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慢悠悠往北城門走,走着走着秦博遠哈哈大笑出聲,“好小子,有膽敢賭!
還能很快抓住我的弱點
,并充分利用!
”
安生不懂,秦博遠看他一眼,朗聲說:“不敢傷他就是我的弱點!
”
安生懂了,将軍是大少爺的親爹,無論咋樣,他這個當爹的都不會願意傷害自己兒子,沈峥就是利用這一點。
“大少爺像您,能文能武!
”安生說着好話,他知道将軍想聽啥,看将軍眉頭舒展嘴角含笑,又問:“大少爺看着武功不俗,内力也不錯!
”
“哪是不錯,是相當不錯,再練個一兩年我都不是對手!
”秦博遠伸出還在發抖的手給安生看,意思不言而喻,安生有些吃驚,“将軍自小習武,五歲就開始修煉内力。
大少爺竟然這麼厲害,真是了不得啊。
”
秦博遠滿意的捋捋胡須,冷靜下來說,“派人給征兵那塊兒打個招呼,讓他們仨去東路軍那塊兒。
”
遼安軍分東、中、西路,分别鎮守北邊三個關口,其中中路軍鎮守的天門關最靠近北方北月蠻族,每年戰事最多的也是天門關。
無論沈峥認不認他,他都是自己兒子,自己主要的勢力主要東路軍,兒子去東路軍,他能多照看些,況且浩軒現在也在東路軍營裡曆練。
“是!
”安生恭敬應下,心裡知道将軍對這個兒子的重視了,可見對這個兒子的喜愛,畢竟二少爺沒啥大本事。
他也更看好這個大少爺。
青松村,四更天,天色濃黑,月亮隐進雲層,林子裡更加黑暗,雞圈鴨圈和鵝圈裡的雞鴨鵝都還在安睡。
光亮靠近,有警醒的雞鴨鵝睜開綠豆大的眼睛,四處看看,看着是熟悉的人,頭一歪又埋在羽翼下打算安睡。
它們當慣了山裡的大王,對這些兩腳人毫不畏懼。
“咱們動作快點,趁着它們昏昏沉沉,加上夜裡它們看不清不敢亂跑,咱們趕緊抓起來,天亮了就不好抓了!
”
忠叔低聲囑咐忠叔,還有山上的徐叔、韓叔和于叔幾人。
鐵頭和他娘手裡拿着一根根剪好的草繩,腳邊還堆着不少麻袋。
“開抓!
”
一聲令下,剛才還安睡的雞鴨鵝像是炸了鍋一樣,被抓住,還不甘的呼扇着翅膀要逃離,脖子伸長扯着嗓子高喊。
咯咯咕咕咕嘎嘎,寂靜的山林像是沸騰的熱水,驚醒樹上沉睡的鳥雀,一個個從窩裡飛出來,站在樹枝上歪着頭,黑豆眼眨巴眨巴看着被綁了翅膀和爪子的雞鴨鵝。
一隻隻雞鴨鵝被扔進準備好的麻袋裡,鼓囊囊裝滿一袋,草繩轉圈綁緊麻袋口,一隻隻雞鴨鵝隻能在裡面徒勞嚎叫。
“鐵頭,再給爹拿點繩子來!
”徐叔扯着兩隻大鵝,被生氣的大鵝咬了好幾口,旁邊還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兩隻狗子,上竄下跳,恨不得要咬幾口霸道的大鵝。
繩子遞來,徐叔三下兩除二綁住大鵝翅膀和兩隻黃腳丫,扔進麻袋裡才籲一口氣,揉揉被咬到的胳膊,喊兒子來撐着麻袋口,他們好往裡面扔雞鴨鵝。
被丢進麻袋裡的雞鴨鵝暈頭轉向,聽着袋子外面的同伴的慘叫,嘴裡也不安的咕咕嘎嘎叫着。
一時間整個山林好不熱鬧。
四更天正是人們睡得香的時候,山下的村裡熟睡的人隐約被山裡的動靜吵醒,迷蒙睜開眼,拉着被子蒙住頭一翻身又睡着了。
天色從濃黑到青灰,從青灰到橘紅色日光冒頭,沒被抓的紅冠子公雞,受了半夜驚,準時準點又站在枝頭,沖東邊的一輪紅日亮嗓子。
比以往叫的都要響亮,好像是要以此證明自己有用,期望自己不會被抓。
一袋袋雞鴨鵝被拎上騾車,往東邊宅子送過去,這一波抓了差不多兩千多隻雞鴨鵝,剩下的雞鴨鵝等山裡安靜,這才探頭出來覓食。
連以往性子最兇的鵝霸王都乖乖排隊下山,難得被吓破了膽。
“哈哈~”鐵頭手拿長棍,叉腰指着鵝群大笑,“老實了吧!
你們也有今天!
”
“它們有沒有今天老娘不知道,你再這麼瞎嘚瑟,老娘保證讓你好好嘗嘗竹筍炒肉!
”
鐵頭娘端着食兒出來,擡腳就給了仰天大笑的兒子一腳,“趕緊趕它們下山!
”
“嘿嘿,好!
”
太陽從雲層裡冒頭,又很快被雲層遮住,村裡婦人吃過早飯就來阿滿家做工,來殺雞宰鴨拔毛。
昨兒芳嬸就通知了,今個不收雞鴨鵝,主要是宰殺山裡養了一年的雞鴨鵝。
“今個是個陰天呢。
”婦人坐在一起,手下動作不停,手一抹剛才還活蹦亂跳的雞就沒有氣,血液咕咕往外冒,淌進底下的木桶裡,血放完,順手扔進一側的大框子裡。
一會兒統一燙毛拔毛,另一個婦人接話兒,“是呢,不過今年夏天熱,我男人今天去地頭轉轉,說苞米杆子黃了不少,十月初估摸着就能收了!
”
“那感情好,要是掰苞米那幾天也是個陰天就好了,省得又熱又累的!
”
還不到半中午,被雲層遮住的太陽,重新冒出頭,刺眼的日光照進小院裡,天光一下子亮堂起來。
芳嬸拿了紅繩出來,剪成一節一節的,發給幹活的婦人說,“山裡的雞鴨鵝,宰好以後都在腳上綁個紅繩兒,好區分!
”
這個主意是阿滿想的,山裡雞鴨鵝下的蛋都比正常的好吃,下蛋的雞鴨鵝絕對也和村裡養的雞鴨鵝不一樣。
山裡這些雞鴨鵝熏好以後,味道絕對差不了,也是阿滿打算賣貴價的東西。
“哎,你别說,别看養在山裡的雞鴨鵝看着沒有家養的大,這重量還差不離你,好似還重些呢!
”一個婦人納悶的給别人說,另外幾個婦人聞言也掂掂手裡的沒毛雞,紛紛點頭。
“那當然了,山裡的雞鴨鵝散養着,天天從山下跑上跑下的,吃的都是草籽、藥草和蟲子,肉緊實就重!
”芳嬸聽完婦人的話,有些高興,“這些雞鴨鵝肥油少,炒出來也比家養的肉多。
”
這話不假,家養的雞鴨鵝個大肉肥,肥油下鍋一炒就沒了,肉自然就沒有山裡養的出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