榨油坊都是人工,她們榨的油不少,今天可取不上,明天才能來取。

   騾車到了家門口,守在門口的兩隻狗子搖着尾巴走在騾車身邊,鼻頭聳動沒聞見香味。

   地瓜這是個勢利眼,一轉身搖着屁股重新趴會樹下,一副沒良心樣子,招了阿滿幾句罵。

   “可算回來了。
”芳嬸聽聲音出來幫忙把空竹筐都搬下車,身上的圍裙都沒卸,“我飯都好了,倆老太太都從山上下來了,就等你倆開飯了!

   “有事耽擱了一會兒!

   阿滿沒解釋,兩人進門趕緊洗手,坐在桌邊就開始吃飯,今天中午芳嬸做的肉哨子面,一人一大碗,抱着碗隻能聽到吸溜面條的聲音。

   飯後幾人坐在樹下喝茶消食,江氏這才問起阿滿,“今天我和你衛阿婆出門唠嗑,聽說村裡要建學堂,你還出十兩銀子建學堂。

   連請夫子的活都是你倆的,今天我和你衛阿婆不知道被人誇了多少次。

   說起這事兒江氏眼裡滿是驕傲,阿滿能掙錢,還知道回饋村裡她當然高興了,作為長輩聽人誇自家孩子比誇她自己還讓她高興,心裡就像吃了蜜一樣,甜滋滋美滋滋。

   阿滿點頭,把頭靠在江氏肩上,賣乖道:“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誰教的,要不是有您這麼個明事理的外婆也沒有我這麼好的外孫女啊。

   芳嬸你們說是不是?

   “是是是!
你們祖孫都厲害,成了吧。
”芳嬸聽阿滿肉麻的話隻覺牙酸,頭都不擡的應和,像一個某得感情的機器。

   “哈哈哈,她芳嬸你可别聽她滿嘴胡說,臉皮厚的很!
”江氏掐一把外孫女的臉頰,臉上卻笑眯了眼。

   下午阿滿就把請好夫子的事找村長說了,村長又驚又喜,這也太快了吧!

   “好好好!
叔這就去通知村裡人!
”趙村長高興的像是找不着北了,一疊聲喊婆娘把銅鑼給他找出來,又打開炕櫃,把瓜子花生給阿滿塞了一大把,“叔一會兒就安排人去把議事廳裡的屋子收拾一下。

   娃子們上學用的桌椅闆凳,各家都湊出一張,還有開蒙要用的書,我昨兒就去書肆買了些舊書。

   舊是舊了點兒,但是還能用,咱們也不挑.....”

   趙村長噼裡啪啦一頓說,等翠花嬸把銅鑼找出來,他鞋都沒提好,拎着銅鑼小跑着出了家門。

   阿滿:趙叔看來是真的信任自己和峥哥啊,竟然這麼早就開始準備了,這是百分百确定自己和峥哥一定能請回來一個夫子了。

   “這人是瘋了不成?
”翠花嬸看男人風風火火的背影,毫不客氣的吐槽,又拉着阿滿坐下,“你反正沒事,在陪嬸子聊會兒。

   你給你趙叔說啥了?
那天回來說要建學堂,就這個瘋樣子。

   阿滿捂嘴噗嗤笑了,嘴裡的瓜子沒嚼就咽下去了,嬸子說話一如既往的直接啊。

   “我來找趙叔是說,夫子找到了,是個秀才。

   “啥?
秀才?
俺滴乖乖哎!
這麼快就找到了,咱們村的娃子以後也能有秀才老爺教了?

   翠花嬸比趙叔反應還大,眼睛都瞪圓了,呸一聲把嘴裡的瓜子殼吐掉,把桌上的瓜子花生一股腦塞阿滿手裡,拽着人就出了家門。

   關門上鎖,留下阿滿就走,“阿滿就先回家吧,嬸子跟去看看啊!

   阿滿愣在原地,看着手裡冒尖的一大捧瓜子花生欲哭無淚:不是一家人果然不進一家門。

   村裡銅鑼響了半下午,曬場那邊吵嚷的聲音傳出老遠,阿滿在家都能聽見。

   芳嬸和倆老太太又搬着凳子出去看熱鬧了。

   村中央的祠堂裡,人來人往,進進出出,婦人包着頭巾,手裡端着水,拿着掃帚打掃議事廳的衛生。

   房頂挂着的蜘蛛網,踩着梯子都要打掃幹淨。

   收拾好的議事廳擺上勉強高低一樣的桌子,最幹淨最新的一張擺上最上面,底下的桌子闆凳或多或少都是破舊的。

   不過收拾幹淨看着也像個樣子。

   給夫子安排的屋子就在教室隔壁,一張木床上鋪上新的床單和被子,是各家湊出來的,裡面桌子椅子,洗漱的木盆樣樣準備齊全。

   可見村裡人對這個即将到來的夫子是何等重視。

   第二天趙村長定的青磚瓦片一車車拉進村裡,堆在曬場一側,為了方便村裡小孩讀書識字,這學堂的地方就選在曬場附近,算是村中央。

   離各家距離都挺近的,蓋房子的工人都是各家閑着的漢子,都是白做工的,畢竟學堂建好以後,家裡孩子都能跟着沾光,村裡人心裡都是感激的。

   沒錢的就出力,力氣不值錢。

   王管事趕着十幾輛騾車進村子時,就被這兒熱火朝天的一幕驚了一下。

   村裡人臉上或多或少的都帶着笑,看到王管事都熱情打招呼,有閑着的人主動在後面跟着。

   阿滿聽峥哥喊,拿了銀子去新作坊那裡,就看到不少村裡漢子幫着從車上往下卸香料這些。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