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嬸兒,放心吧,我們家活挺多的,我每月支給你三兩銀子,買食材的錢就從這裡出,不過你要記賬的”
“在以前幹活的地方,我偷學了一些字,簡單記個賬還是可以的”談到做飯這些她熟悉的地方,整個人都是自信的。
“買菜、買豆腐、買雞鴨蛋這些,和村裡人買就可以了,豬肉的話隔壁村劉屠戶那可以買,讓阿昌領着你,後面認路就好了”說完阿滿指了指身旁的阿昌。
“芳嬸兒,有事你找我就行了”一副小大人的樣子。
說完,看了看時辰,阿滿就進了弟弟們的屋,把阿安和阿文好好打扮了一番,畢竟是見先生,必須是最高規格,阿滿有一種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既視感,整的她還挺緊張。
“阿昌,下午幫着忠叔和茂叔招工啊”
看着騾車遠去,阿昌對自己不用那麼早去學堂,很開心。
現在的他還不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可沒多久了。
沈峥趕着車,阿滿坐在車轅上,檢查着帶的東西,害怕少帶一樣,就像現在送孩子上學的家長一樣。
“書、六禮、銀子、豬肉絲.....”自從他認識阿滿以來,還是第一次看到她這麼緊張的。
沈峥伸手握住了阿滿的手,“别緊張,阿安和阿文都很聰明,最近這段時間學了很多字,一定可以通過先生的考教的”
“呼.....”阿滿深吸了一口氣,慢慢平靜下來,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看弟弟們的了。
到了私塾,門童吉安引着他們往書房裡去,然後就隻讓阿滿和沈峥等在外面,說是先生考教的時候,是不讓家長進去的,阿滿沒法隻能耐心地在外面等着。
阿安和阿文上前躬身行了一禮,“先生好,我是張滿安、張滿文”。
兩個孩子眼神清亮,落落大方,眼中沒有一絲膽怯,有的隻是好奇和興奮,溫興賢眼中劃過一絲滿意。
“可有讀過書?
”
“回先生,讀過《三字經》、《百家姓》和《新編相對四言》”
看來家裡是有人教過的,不知道學的怎麼樣,就點了阿安背上一段《三字經》,至于阿文,他感覺太小了,就沒讓背。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兩道稚嫩的童音在書房響起,沒有一絲停頓。
阿文看哥哥背了,也沒管先生讓沒讓自己背,就跟着背了起來。
阿文背到最後有些想不起來了,就停了沒在背,阿文倒是沒有一絲停頓地背完了。
溫興賢看着阿文,微微有些震驚,第一次見這麼小還這麼聰明的孩子。
至于阿安,對于自己不如弟弟背的好這件事,沒有一絲嫉妒,很是坦蕩的像溫先生承認自己沒有背好,還誇贊阿文很厲害的,會的很多。
對于阿安的性情,溫興賢很滿意,能承認自己的不足很是難得。
等阿滿和沈峥被請進書房,已經是半個時辰之後了。
“姑娘,就是兩個孩子的長姐?
”
看着眼前衣衫樸素卻神情自若,不卑不亢的兩人,溫興賢眼中劃過了然。
“姑娘把弟弟們教養的很好,阿安性情坦蕩,阿文十分聰慧,明天他們就可以來私塾上課了”
“束脩一人一年五兩,午飯可在私塾吃,也可自帶,早上巳初上課,下午酉初下課”
阿滿滿臉笑容的應下了,當場就把十兩銀子和兩份六禮遞給了吉安,最後走的時候又奉上了兩大包燈影豬肉絲和一包鹵肉。
明顯感覺溫興賢的笑容更加燦爛了。
六禮是芹菜、蓮子、紅豆、紅棗、桂圓與幹瘦肉條,是學生入學贈送給先生的,也是束脩的一種。
出門的時候又像吉安打聽了入學要準備的東西,四個人趕着騾車就去了崇文書肆,小厮一看到阿滿就笑了,他還記得阿滿,因為上次阿滿買書豪氣的樣子讓他記憶猶新。
“我推薦姑娘買整套的筆墨紙硯,價格更劃得來,對于剛開始練字不用買太好的,中等的就可以了”小厮笑吟吟的給阿滿介紹着不同的筆墨紙硯。
看着眼前一排排的筆墨紙硯,阿滿直接眼暈,求助的看向沈峥。
“就拿這一套吧,拿上四套”沈峥直接出聲打斷了說個不停地小厮,挑了一套中等偏下的,沒買太好的。
一看沈峥是個懂行的,小厮也就不再多言。
最終買了四套筆墨紙硯,又買了吉安說的《幼學瓊林》《增廣賢文》,一共花了四兩銀子,小厮給抹了零頭。
不怪說普通人家供不起讀書人呢,這還沒算以後呢,就花了十四兩了,以後要不斷買書、買紙張筆墨,那就是個無底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