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 務實
於是,滿殿等待的天榜生員們就見林大山從袖子裡拿了一個小瓷瓶,瓷瓶裡的粉末黑乎乎,倒進杯子,衝上茶水就成了藥湯一般,味道散出去,很是有幾分苦澀難言。
但林大山又從袖子裡拿了什麽塞到嘴裡,吃幾口,就喝一口“藥湯”,神色不但沒有什麽痛苦,反倒有幾分享受之意。
旁人好奇就罷了,嶽麓的兩個弟子卻是突然想起今早山長的囑咐,於是趕緊摸了袖子,也同樣如法炮製。
第一次喝咖啡,他們差點兒苦的吐出來,但殿試有一項卻是以表,誰知道這會兒有沒有人在旁邊偷偷觀察啊。
於是,他們強忍著把咖啡喝完,卻是心裡把自家山長埋怨了無數次。
不過點心倒是味道不錯,香甜頂餓,足以抵過喝咖啡的痛苦了。
又等了一會兒,眾人才被引著到了勤政殿正殿動筆考試。
明德帝坐在主位,內閣幾位閣老陪著,當場出了考題。
殿試不同於之前的幾場考試,不考經義策論之類,全憑皇帝喜好。
這個就很好的保證了公正性,當然也照顧了皇帝的喜好。
所以歷年的考題有做詩詞歌賦,也有時政治,可謂是五花八門。
今年受了先前瘟疫的影響,明德帝直接就出題,要考生們就防治瘟疫和瘟疫過後恢復福來縣生計寫一篇文章。
這考題一出,可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啊。
歡喜的自然是林大山了,他甚至懷疑這是明德帝偏心他,特意選的題目。
因為林家從頭到尾都參與了瘟疫的救治,就算他沒有深入福來縣,但家裡平日可沒少討論,也力所能及的幫助福來縣百姓,繼續供給石灰消毒,免費贈送良種等等。
他隻要整合出來,好好寫一篇讓人看得懂也認可的文章就把勝利握在手裡了。
就是嶽麓書院的兩個弟子,這會兒也是驚喜,周山長受林家影響,嶽麓書院的院訓也有務實為民這一條,所以他們先前同山長也沒少討論。
如今自然腦子裡有東西,甚至隱約興奮心跳的都有些不正常。
好似隻有奮筆疾書,才能把這股興奮宣洩出去。
倒是旁的考生有些犯難了,先前瘟疫來臨,他們為了自保,都是躲在家裡或者客棧,連門都沒敢踏出一步。
過後更是談瘟疫色變,別說去福來縣看看,就是聽說誰去過,都要躲得遠遠。
偏偏如今就是考了福來縣的災後建設安排,真是天意難測。
一時間,勤政殿裡,奮筆疾書的有,抓耳撓腮的有,目瞪口呆的有,形形色色,倒是讓看熱鬧的明德帝和大臣們很是解悶兒。
這個考題,不能說出的多有水平,但絕對是務實,畢竟福來縣正好等著整治呢,若是能從這些考生的答題裡得了好辦法,也是收獲。
當然,也有人想到這題目,有些偏心林大山,或者說寒門學子,畢竟相比起世家養出的不知人間疾苦的富貴子弟,這些寒門學子更了解民生。
不過,閣老們誰也沒說,寒門學子考的好又如何,不過是進翰林院熬資歷,十年八年後,能有幾個冒頭。
仕途,可不是有才學就能走的平穩,還要家裡保駕護航。
就這般,一個時辰後,試卷都收了上來。
不過五十人,卷子當堂就審核批複了。
果然,林大山寫的是最好的,無論是繼續防疫,安排重建,甚至百姓生計,發展副業都寫的清楚明白。
但不得不說,他的文筆不如另外兩個生員華麗精彩。
其中一個就是嶽麓書院的弟子,剩下那個則是出自世家。
世家底蘊深厚,就如同百年大樹,有枯枝敗葉,自然也有向陽茂盛的一面。
明德帝沉吟了一下,就把世家子點了狀元,林大山做榜眼,嶽麓書院的弟子因為年輕英俊做了探花郎。
一時間皆大歡喜,閣老們恭喜大越再得良才,明德帝也難得讓閣老們心服口服,而意氣風發。
按規矩狀元榜眼和探花,都是要入翰林院的,熬上幾年,外放幾任,若是當真不錯,以後就是閣老的後備力量。
但林大山卻毫不猶豫的站出來跪倒,當堂請求道,“皇上,臣想求放外任,不入翰林院。
翰林院自然是好的,但學生讀書多年,一直盼著為皇上分憂,牧民一方。
求皇上準許!
”
眾人都是聽得驚疑,以林家低調行事的風格,林大山進翰林院,慢慢熬資歷,以後尋機會上位才是正途。
這怎麽畫風突變,突然高調起來了。
明德帝倒是高興,問道,“愛卿這般,可是有想去的地方了?
”
林大山趕緊磕頭,應道,“皇上,常言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臣方才就福來縣的重建,洋洋灑灑寫了兩千言,得了皇上和各位大人的首肯,這才得了榜眼。
臣想把這兩千言變成現實,整治好福來縣,畢竟福來就在京都之側,荒蕪下去,實在是大越百官的恥辱。
畢竟,天子腳下的百姓不能安居樂業,又何談整個大越的富強繁榮?
”
“好,有志氣。
”
明德帝聽得這話,心裡可是太舒坦了。
老話說兒,有粉就要往臉上擦。
福來縣就在京都旁邊,如今這般荒涼破敗,就如同女人臉上的疤痕,絕對不是一件光彩之事。
林家先前就沒少幫忙,如今派了林大山外放做福來縣令,也算是林家好人做到底了。
所以,明德帝當堂宣布,“林大山接任福來縣令,即刻上任。
”
眾人自然都是應聲,誰也不想因為一個小小縣令,當堂打皇帝的臉,畢竟皇帝手裡還有一把鋒利的戰刀,如今在外割敵人的喉嚨,替大越開疆拓土呢。
翰林院的掌院念著當初同姚老先生的半師之情,林大山也算他半個師弟,就笑道,“原本還想林縣令進了翰林院,老臣也有借口同老國公多求幾本新書,如今倒是要失望了。
”
眾人都是笑起來,讀書人都愛書,無論立場如何,自然都盼著有更多的書看。
新書固然好,但古籍孤本卻是最珍貴的。
而林家先前一口氣拿出幾十本,自然被所有讀書人惦記。
這事兒,林家自然也有安排,林大山趕緊應道,“不瞞皇上和各位大人,這一冬日,學生帶著家裡的子侄確實又整理出一批古籍孤本,原本是要送進家裡書院的藏書樓,今日臣辜負了皇上的安排和掌院大人的期望,明日就把這批古籍珍本送去萬向樓,權做賠禮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