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跟着去了,騾車叮叮當當在村口接上了趙村長,一起往鎮上去。
昨天就約好了,今天順便去鎮上把,魚塘的契書辦下來,接着就能招工開工了。
清明過後,淅淅瀝瀝的陰雨天結束了,金燦燦的暖陽刺破厚重的雲層,灑向綠油油的大地。
山裡村外的路邊,各色野花綠葉,豔得迷人眼,吸引着人們去踏青遊玩。
對城裡人大概正是好時節,對鄉下人來說,天天見的玩意,有甚稀奇的,有這工夫還不如給地裡除除草呢!
清明插完紅薯,接着就是種花生和菜籽,一個事情接着一個事情。
新房子那邊,地基晾了兩天,秦關看幹的差不多了,蓋房子的事兒又開工了,一大早吃完飯,茂叔和忠叔就扛着鐵鍁去忙活了,順便開口。
沈峥去找村長和六大爺商量招人,挖魚塘的事兒了。
阿滿一早也去了作坊,家裡一個個都躲了出去,連黑豆幾個都去放牛羊騾子了,家裡就芳嬸一個,坐在院裡邊曬太陽邊剝花生。
要說為啥家裡人都躲出去,出了真有事,還有就是不想聞毛崽子的糞便味兒,再有就是不想剝花生。
“真是,一個個躲得飛快”芳嬸不滿的抱怨,要不是家裡人都愛吃阿滿做的花生糖,花生能用這麼快嗎。
“吃的時候噴香,剝的時候一個也沒有”
阿滿做的花生糖、松子糖這些,都是實實在在貨真價實,滿滿當當都是料,麥芽糖就是個粘合劑,料用的賊快。
阿滿去作坊溜達一圈,想想留芳嬸一個剝花生有些不厚道,良心發現又溜達回來。
進院,就笑嘻嘻的搬個小凳子,坐在芳嬸身邊,嘴甜的要命:“我倆一起剝,哪能讓嬸子一人忙活啊”
剝了兩刻鐘,阿滿就像手裡長刺,屁股長釘一樣,扭來扭去,好無聊啊,咋辦啊~
突然聽見從村裡傳來隐隐約約的人聲,隔這麼遠她家都能聽見,可見是多熱鬧。
“估摸着是開始招工了”芳嬸瞥了一眼阿滿,淡淡說了一句。
沒聽到自己想聽的,阿滿失望。
“行啦,你去煮點兒茶,待會兒往新房子那邊還有魚塘那兒都送點兒”
“好嘞!
”阿滿滿臉笑容,麻溜起身,一溜煙蹿去了廚房,翻出粗茶葉,又翻出一包桂圓幹。
煮了兩鍋,一鍋甜茶,一鍋清茶,剛剛好。
魚塘的位置在作坊和新房子之間,正對着的就是山林子的入口,到時候山裡養的鴨鵝,下山就能直接下魚塘遊水很是方便。
魚塘選在這兒就是為了方便。
魚塘開工兩天,地裡的土也沒那麼濕了,就到了種花生和菜籽的時候了。
家裡新房子和挖魚塘同時進行,家裡人忙的腳打後腦勺,所以種花生和菜籽的活,就從村裡雇的人。
村裡男人基本上都在阿滿家上工,所以種花生和菜籽的活,雇的都是村裡的婦人。
一大早吃完飯,阿滿就和芳嬸忙活起來,把泡過溫水陰幹的菜籽和種花生搬上騾車,拉上犁頭和工具,牽上大黃就去了地裡。
在村裡雇的二十個中年婦人,這會兒一個個戴着灰布頭巾,或蹲或坐在田埂上扯閑天,等着芳嬸和阿滿過來。
翠花嬸眼尖,一看見兩人,立馬招呼人幹活,“都别聊了,幹活還是聊天啊,可拿着工錢呢啊”
婦人們沒人反駁,誰讓人家是村長的媳婦呢,惹不起,惹不起!
在翠花嬸這個監工之下,二十個婦人立馬進去幹活模式,犁地的犁地,刨坑的刨坑,撒種的撒種。
“嬸子别幹,招人來就是為了自家人休息的”阿滿攔着不讓芳嬸幹活,讓翠花嬸陪着聊天。
二十個婦人,幹了五天,阿滿家剩下的十畝地也種完了。
天氣也越來越熱,家裡一千二百隻毛崽子也大了一圈,個個活蹦亂跳的,能吃能拉。
家裡的氣味别提多迷人了。
連家裡最能忍的芳嬸都不受不了了,沒事兒就往外面跑,不樂意待在家裡。
這天,中午吃飯,阿滿聞着後院迷人的氣味兒,感覺嘴裡的面條都染上而來雞屎味兒。
不行,實在忍不了了,小手往桌上一拍,做了一個決定,“今兒下午就把這群毛崽子運到山上去!
”
沈峥把阿滿的小手翻過來,看白嫩的手掌通紅一片,無奈道:“不疼?
傻!
都聽你的”
芳嬸心裡算了一下毛崽子們到家的時間,還不到一個月,怕放到山上難成活。
雖然她也不想再聞雞屎鴨糞味兒,但相比之下,她更怕阿滿、峥子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