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到了杏花樓,蘇晚見顧遠還在走神,伸手輕輕的在他的手心裡撓了撓。
顧遠回過神來,對上蘇晚那雙亮晶晶的小鹿眼,不自覺的又紅了耳尖。
杏花樓的夥計是認識楊文華的,見到他來了,主動上前打招呼道:“楊裡正,又來看二掌櫃啊?
您稍等一下,我這就去給您通傳二掌櫃。
”
楊裡正連忙拱手作揖謝過了夥計。
不多時,在杏花樓做二掌櫃的楊文才就出來了,看見楊文華,立即問道:“大哥,你怎麼來了?
可是家中日子有什麼艱難?
”
這天一直不下雨,百姓的日子是越來越難過。
他們仁義縣地處江南,原本是富庶的魚米之鄉,現如今普通人家都沒有幾戶能夠吃得上兩頓飽飯了,外地來的難民更是越來越多。
官老爺為了不讓那些難民湧進鎮上引起混亂,這才讓官兵把守了城門口,收進城費。
楊文華擺了擺手,給楊文才引薦顧遠道:“二弟,咱們家的日子還能過下去,你不必憂心。
這是我們村的顧遠,他三哥顧三牛之前在酒坊裡做工,酒坊生意不好發不出工錢,拿酒抵了他三哥三年的工錢。
他們家把酒重新蒸餾了,想拿來給你看看,看你們酒樓能不能收。
”
楊文華的話說完,顧遠也十分上道的從背簍裡拿出了一小壇子酒,遞給楊文才,“文才叔,這是我家蒸餾出來的酒,您嘗嘗。
”
楊文才年輕時便進了杏花樓當夥計,因為人機靈能幹,一路當上了二掌櫃,沒怎麼回過村裡,但對顧遠他是知道的。
一是因為顧遠曾跟他侄孫女楊芬芳有過婚約,二是因為顧遠是廪生。
一個縣的廪生攏共就那麼幾個,他們這鎮上更是好多年都沒有出過廪生了。
當初顧遠考中廪生的時候,他們酒樓的大掌櫃根據大老闆的吩咐也試圖拉攏過顧遠,可顧遠這個人表面上對誰都和和氣氣的,實際上對誰都客氣疏離,既不收禮也不參加各種詩會,隻一門心思的讀書,所以并不好拉攏。
不過,大掌櫃雖然沒能拉攏顧遠,卻也不會得罪顧遠這樣有潛力的好苗子。
雖然楊文才搞不懂為什麼,但是他知道這些年大掌櫃一直遵照老闆的吩咐在拉攏有真才實學的學子就是了。
所以,他也不會怠慢了顧遠,當即便把顧遠請進了店裡。
楊文華已經給兩人引薦了,也沒有跟着進店,跟楊文才和顧遠告辭之後,就趕着去縣城辦事去了。
楊文才将顧遠請進了一間包間裡,吩咐夥計拿了酒杯來。
楊文才其實對顧遠的酒是不抱什麼希望的,能到他們杏花樓吃飯的都是鎮上的達官貴人,那些人的口味都刁,别說是農家的酒,就是一般的小酒坊裡的酒都入不了那些貴客的口。
所以,他們杏花樓的酒向來都不是在鎮上的小酒坊買的,而是縣城的大酒坊專供的。
但是,顧遠的酒一倒出來的時候,楊文才就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酒香不夠醇厚,但是卻馥郁清冽。
他嘗了一口,那清冽的酒香味便滿口留香,細細品來,還有一股竹子的清香。
他忍不住伸出了大拇指贊道,“好酒!
果然是好酒!
”
“請顧秀才稍等,我将這酒拿去給大掌櫃看看,再來給您回話。
”
楊文才退出包廂之後,還讓夥計給顧遠包廂裡送了一盤點心,杏花樓不僅酒菜是整個鎮上最有名的,點心也做得極好。
顧遠自然的就把點心碟子往蘇晚的方向推了推,“晚晚,他們家的點心做得很好,你嘗嘗。
”
蘇晚不客氣的嘗了一塊。
玫瑰酥不僅顔色漂亮,入口後,外皮酥脆,餡料香甜軟糯,的确好吃。
蘇晚吃得腮幫子鼓鼓的,像隻小松鼠一樣,格外的可愛。
顧遠看着她吃得香甜的模樣,嘴角不自覺的勾起了柔和的弧度。
蘇晚吃完一塊之後,卻是悄悄湊近了顧遠,還拿細細的指尖輕輕的戳了戳他問道:“阿遠,咱們待會兒可以把這玫瑰酥帶走嗎?
”
她一雙亮晶晶的小鹿眼帶着期待的看着他,那乖乖的模樣,讓他的心口軟得一塌糊塗,哪裡還能說得出拒絕的話,點點頭應道:“可以,我待會兒跟文才叔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