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手術成功之後淑妃就帶着三皇子去請罪了,說是一時沒有看住三皇子,讓他闖下大禍,先前皇上傷重,不敢來打擾太醫治傷,所以在自己宮中思過。
現在知道皇上平安了,她立馬就帶着三皇子來請罪了,要請皇上降罪。
三皇子又哭着認錯,說自己不是故意的,皇帝沉默了許久,讓他們母子二人起來了。
也沒有重罰,就讓他們閉門兩個月,三皇子抄一百遍孝經,淑妃則是抄經祈福。
這真的算不上懲罰了,畢竟這可是弄斷了皇帝的腿啊,是大罪,就算隻是個意外,那也是大罪。
現在淑妃和三皇子已經在禁足了,其實皇帝是不希望有人再提起這件事的。
可這吳永志就是這麼個性子,他也知道,所以在大殿之上沉默了許久。
明眼人其實都看得出來,皇帝不處罰淑妃和三皇子,其實是因為她的母家,這幾年外面戰事吃緊,因為之前沈将軍打了一次敗仗,導緻周邊小國多了些想法。
而淑妃的哥哥和弟弟都在戰場上打仗,接連打了好幾次勝仗,士氣大震,在這個關鍵的時候,絕對不能處罰淑妃和三皇子,寒了她娘家人的心。
皇帝又不能親自去打仗,肯定需要安撫在戰場上殺敵的将士,如今戰場上張家兄弟勢頭很盛,那他就一定要給面子,讓淑妃母子在宮裡過得安穩。
如果因為這件事重罰淑妃母子,雖然張家不敢做什麼,但肯定也會不滿意的。
可如果完全不處罰,堂堂帝王,被王子弄傷了腿,什麼處罰都沒有,也容易遭人非議。
皇帝覺得罰他們禁足就可以了,其餘的之後再說,可這吳大人非要在大殿之上把這事兒提起來,那就得好好考慮該怎麼辦了。
不罰不行,罰重了也不行,如今他的腿傷還未痊愈,真是想得頭疼。
最後皇帝決定各打五十大闆,将淑妃和三皇子罰得更重了些,同時又罰了元晉,并且停掉了他現在的差事,讓元徹去辦。
這樣一來,張家就不會因為淑妃被罰而心生不滿,他們忌憚的無非就是兩位年長的皇子。
對他們來說,元晉這個皇長子受罰是好事,比起這個,淑妃和三皇子吃點兒苦頭不算什麼,反正皇上還是站在他們那一邊的。
不管怎麼說,元晉的确是有錯,此次出行是他負責的,出了問題就是他的錯。
就算這是意外,那也是元晉沒有安排人排查的緣故,怎麼都是有錯的。
這個懲罰不算太重,也就無人敢提出異議,但是經此一事,朝臣也都看出來了,淑妃母子的地位明顯在大皇子之上,皇上腿斷了都想護着。
若不是怕淑妃和三皇子受到牽連,隻怕大皇子會被罰得更重,皇上對年長的皇子是不會留情的。
如今皇後也不在宮中,大皇子的身母也已經去世多年,母家早就沒了人,就連他的老師官丞相也已經沒了,的确是沒人護着。
至于他的嶽父陳仲謙,雖然已經是工部尚書,官職不低,但在奪嫡面前,這可是不夠看的。
大皇子這裡徹底成了冷竈,朝臣都是人精啊。
陳仲謙下朝之後單獨和大皇子說了會兒話,問他對此事怎麼看,他想看看大皇子是什麼反應。
大皇子說道,“父皇隻有通過冷落我來讓淑妃一家滿意,我不怪他,這次的差事的确也是我沒有辦好,并沒有想到還會出這樣的事,所以我被罰也不冤枉,時間還長,我還能站起來。
”
陳仲謙聽到他這麼說,很滿意,點了點頭,“你能這麼想最好,一時失意算不得什麼,人生可是有無限可能,千萬不要自暴自棄。
”
元晉說道,“嶽父放心,我還不至于那麼不經事,先前總忙着别的,都沒空陪着小朵和孩子,這一次沒了差事,正好和他們好好相處一下。
”
陳仲謙囑咐了他幾件事,然後才離開,元晉看着陳仲謙的背影,隻覺得充滿了力量,嶽父雖然平時挺吓人的,但是真的遇上了事,有他在就能安心很多。
陳仲謙的胳膊傷着了,皇帝是知道的,上朝的時候問都沒問一句,也沒說要嘉獎,但是也沒罰他。
對陳仲謙來說,這都無所謂,這幾年皇帝本來就在冷落他,冷闆凳他還是坐得慣的。
等皇帝傷勢穩定了,淑妃母子也被罰了,太後倒是大張旗鼓地賞了陳仲謙和林喜悅。
陳仲謙救駕有功,而林喜悅則是醫術精湛,治好了皇帝的腿上。
太後這是在為他們鳴不平,陳仲謙怎麼也是太後的外孫,雖然平常不怎麼親近,但她也是挂念着的。
她這麼一賞,皇帝就不能裝作沒看見,次日也跟着賞了陳仲謙和林喜悅,連工部都跟着得了獎賞。
這一回出了這麼大的事,工部沒有惹上麻煩,反而得了獎賞,因為馬車十分堅固,要不然皇上隻怕會傷得更重。
這也讓不少人知道了陳仲謙不是好對付的,要不然不可能從這件事中全身而退。
林喜悅則是成了三品诰命,這在京城是相當少的,像她這麼年輕的诰命都找不出來,她還是三品,十分難得。
杜太醫覺得這賞賜早就應該給她,要不是有林喜悅,他們太醫院都得陪葬,皇上的腿要是治不好,太醫院還能讨到好處嗎?
林喜悅治的是皇帝的腿,救的卻是太醫院的命。
他還私底下去謝過林喜悅,這一次不僅是救了他們的命,還教會了他們不少東西。
手術當日雖然沒讓他們看,但之後換藥卻是全都教給他了,看着皇帝的傷口越來越好,杜太醫隻覺得神奇。
那麼大的口子,竟然也沒有潰爛,長得好好的,林大夫的确是厲害。
林喜悅覺得可以教太醫院簡單的手術,但是又覺得現在的太醫年紀都不小了,學會了也幹不了幾年,到時候又沒人會了。
她便問杜太醫,“不知太醫院可有年輕一些的太醫?
”
杜太醫說道,“太醫院的太醫幾乎都是家傳,等熬到太醫院,已經有了些年紀,所以還真沒有特别年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