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第645章 風流之譽
第645章 風流之譽
對著這個李自成名字琢磨了一會兒,明天子也隻能暫時將其略過。
看其情況,他不覺得這李自成是洪武年間的官員,考慮了也多半無用。
當下關於這光幕的諸多想法,還是最宜等見了那羅貫中以及徐達兄弟之後再說。
這其中涉及到的不僅僅是光幕真偽,還有大明接下來國策的問題。
短期內重中之重是對北地殘元的剿滅。
百年來的長度當中則是海疆鞏固,其中有西夷艦隊的應對,還有對倭國的布略。
而最終關系到大明生死存亡的似乎又是對遼東的經略問題……
腦袋裡塞了一堆問題,也使得朱元璋一時間也忘了最初打算的在屏風上用此時對桓侯的謠傳與其對說。
……
甘露殿的李世民打了個哈欠。
眼看著的房杜魏三臣在依著義利二分來推測理學,並捎帶討論後世所說的政治重心與文化重心的分離、民間議政的邊界、以及對張載行事的慨歎。
再瞧瞧光幕,那署名張飛的兩行字飄過之後也還是光禿禿一片,那洪武帝一言不發,使他覺得好生無趣。
“那洪武帝不會真不願去打倭寇吧?
”
窮極無聊之下李世民如此猜測。
“定不會。
”
唐帝身邊,長孫皇後給剝了個果子,笑道:
“二郎當初與我說時,我也殊為不信,直至那日匆匆召我……”
說到此長孫皇後也是歎了口氣,若是按後世之記載,她餘壽也僅五載,之後身邊這良人又需孤零零在帝位放眼天下十幾年,中間還需面對承乾、侯君集、突厥刺殺、征高句麗等諸多事,殊為不易。
小心抑製住了心內頓生的憐意,長孫皇後調整心情道:
“洪武帝或便是初見此物故而猶疑,二郎初見便不曾猶疑過?
”
搔了搔下巴,李世民想起來那《搜神記》驟然出現光幕的情景,搖搖頭:
“猶疑什麽?
那時還以為是仙人讚功,打算給朕派上一二神將呢。
”
“後來嘛,又覺得可能是仙人小氣,所以打算給朕看看俳優戲,誰成想……”
繼續搖搖頭,李世民反倒還有點神氣:
“反倒是輔機、克明、玄齡三卿,還以為朕當時沾了邪祟。
”
聽陛下說起此等舊事,甘露殿內眾臣大笑,長孫、房杜三人無奈苦笑。
“當時那筆就在手邊,故而朕手書不少,但不常得答話,說不得那諸葛武侯還是被朕提點方知以光幕交流文字呢。
”
“那二郎倒有功於武侯了。
”
灑然點點頭,完了李世民反倒有點可惜:
“算算時間,想來那昭烈帝也差不多該興漢功成了,隻歎不能令武侯伴朕身邊,再造盛唐基業。
”
長孫皇後無奈:
“那也難怪昭烈帝對二郎如此不客氣。
”
挑挑眉毛,李世民倒是有些訝然:
“就因此等小事?
”
那邊在忙於跟魏征爭論的杜如晦還有空擡頭:
“陛下這小事,對昭烈帝而言不啻於動搖國本之大事”
甘露殿內再度大笑,李世民無奈一歎。
此前以為科舉乃無上利器,以為參考宋朝的便可畢功而攬才。
結果如今觀察宋之諸事,這科舉反而還需再改。
欲圖全功還是重在治學,那又不知要多少年月了。
【另外,咱們前面已經說過好多次,兩宋是古代科技成果迸發的一個時代。
開明的學術氛圍,以及人口的大爆發帶來的經濟增長,帶動了北宋對唐朝科技成果的一個全盤融合接收並再創新。
隻不過兩宋的科技發展缺憾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士人和士大夫們對科技的研究上,過分依賴感性知識、直觀感覺以及主觀經驗,缺乏定量研究的科研手段,以及與其相匹配的思維傳統。
而且受限於當時的社會結構,科技的研究也不可能獨立於經學之外。
一方面,這些非常粗獷的原生科技思想從傳統經學裡汲取了營養。
但另一方面,不容侵犯的經典觀點和思想又束縛了科技思想的創新,使得當時的科學隻能淪為經學的附庸。
不過即便如此,兩宋值得肯定的科技進步依然還是有非常多的。
比如在織造上,兩宋既將傳承自唐朝的提花機和織造法總結推廣並發揚光大,又在此基礎上研究出了新的軸架整經法。
同樣的,陶瓷上發明坯體多次素燒多次上釉的創新技術,造紙上根據祭祀、官令、刻書等不同用途,另外在上廁所這件事上古人似乎總是羞於記載,目前最早已知的是元帝有用過紙,合理推測應該同樣始於宋朝。
除此之外雕版印刷、釀酒、漆技、榨油、製糖、製茶等作坊也都蓬勃發展。
這裡額外插一句,宋朝雖然開始普及鐵鍋,但炒茶法的發明要到洪武大帝朱八八時候了,兩宋的茶餅依然還是用的蒸汽殺青,飲茶的方法也還是煮茶湯,咱們現代人多半不太好適應。
不過,宋朝因為茶法傳承於唐,故而將抹茶推向了封建時代的巔峰,最終借由宋倭貿易將其再度傳入倭國,結果因為倭國缺鐵故而一直沒能再疊代至炒茶法,反而被現在部分人讚歎抹茶才是茶藝精髓,就又是另一樁事了。
除去手工業之外,農具上宋朝推廣了三國時期改進發明的踏犁和龍骨水車,尤其是踏犁這東西不需要牛,人踏五日抵得上牛拉犁一日,在宋朝不缺人的情況下比較迅速的推進了對南方的開發,稱得上是兩宋富庶之根。
除此之外,用石闆磚塊加固路基並輔以排水渠成為官道指定樣式,建設封建時代比較完善的消防部門,以及成立太平惠民局集賣藥治病防疫於一體等,都是兩宋值得肯定的點。
而在數學上最為突出的就是北宋沈括南宋楊輝,相較於天縱奇才的沈括,楊輝在當時的意義要更大。
在高深方面,楊輝繼沈括之後繼續研究高階等差級數處於當時世界頂尖水平。
而在對教育方面,他敢於突破沿用千年的《九章算術》傳統分類格局,重新編寫算法並將九歸口訣編入教材,成功降低了數學教學的門檻。
並且楊輝在自己的著作中自始至終都在強調數學的實際應用以及普及,相當值得肯定。
而在以上的基礎上,當時南宋的文學家朱淑真、張炎等,思想家張九郊、鄧牧等,以及畫師名家劉松年等人共同在臨安構成了當時世界上最早也是規模最大的信息流通交換地。
這些發明、制度以及學術上的成果雖然沒能在當時左右歷史的進程,但它們本身就是一群默默無聞如你我一樣的普通人盡己所學所能,傾盡全力在歷史上為人類進程所留下的痕跡。
據此,亦擔得起風流之讚譽。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