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裡出來,穿着羅裙走路不方便,團玉這個小丫鬟盡職盡責的扶着自家美麗的小姐。
雪下了一夜,有兩個手掌厚,鹿皮靴子踩在松軟的雪上,發出一聲聲兒咯吱咯吱響兒,主仆倆留下一串長長的腳印,一路延伸到村子裡。
進了村,阿滿果然如自己預想的那樣,成了一個被人圍觀的猴兒,不對!
是被人圍觀的“美麗猴兒。
”
阿滿平時在村裡,是村裡人都熟悉的人,平時阿滿這丫頭不在打扮上花心思,和村裡人的衣服比起來,也就是布料好點兒。
今個這麼一打扮,跟城裡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小姐似的,村裡人誰見了不得誇一句,還要喊着家裡的人出來看。
“阿滿姐,你今天好漂亮啊?
”一個小丫頭仰頭星星眼看阿滿,小手扯着阿滿的兩根手指頭,臉紅彤彤的,“以後我長大了,也要像阿滿姐這樣漂亮。
”
“人不大還挺臭美……”
圍着的婦人哈哈笑,氣的小丫頭嘴噘的能挂油壺了,撲倒娘懷裡告狀,年輕婦人摸摸閨女的小揪揪,哄閨女人家再給她開玩笑呢。
小丫頭在自己娘懷裡扭成了麻花,頭上的紅頭繩晃啊晃。
村裡小娃穿上從年頭惦記到年尾的新衣,一個個像是被下了定身咒,野小子不敢大跑大跳,小姑娘提着自己的,棉布裙子蹑手蹑腳,和今天阿滿這個美麗廢物有一拼。
突然不遠處的曬場上傳來驚呼聲兒,“阿安,你給我老實點兒, 新衣服再濕了,你就光屁股趟炕上吧!
”
阿滿一聽,想起早上芳嬸叮囑幾個弟弟的話,心裡尴尬和怒火一齊冒上頭,不假思索就朝曬場方向怒吼:“張滿安,你皮癢了?
要不我用竹條給你撓撓?
”
說罷提着裙擺就朝曬場小跑過去,團玉一轉眼的功夫,手裡的小姐丢了,再看小姐氣勢洶洶的背影,她直想捂臉,當一中午的大家閨秀已經是小姐的極限了。
“哈哈哈,這才對味兒嘛。
”
“果然還是這樣的阿滿順眼,我剛才都不知道咋和她說話……”
一來一回兩句話把周圍的人都逗笑了,都是再熟悉不過的人,突然面對這麼文靜的阿滿,他們很是不習慣。
“你衣服不要了?
”阿滿這邊已經抵達戰場,手精準地擰上阿安的小耳朵,把人從雪堆裡拎起來,看着褲腳和胸前的髒泥,她眼睛裡火光乍現,“你膽兒肥了?
過年總共給你做了幾件新衣服。
一天毀一身兒,多少夠你霍霍的?
洗衣服的速度都趕不上你霍霍的!
”
主要是現在天冷,冬天的衣服裡面都是續了棉花的,沾了水很難幹,再說家裡的衣服都是芳嬸和團玉洗,大冷天的,這衣服哪是這麼好洗的!
阿安墊着腳尖扶着耳朵哎呦哎呦出聲兒,連連求饒,阿滿恍若未聞,美眸一轉,射向還窩在雪裡的黑豆和地瓜身上,她擡腳就是一腳,“都起來!
”
這埋汰樣兒,回家芳嬸免不了又要罵一頓。
阿昌和阿文低頭老老實實站在一邊,手撚着褲縫眼觀鼻鼻觀心,看天看地就是不看阿姐,也不看二弟(二哥)求救的眼兒。
嗯!
今天的天格外美,咋這麼藍呢?
最後阿安以屁股上挨了幾腳,解救了耳朵,不過弄髒的衣服回家自己洗,誰家不幫他們洗。
“是,絕對聽阿姐!
”一得自由,阿安又開始耍寶,賤兮兮問:“阿姐,既然衣服我們自己洗,這雪人我能不能堆完?
”
“堆吧!
”阿滿看不遠處那一團醜的别具一格的雪人,嘴角抽了抽,弟弟審美挺奇特的。
第二天是大年初二,是村裡小媳婦和嬸子們回娘家的日子,阿滿這個外孫女也要去老楊家走親戚,雖然爹娘去世了,可他們這幾個閨女和兒子,也能替自家爹娘盡孝。
大年初一當了一天的美麗廢物,大年初二阿滿吸取了教訓,羅裙打死她,她都不再穿及腳背長的,團玉沒勸說成功,看依舊美麗的小姐,可惜的咂咂嘴兒。
美是美,可還是不如昨天美得驚人。
阿滿恰恰團玉肉乎乎的臉蛋子,說:“你家小姐我天生麗質難自棄,不需要那些衣服,我照舊是個美人!
”
這話團玉沒法反駁,不過不耽誤她心裡可惜。
“阿滿,東西準備好了,你們姐弟四個啥時候去?
”芳嬸在正院喊,阿滿拉着團玉朝正院走,“這就去,老太太前幾天就叮囑我們早點兒過去呢。
”
到了正院阿滿又想起廚房裡幾桶奶,要做奶豆腐必須要先發酵牛奶,掀開桶蓋,發酵了一天的牛奶,聞着有一點淡淡的酸味,最上面還有一層薄薄的淡黃色奶油。
阿滿笑了,果然和上輩子看的紀錄片一樣,看來是沒做錯。
回娘家哪能不帶禮,即使兩家離得再近,該有的禮數還是要有的,别看老太太嘴上說太破費,但是收到禮還是高興得不行。
活雞活鴨活鵝塞籠子裡裝上車,熏雞熏鴨熏鵝也裝上一背簍放騾車上,外加各色糕點還有衛賀兩家的送來的海貨、各色幹果。
總之家裡有的都給裝上了,阿滿出來看到這滿滿一車愣了一下,芳嬸在一側說:“你爹娘不在了,替他們好好孝敬老太太,他們也高興。
”
阿滿點頭,心裡想,她能給老太太做的她都會做,畢竟沾了人家外孫女的身子,該盡的孝心她一點都不會少,再說小半年的相處,她對老太太也是真心喜歡。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大清早外嫁來的嬸子小媳婦都催着家裡男人和孩子收拾東西,想要早早回娘家。
古代車馬慢,離得遠的一年到頭想要回娘家都不方便,大部分媳婦最多也就回娘家四五次,這都算多的了。
今年村裡人跟着阿滿,掙了不少銀子,手有餘糧心裡不慌,也想着回家好好孝敬孝敬爹娘,給爹娘多準備些禮送回去。
阿滿姐弟四個趕着騾車往老宅那邊走,兩隻狗子也粘人,跟着騾車一起去走親戚,還沒到楊家,阿滿倒是碰到了趙阿嫂一家。
趙阿嫂男人背着一個大背簍,趙阿嫂頭戴紅色頭巾,背着一個小背簍,手裡還牽着兒子,兩邊錯身而過,互相打一聲招呼啊。
都着急走親戚,誰也不多閑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