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六零:冷面軍官被科研大佬拿捏了

第一卷:默認 第2454章 你當組織上不想?

  陸程遠走後,夏黎他們家再一次恢複平靜。

  夏黎本以為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畢竟王家現在看來像是想要跟她道歉,并不想把和陸家的關系鬧掰。

  而她這邊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興趣跑去當熱鬧看。

  兩方人都不想起什麼争執,除非有什麼特殊狀況發生,才可能再次将兩方人放到對立面。

  然而夏黎想的還是太過于簡單了。

  有句話叫樹欲靜而風不止,不是她不想惹事兒,事情就真的能徹徹底底的平靜下來。

  夏黎家。

  夏黎看着那一桌子大包,讓勤務兵把夏大寶送過來的東西全都收拾好,便兢兢業業的在客廳找了個桌子,開始畫有關于越國戰場的軍事設計圖。

  其他小國要是和華夏突然發起戰争,她可能還不會那麼激進。

  可越國是埋葬了她4排許多戰友的地方,而且還是大寶以及趙強他們即将要再一次登上的戰場。

  忘恩負義的人絕對不能有好下場,而像幾年前那種慘烈的戰争,她也不想再有那麼多無辜的戰士犧牲。

  夏黎畫着畫着,突然停下了手中畫圖的筆。

  她兩手交疊在腹前,施施然地往太師椅上一靠,視線落在不遠處坐在沙發上,一臉認真看稿件的陸定遠身上。

  突然開口問了一句,“你覺得越國和咱們如果要是現在打起來,難點在哪裡?

  軍事上,又或者武器上的差距在哪?”

