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女扮男裝死後,她開始演柔弱綠茶

第一卷:默認 第174章 遊詩宴

  長安城下了好大的雪。

  那徑挺的青竹挂了雪絲,青牆紅瓦被積雪覆蓋,仙霧飄渺,樓閣玲珑。

  有烏檐覆雪,青色翠微,火紅的臘梅淩霜碎玉,長安城銀裝素裹,美景難得。

  雪勢不見小。

  季君皎與秦不聞坐在馬車中,往明鏡台的方向趕去。

  長安城并未因為這場雪安靜,倒是有不少孩提因為沒見過這般大雪,穿着棉衣在雪地中嬉戲打鬧。

  秦不聞穿得挺厚的,她撩開車簾一角,便有風雪兜頭飄進馬車之中。

  見狀,秦不聞急忙放下車簾,那飄入馬車的雪花紛紛揚揚地落在煎着茶的火爐上。

  “呲——”的一聲,便化作水汽消失不見。

  秦不聞也極少見這麼大的雪。

  上一次見這般紛揚的雪天,還是在六年前。

  那時,秦不聞的承平軍遠在關外,自己卻被幾方勢力,變相地“軟禁”在了長安城。

  他們美其名曰在京城“獻歲”,實則心裡都有着自己的盤算。

  而秦不聞之所以選擇留下來,是因為宋謹言生了重病。

  朝堂局勢瞬息萬變,宋謹言這病來如山倒,不少眼睛都在盯着看。

  秦不聞明面上不能支持宋謹言,甚至不能去看望他,隻能留在朝中,穩固着搖搖欲墜的局勢。

  那一年冬日,臨近除夕,長安城也是下了這樣一場大雪。

  秦不聞得了消息,說是有人會趁着春宴,對皇帝不利。

  那一日,雪花如席,秦不聞一人一劍站在沉春殿前,站在那紛飛的雪中,以示威吓。

  春宴宴請的是滿朝文武,文武百官皆坐在那溫暖如春的沉春殿中,火爐圍繞,烈酒佳肴。

  隻秦不聞一人,立于殿前,四周布了天羅地網,精兵悍将。

  那一晚,殿中的燭火悄然燃盡,殿内觥籌交錯,祝賀不絕。

  而她卻如同格格不入的“挑事者”,站在殿外,一言不發。

  殿内的文武百官都說,是長安王不想讓皇帝過個舒心的元歲,便立在殿外,給陛下添堵。

  “這長安王狼子野心,真是可恥至極!

  “誰說不是呢!
昔年先皇待他如親生子一般,想不到先皇駕崩後,竟然……意圖皇位!

  “陛下心慈,顧念手足情誼,可這長安王竟這般得寸進尺!

  “是啊是啊,就這樣直挺挺地站在殿外,這不是成心給陛下添堵嗎!

  “這種亂臣賊子,早晚……”

  “……”

  風雪迷眼。

  秦不聞一身名貴錦袍立在風雪之中,好似漆黑的松柏。

  直到宴席尾聲,高位上的宋謹言舉杯,朝向殿外。

  “長安太平,萬事順遂。

  滿殿官員都以為宋謹言是在祝福長安城,也紛紛舉杯,高聲道:“長安太平,萬事順遂!

  “長安太平,萬事順遂!

  殿外,秦不聞聽到殿内的祝福,不覺彎了彎唇角。

  她的腳凍得有些麻了。

  卻是低聲開口。

  “宋謹言,你也要萬事順遂。

  那一晚,秦不聞在雪地裡站了很久。

  直到宴會散去,秦不聞才被宴唐與京尋接回了長安王府。

  自那之後,秦不聞落下了病根,一年四季手腳總是捂不熱。

  ——秦不聞其實挺怕冷的。

  隻是當年的風雪,與如今她面前的風雪,似乎又不一樣。

  秦不聞才抽抽鼻子,便有一盞熱茶遞到了秦不聞跟前。

  她擡頭,就見季君皎無奈地笑道:“怎麼帶了手爐還是這般怕冷?

  秦不聞接過熱茶,滿不在意地笑笑:“大人,阿槿聽說冬日的第一場雪,男子若是送給女子梅樹最高處的枝桠,兩人便能白首同心,恩愛不移呢。

  季君皎笑得縱容,卻是替秦不聞攏了攏她身上的狐裘:“都是在哪裡聽來的這些風俗,我從未看到過。

  秦不聞眨眨眼,毫不避諱:“阿槿自己想的啊。

  季君皎聞言,微微一愣,随即滿目清潤都化作溫柔,無奈地搖了搖頭。

  “胡鬧。

  --

  明鏡台在城西處。

  水榭樓閣林立,放眼望去,便是無盡的紅梅與白梅。

  大雪簌簌,紅蕊褐枝上覆了白雪,那白梅更像是開了滿頭,好景綿延,美不勝收。

  穿過那長長的梅林,又走過積了雪的木橋亭台,明鏡台這才于燈火掩映處,瞥見一抹真容。

  如果說長安城最高的樓閣,那便是“天下第一閣”——淩雲閣。

  但如果說起長安城内的仙居之地,京城上下首推明鏡台。

  明鏡台的樓層不算高,秦不聞今日穿了一襲紅衣,是比那無盡的紅梅還要矚目幾分的。

  她跟在季君皎身後,順着台階,拾階而上。

  越往上走,秦不聞的手腳便越來越暖和起來。

  走到最高處的樓層時,眼前的風物便驟然明朗起來。

  偌大的堂内,每個座位前都擺了筆墨紙硯,茶盞香爐在一旁煨着,半掩的窗口處,便能瞥見窗外的霧山雪梅,水榭亭台。

  季君皎拿着請柬,遞給了站在門口處的書童。

  他牽着秦不聞的手,找了個不顯眼的位置,緩緩落座。

  今日雪天路滑,來的人不算太多,大多是下人書童忙裡忙外的,房間内燭火長明,亮如白晝。

  “大人,”秦不聞小聲叫了季君皎一聲,輕聲問道,“這還是白日,為何這麼早便點了蠟燭?

  雖說今日雪天,外面的天色陰沉了些,但倒也沒到需要燭火的程度。

  季君皎耐心解釋道:“第一年在明鏡台舉辦的宴會,其實是晚宴,當時在宴會上,便點了蠟燭。

  “那年,長安王府中一幕僚無筆無紙無書,當着京城所有名人才子的面,吟詩作對無數,從天黑一直到燭火燃盡。

  “是以,之後的遊詩宴,便承襲了這樣的習俗。

  秦不聞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當年她來到京城不久,宴唐便說要去參加什麼酒宴。

  秦不聞雖然知道那一晚他風光無兩,卻也隻是聽旁人提起過。

  如今當真來到了明鏡台,心境又不一樣了。

  她擡眸,這才注意到正堂高處,一席位早早地擺了熏香火爐,又備了筆墨紙硯,隻是來往的文人墨客全都繞開那張桌子,坐在了别處。

  而那張座位後,挂着一句詩,筆鋒遒勁,潇灑恣意。

  【來年春風又度,少年垂暮,濁酒一杯足慰吾。

  ——是宴唐的詩。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