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晉等她念了一會兒,笑着說,“我都還沒說要去哪裡,你這麼着急做什麼?
”
元晉拉着她的手說,“你這麼着急,讓我以為你就盼着我離開呢。
”
小朵伸手捶了一下他的胸膛,“胡說什麼呢?
我就是因為舍不得,所以才着急幫你準備東西,給自己找點事做,免得讓自己心裡難受,你有正事要做,肯定不能永遠陪在我們身邊,我不能成為你的阻礙,所以你做什麼我都要支持你。
”
元晉聽了這話,十分感動,伸手捏着她的手指頭,很有耐心的跟她解釋這件事情。
“我是要去河南,隻怕要去一年,中途要是得空我會回來的,我要是出了遠門,這家裡所有的事情可都要你來做主了。
”
小朵聽着河南這兩個字,笑了笑,“原來是那裡,還算是我的故鄉。
”
元晉知道她是陳仲謙夫妻倆收養的,但卻不知道她是哪裡人,這會兒聽到這話便問道,“原來你祖籍河南啊。
”
小朵笑着搖了搖頭,“隻是算出生在那裡吧,我和哥哥從記事開始就是由爹娘撫養的,對我們來說,他們住的地方才是祖籍,那時候才一歲大,什麼都不記得了,所有的事都是爹娘告訴我們的。
”
元晉說道,“要是可以,還想帶你去看看,隻是如今兩個孩子還小,不宜把他們帶着。
”
小朵點了點頭,“以後再說吧,有的是機會,這一次你出門可要照顧好自己,别讓我擔心。
”
元晉看着她,頓時又十分舍不得,隻是他也知道,要成大事就不能拘小節。
若是眼下為了小朵和孩子,他不肯出去拼搏,再過幾年,父皇老了,到時候總要有人主事,如果真讓淑妃母子掌控朝政,他們一家可沒有好日子過。
再者,元皓那個孩子也沒有帝王之才,真要讓淑妃扶着他上位,陳國才是完了,當初那麼多将士浴血奮戰,才換來陳國的今日,絕對不能葬送在這些人手中。
不管是為了陳國,還是為了小家,這時候他都不能隻想着家庭的溫暖,他應該出去的。
“我會好好照顧自己,你們也一樣,在京城一切都要好好的,要不然我在外如何能放心,若是有事便去找嶽父,我相信他一定能護你們周全。
”
小朵微微一笑,“我知道的,隻是兩個孩子若是知道你要出遠門,隻怕是要傷心難過了。
”
兩個小朋友平日裡就不怎麼能見到元晉,這大半年他被皇帝冷落,不用做什麼事,所以就能經常在家裡陪他們,對于兩個孩子來說,這大半年可真是太高興了。
快樂的日子就是很短暫,一轉眼就又得分開,還是分開那麼久。
元晉說道,“也不是立馬就要出門,這些日子還是在家的,我會好好陪着他們,要是抽得出空來,中途我也會回家,總不能讓孩子都把我給忘了吧?
”
“那怎麼能忘,你是他們的爹爹。
”小朵笑着說,“幼安可能要哭,你可别舍不得啊。
”
元晉笑了笑,“怎麼可能會舍得?
隻是現在想想她淚眼汪汪望着我的樣子,我的心就難受極了,兩個孩子實在是太可愛,你也是,隻要想着要分開,心裡就難受,他們兩個都是你帶給我的禮物,而你才是最大的禮物。
”
他難得說這樣的話,小朵聽了臉都微微泛紅,輕輕的捶了他一下,“大晚上的,說這些做什麼?
”
元晉伸手抓住她的手,放在唇邊親了親,“就是因為大晚上才說這樣的話呀,已經很晚了,咱們也歇下吧,有什麼事明日再說。
”
一聽這話就不單純,小朵知道,肯定不能單純地睡覺了。
等過完了年,戶部便将事情報了上去,這幾年國庫空虛,今年的确要好好想想辦法。
不僅是河南,還有其他幾個省份,都得讓人去盯着,盡量不要出差錯。
眼下才剛剛定下了一門親事,短時間内應該不會再起摩擦,趁着這個機會,要好好充盈國庫才是。
貪官是永遠抓不盡的,新朝剛剛成立的時候,朝廷抓貪官抓得很厲害,罰得也很重,直接砍了不少人。
這的确是起到了震懾的作用,之後那幾年都很平靜,地方上的稅款也讓人滿意。
但是隻要有利可圖,就有人願意冒險,所以,這幾年貪官又慢慢冒出來了,朝廷的心思放在邊關戰事上,顧不上他們,所以有些人更是肆無忌憚了。
借着這次機會,正好可以把當地一些貪官整治一下,好幾個重災區都需要派人去,不是一般的人能鎮得住場子的,所以要經過精心挑選。
皇帝自己想了兩日,又召集大臣商議,最後定下了人選。
有陳仲謙在,元晉再自行提出要去河南,這事兒很容易就定下了。
隻是皇帝也有一陣猶豫,他想的并不是元晉能不能把事情辦好,而是在考慮元晉為什麼願意到河南去。
幾個地方裡,河南的事兒是最難辦的,地方大,人員又複雜,稅收的壓力也很大,聰明人都不會選這個地方。
事情辦得好,大家都會得到嘉獎,既然如此,去一個輕松一點的地方不好嗎?
隻是元晉的确是一個很好的人選,他是皇長子,本來就帶有威懾力,到河南那地方去,更容易能鎮得住那一幫人,為長遠考慮,皇帝這時候沒有拒絕的必要。
所以元晉說了之後,皇帝略一思索,便将這事情應了下來。
“很好,你能為父皇分憂,父皇很高興,隻是這一去就不是幾日能回來的,在外要好好照顧自己,也要多想想辦法,将那幫人給壓住了。
”
元晉點頭,“是,兒臣必當竭盡全力為父皇分憂,兒臣不在京城,翼王府若是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還望父皇見諒。
”
這就是讓皇帝不要任由淑妃找事,要不然三天兩頭為難小朵,他在外面也不放心啊。
皇帝聽得出來,便笑着應下了,也沒有點明,但元晉知道的,他不會由着淑妃胡來,這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