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164章 眼裡揉不得沙子
兩個人一前一後,于秀才臉色鐵青,胡巧慧的臉色也有些不大好看。
看到蘇玉錦和艾草後,兩個人都停住了腳步。
「蘇姑娘,艾草姐姐。
」胡巧慧笑得眉眼彎彎,「好巧,在這裡碰到你們。
」
轉頭又對于秀才道,「永業哥哥,你先回去吧,不用送我了,我自己能回去的,等我回頭再去看永業哥哥,也跟伯娘說一聲,這兩天我有些顧不得,等忙完了再去陪伯娘說話,讓伯娘不要着急。
」
于永業送胡巧慧回家?
胡巧慧和趙氏的關系似乎十分親昵?
可這于永業不是正和霜葉……
蘇玉錦的表情頓時嚴肅了起來。
于永業亦是臉色陰沉,「話不可以亂說,這第一,我并非要送你回去,不過是剛剛在路上碰到,你要與我一起同行,我不肯而已。
第二,我娘也并不急着讓你去我家中陪她,反倒是抱怨她每日有許多事情忙碌,你總是去家中過于打擾,胡姑娘,請你自重。
」
這個書呆子,怎麼一點也不懂得憐香惜玉,在外人面前,竟是連個面子也不肯給,什麼話都往外說?
胡巧慧臉色頓時白了白,更是滿臉尴尬,「永業哥哥說什麼呢,不能因為我使小性子,你就真惱了吧,我給你賠罪還不成麼?
」
「你使不使小性子,原就與我沒有什麼幹系,我不會惱你,也并不在乎。
」于永業緊皺眉頭,語氣嚴肅,「到是你在霜葉跟前若是再使什麼小心思,再想着用耳墜子這樣的事情敗壞霜葉的名聲,就别怪我不客氣!
」
耳墜子的事情,蘇玉錦這兩日也有聽說。
霜葉新得了一副耳墜子,說是胡巧慧送的,但沒幾日後便隐隐聽到有些人在說閑話,說什麼霜葉貪心不足,自己看上的東西就要搶什麼的。
蘇玉錦起初以為是旁的什麼事惹了誤會,且一向對流言這種嘴上在旁人身上的事兒并不在意,便沒有沒再放在心上。
現在聽于永業這麼一說,頓時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這胡巧慧,不去賣茶葉當真是可惜了。
「怪不得這兩日身邊總是有蒼蠅嗡嗡地響,感情是有人先扔了糞。
」中文網
睨了胡巧慧一眼,蘇玉錦語氣冰冷,「我家霜葉是個性子柔和不喜歡跟人争執的,可我卻是個眼裡揉不得沙子的人,若是有人在我跟前胡說八道,說些有的沒的,我可不介意拿了掃把,把我周圍的地界清掃幹淨。
」
蘇玉錦生的美麗,屬于那種清秀端莊,婉約柔和的美,這樣的美貌讓人看得舒服,且容易生出親切之感,但這樣的容貌一但帶了怒氣時,卻威嚴十足,讓人心生懼意。
尤其現在胡巧慧看到蘇玉錦眉宇之間的怒意,眼神中的冰冷以及嘴角處似有似無的笑容中似乎也帶着淡淡的兇狠,不由自主地便縮了縮脖子。
但心中卻有着無盡的怒火。
這于永業原就是她看上的人。
早先時她時常去于家尋于永業時,他也并不反感,趙伯娘的臉上也時常挂着笑,誇她是個勤快賢惠的好姑娘。
可自從于永業認識了霜葉之後,整個局勢就變了。
于永業拒他于千裡之外,連趙伯娘态度也是淡淡的,他們倆滿心滿眼地隻有霜葉,再也看不到她半分。
這如何能忍?
胡巧慧眼淚從眼眶中滾落了下來,淚眼婆娑地看着于永業,「永業哥哥,咱們倆說起來算是自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現如今長大了,你也考上了秀才,竟是看不上我了……」
「從前常聽旁人說薄情男兒負心郎,男子得錢得勢了之後便容易變了心,我一直以為永業哥哥品行端正,必定不是那樣的人
,現在看來,到是我錯了!
」
胡巧慧嗚咽不止,捂着臉跑遠了。
「你……」于永業氣得渾身顫抖,又急忙向蘇玉錦解釋,「蘇姑娘莫要信她的話,我們兩家不過是離的近了一些,年歲也差不多相仿,但我自小讀書,并不多與人玩耍,青梅竹馬當真是談不上的。
」
「你也不必過多解釋,都是什麼樣的人,大家心中也都清楚。
」蘇玉錦道,「到是霜葉那邊,你還是要多多解釋,免得霜葉誤會。
」
「一定。
」于永業拱手應下,但又滿臉煩惱,「隻是眼下這胡巧慧這般糾纏不休,也實在令人生厭,還真怕……」
真怕時日長了,生出什麼事端來。
且他雖然不喜胡巧慧,到底是個男子,又是相隔不遠的鄰居,當真是打不的罵不得,甚至話說得重上一些,都有欺負人之嫌。
有一種豆腐掉進灰裡面,吹也不是,打也不是的意思。
「霜葉眼明心亮,又是明事理的,大約也是能看得出來胡巧慧的伎倆,隻是這種事情呢,确實也是不宜多拖,免得多生變故。
」
蘇玉錦道,「若是按我的想法,既是于秀才中意霜葉,趙伯娘也同意的話,許多事情不妨提前一些,該操持的操持起來,也能徹底斷了有些人的念想,也免得你和霜葉的名聲受損。
」
遲遲不挑明一些事,隻會給胡巧慧足夠興風作浪的時間和機會,是最得不償失的。
「蘇姑娘所言甚是,是我考慮不周了。
」于永業滿臉慚愧,沖蘇玉錦連連拱手,「我這就回去跟家中母親商議上門提親之事。
」
「我是霜葉的娘家人,托大當她一個姐姐,自會将霜葉當成家人一般,風風光光地嫁出去。
」
這該有的禮節和規矩,該走也是要走。
娘家的陪嫁,她也會按禮給全,成為霜葉的底氣。
蘇玉錦沒有說到明面上,但于永業也明白,「多謝姐姐成全,也請姐姐放心,霜葉是我遇到的最好的姑娘,我必定用往後餘生來盡心待她。
」
說罷,深深作了一揖。
「于秀才還有許多事要忙,我這裡也有事要做,先告辭。
」蘇玉錦福了一福,和艾草繼續搬起那裝滿吊爐燒餅的笸籮往前走。
青河縣的乞兒們,都會在飯點的時候沿街乞讨,且大多會聚集在酒樓飯莊,吃食鋪子附近,期望能夠遇到好心人,施舍個饅頭包子,吃剩的面條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