  她對越國的軍事了解還停留在三年前,她從戰場上下來的那一刻。

  可越國這幾年又是從米國那裡得來軍艦,騷擾華夏邊境,又是跟毛子國交好,意圖騷擾華夏。

  軍事水平和戰備早就已經不可能和三年前同日而語。

  而華夏這邊,軍事上确實有所發展。

  尤其是因為它的橫空出現,讓華夏的軍事水平向前邁進了不僅僅隻是幾年,甚至十幾年。

  可華夏與那些列強之間的鴻溝,是華夏近代史近百年的戰争,以及近10年的科技水平退步。

  光是想想都知道,現在華夏要是正面對上列強,肯定是打不過的。

  她得好好“知己知彼”,才能知道從哪方面着手,讓這場戰争打得更輕松,減少更多的傷亡。

  陸定遠沒想到夏黎在那兒畫圖畫了一會兒,突然問他這麼一個問題。

  他放下手裡的稿件,身子也坐直了幾分。

  握拳抵住人中,認真思索了一番,這才仔細的回答了夏黎這個問題。

  “難點應該是多方面的。

  從軍事上來講,首先是軍隊結構與指揮問題。

  其中存在編制混亂,與指揮官經驗不足。

  咱們上一場戰争剛剛結束不久,之前援朝更是元氣大傷。

  擴軍後大量新兵和基層幹部,被快速提拔至中層甚至高層職位,很有可能會導緻指揮體系混亂,部分軍官因缺乏實戰經驗和戰術素養難以勝任崗位。

  再者就是實戰經驗可能斷層。

  自朝戰後,華夏軍隊多年未經曆大規模戰争,新兵占比高,缺乏戰場适應性訓練。

  老一代有經驗的将領逐漸退出,新生代指揮官的實戰能力并不能得到保證。

  雖然咱們之前也參與了越戰,那場戰争也同樣十分慘烈,可卻與當年的朝戰沒辦法相比。

  後期戰争更依賴于信息戰,我總感覺指揮官的軍隊素養可能跟不上如今的世界水平。

  而越軍曆經抗法、抗米戰争,士兵多從實戰中成長,尤其擅長遊擊戰和山地作戰。

  其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雖屬誇大,但單兵素質較高。

  再說咱們華夏的單兵實力。

  如今毛子國和越國沆瀣一氣,如果咱們和越國真的起戰争,東北那邊必然要嚴守毛子國邊境。

  這樣一來,想要開戰,大量招收新兵再所難免。

  新兵很有可能面臨訓練不足。

  如果新兵未完成系統訓練,且國家目前比較貧窮,軍隊訓練投入不足。部分部隊甚至可能沒辦法适應南方濕熱環境,導緻作戰效能下降。

  越國北部多為山地和叢林,便于隐蔽和伏擊。

  華夏北方部隊對濕熱氣候不适應,很有可能會得例如痢疾等,瘴氣引發的疾病。

  這一點,咱們上戰場的時候,就已經有所體現。

  而且越國地形複雜,多是山地叢林,軍人對當地地形适應性不足,很有可能導緻機械化部隊難以展開,火力優勢無法完全發揮。

  如果長期作戰,咱們的後勤保障與通訊也是短闆。

  之前越戰時,華夏許多援助越國的工業設備,在咱們離開的時候就已經被他們摧毀。

  如果真的打到對方境内,怕是後勤保障會難上加難。

  而通訊設備這一塊,通訊技術落後。

  團營級單位依賴通訊兵傳遞消息,無線電等現代通訊工具未有效普及,很有可能導緻信息傳遞延遲,戰場指揮效率低下。

  你确實制造出來了對講機,可這東西的範圍有限。

  如果真打起來,大規模的遠距離戰争無法應用。

  至于軍備上,毛子國目前向越國提供了大量火炮、坦克等裝備,這些肯定是咱們目前比不上的。”

  夏黎在陸定遠開始分析如今兩國差距時,就開始認認真真的聽着他的分析。

  不得不說,陸定遠不愧是軍事大學出來的高材生,對兩國如今的軍事力量分析的頭頭是道,而且言之有物。

  可是越聽陸定遠說的這些,夏黎臉上的表情就變得越加複雜,到最後已經有幾分扭曲。

  等陸定遠說完,她深吸一口氣,扯出來一個有些猙獰的微笑。

  “你竟然能分析的這麼清楚,要不你跟上邊反映反映,看看可不可以提前應對?

  明知道有不足的地方,還非要拖到真正戰争的那一天,讓華夏這邊的戰士們損失慘重,你覺得這對嗎?”

  開玩笑,人家都說“防微杜漸”,在事情剛開始有苗頭的時候,就得将危險滅殺于萌芽。

  可這倒好,明明知道現在跟越國打起來弱勢有多大,甚至能考慮到自身缺點在哪裡,卻完全不想着補窟窿,就等着到時候用命填。

  這可還行!?

  陸定遠擡眼看向夏黎,眼神裡盡是無奈,“你當我能考慮到這些,上面的人就考慮不到嗎?

  可問題是,目前兩國關系雖然緊張,卻誰也不能确定未來終将會有這麼一戰。

  即便将來會有這場戰争,可這場戰争什麼時候會發生?

  三年?五年?十年?

  不提軍工和華夏的工業水平,咱們隻談華夏的軍人。

  戰時的軍隊編制人數,和平時期的軍隊編制人數肯定不一樣,不同規模的戰争,也會導緻軍隊編制人數的不同。

  就算我們提前訓兵,沒有大規模的戰争,那也隻是紙上談兵。

  真刀真槍的去演練,子彈火藥大炮的費用從哪裡來?

  就說饕餮号出現了這麼久,可華夏使用饕餮号的最大作用是震懾,就算真的讓饕餮号參加戰争,一秒鐘幾萬塊上下的軍費,真正讓他開炮的時候又有幾回?

  如果提前擴軍,擴多少人合适?軍費從哪裡來?

  老百姓都吃不起飯,又何談養兵?

  給普通軍人發放的補貼都是小數,更高的是部隊的一系列後勤支出。

  招了兵得發衣服吧?得讓人吃飽穿暖才有力氣訓練吧?

  吃的不好,軍人哪有力量訓練?

  吃的好,軍費又從哪兒來?

  既然招了兵,就得發槍吧?

  千八百支槍很少,招一個師的兵,就得發上幾萬的槍支,還有其他的彈藥,以及訓練經費。

  這些錢又從哪兒來出?”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