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讓村裡的适齡少女們眼裡都是豔羨,都是一個村的,誰不羨慕阿滿,不過羨慕歸羨慕,她們倒是不嫉妒。
畢竟阿滿是阿滿,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再說兩人都定親了,她們也不會不要臉的去插足。
人群後面的秦丹秋,聽到有人說阿滿和峥子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手緊緊攥拳,眼裡滿是不甘。
憑啥好的都是她張滿月的!
透過人群,眼睛一下子就能看見那個身穿墨衣,挺拔英俊的青年,眼裡的愛慕更甚了。
“铛铛铛~”銅鑼三聲響,鞭炮震天響,紅紙紛飛,蓋不住秦關嘹亮的聲音,“上梁!
”
一聲令下,兩邊房子準備好工匠,齊齊爬上梯子,拉起大梁上的繩套子,跟着口号,嘿咻嘿咻的往上拉。
“铛~,腳踏珍珠地,手把萬年梯。
铛~,腳踏樓梯步步高,手把仙樹采仙桃。
铛~,金盤托在花梁上,王母娘娘獻蟠桃!
”
随着一句句高昂的好話,兩個大梁緩緩被安放在屋脊,熱鬧也達到巅峰。
村裡人圍在兩家門口,看這一場熱鬧,秦關叔在衆人期盼的目光中,喊下最後一句,“抛梁喽~”
門外忠叔和茂叔同時點燃兩家門口懸挂的鞭炮,噼裡啪啦震天響。
院裡,站在梯子上的工匠,把主家準備的喜錢、喜糖、喜糕、花生瓜子這些,一大把一大把抛向低下的人群。
嘴裡好話不斷:“抛梁抛到東,東方日出滿堂紅;抛梁抛到喜,麒麟送子挂雙喜......”
阿滿和峥子一左一右攙扶着江氏,老人擡頭看着眼前熱鬧的一幕,眼淚淚花連連,要是女兒、女婿也在,該有多好啊。
一家人齊齊整整的多好啊!
本來阿滿和峥子隻打算簡單辦一個上梁,江氏不同意,新房子蓋好上梁可是大事,鄉下人家一輩子能有一次就不得了了。
兩個孩子年紀小不在意,她可不能不在意,上梁儀式辦的好,能為家裡祈福呢,可不能馬虎了。
再說阿滿和峥子兩個父母緣都淺,她也想為兩個孩子招招福,盼望他們以後都順順遂遂,沒病沒災。
這場上梁儀式,包含着老人的殷殷期盼!
一場熱鬧上梁儀式結束,院門口留下一地紅紙,忠叔和茂叔兩人拿着掃帚嘩啦啦掃着。
阿滿把早就包好的紅封遞給秦關叔,上梁儀式結束,工匠們的活計徹底結束了,兩個月的辛勞,換來這個厚厚的紅封,秦關笑彎了眼。
有活幹有錢掙對農家人來說就是好日子,江氏笑着誇秦關叔活計好,手藝好,幾人客氣一番,秦關這才笑着告辭。
回到家關上門,打開紅封一看,總共有三兩銀子,旁邊秦關婆娘笑的見牙不見眼,連連說:“阿滿、峥子家這活計做的值,做的值!
”
秦關也連連點頭,拿出一兩半銀子讓婆娘收起來,剩下的全部換成銅錢,晚上發給和他一起幹活的人,他自己的工匠隊伍裡,有二十來号人。
次次跟着他幹,他作為工頭,主家發了紅封肯定有他手下這幫人一份,跟着他,他就不會虧待人,要不然人家憑啥跟着你。
秦關婆娘也知道規矩,把銅錢一份份分好,等晚上讓當家的給手下那幫人發。
上梁結束,阿滿和峥子就商量着往新房子那邊搬了,阿滿在安木匠那邊定的現代風家具,也都完工了,隻能主家去拉了。
江氏在一邊聽着兩人說話,也不插嘴,她現在也看出來了,阿滿和峥子都是有大主意的人,不是小孩,不需要她這個老太太管着。
“下午,我和忠叔幾人,趕着車去安木匠那,來回拉幾趟去行了”峥哥想着下午沒什麼事,就提議把家具拉回來,阿滿點頭,提前收拾好,就能早點住進去。
商量完事,峥子拿着阿滿畫的圖紙,又去了新房子那邊,阿滿想要個烤爐,建房子的時候沒想起來,今天想起烤雞,就把烤爐的樣式畫出來。
讓峥哥和忠叔幫忙建兩個,她家一個、峥子家一個。
峥子對有着兩個耳朵,還有笑臉的烤爐沒絲毫奇怪,自從知道阿滿來自異世,他對這些新奇事物都已經見怪不怪了。
知了在樹上不知疲倦地鳴叫,太陽透過樹梢在地上留下聲色斑駁,祖孫倆搖着蒲扇,手邊的桌子上擺着幾個黃橙橙的枇杷,阿滿掰開一個遞給外祖母。
黃色的湯汁,順着細白的手指往下流淌,江氏吃了一口,笑着說:“甜,在長幾天能更甜些,到時候多摘些,給賀家多送些”
阿滿點頭,自家種的有果樹,成熟的果子肯定要給義父義母家送些的。
提起賀家,江氏就想起了到現在還沒見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