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6章 面見來使(完)
“你這小腦袋都在想些什麽?
”周紀無奈了:“真要利用你何必等到現在。
況且你們家那些事師尊早就在你入門時就查清楚了,還等你這會兒才來擔心?
”
“其實是我跟師尊提出把你一塊兒帶出來的。
”周紀乾脆安了少女的心。
自浮雲島事了,略顯自傲的女孩兒沉寂了不少,似是一夕之間長大了。
周紀很欣慰,這孩子總算知道收斂了,可時間長了又不自覺開始感到擔心。
林玲兒這孩子也算是他領進門的。
當初他發現這孩子有些天賦,便提點了她一下,對方也算聰慧,一去二來倒是成了半師之誼。
奈何華陽峰這個上邊風氣就不大好。
因為出了太多胡亂搞關系的人,周紀跟林玲兒走得近,一男一女自然就惹得些風言風語。
都是些好事者無聊拿人家女孩兒說道的。
他倒是無甚大礙,畢竟是真傳弟子,沒有什麽人敢到他跟前來說些什麽難聽的話。
但林玲兒就慘了,她隻是尋常人家出身的孩子,沒什麽背景可言,很是遭了一番議論。
他雖有出面為其說話,但也還是低估了一些人的嫉妒心。
當他再一次見到林玲兒時,對方險些就被那些宵小之輩拖入無盡深淵。
周紀對此非常自責。
他怪自己當初行事無所顧慮,又低估了人性,結果給林玲兒帶來了禍而非福。
他下定決心並且將人帶到了師尊跟前,本想著稟明事情始末,請師尊看在他的面上好歹也要將人留在身邊,當個記名弟子也好。
不曾料得女孩兒的資質比他想像中更好,裕和真君一眼看中她身懷資質,將她收入門下。
如此林玲兒便成了他的嫡傳師妹。
周紀自是驚喜,欣喜林玲兒如今終於得了庇護,也是心喜對方真的就成了他的師妹。
隻不過經過之前的事,女孩兒似乎收到了驚嚇,性情變了許多,雖還是單純,但卻變得張揚,鋒芒外露,似乎意圖用張牙舞爪的姿態驚退敵人。
周紀費了好長時間才把人糾正過來,然多多少少還是留有些痕跡的。
然這些都在從浮雲島回來後便徹底變了。
林玲兒整個人似是都被磨平了幾分,仿佛一夜之間長大了,變得沉穩和懂事。
若不是浮雲島時周紀跟林玲兒就是待一塊兒的,中途除了受到些驚嚇本人並未受什麽苦難,周紀都懷疑林玲兒是不是在浮雲島遇到什麽事了。
好吧,雖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樣也很好,懂事了對於林玲兒日後生活而言也是件好事。
但周紀擔心啊,過猶不及,他害怕林玲兒這種狀態是強行壓製出來的,一旦稍微拉不住,或許便會徹底爆發出來引發更加糟糕的後果。
眼看著對方這樣一日日過去,周紀琢磨著林玲兒是不是在宗門閉關給閉傻了,這才將人帶出宗門來,打算叫人換個地方活動換換心情。
沒想到還是把人給嚇到了……
長心眼兒是好事,過去的林玲兒就是太沒心眼兒了。
但現在的林玲兒是長了點心,可問題是這人根本就不是長心眼兒的料子,長了心眼兒卻淨去擔憂那些有的沒的,最後反倒成了她的負擔。
周紀知道林玲兒這樣大概也是修行壓力過大了。
隨著她這些年眼見地懂事,師尊裕和對她越發寄予厚望,對方修行在同齡弟子中也確實堪可稱得上是出色,更何況對方還身負某種罕見才能——那也是師尊裕和看中她的根本緣由。
而因為眼下局勢越發混亂,師尊的期望也逐漸變成壓在林玲兒身上的壓力。
周紀明顯感覺到對方的情緒隱隱走到邊緣,這對於一個修士而言是一種極端糟糕的處境。
眼下也不是教導的好時機,周紀噎下到嘴邊的話,隻安慰林玲兒不用多想,一會兒隻要靜靜觀摩就可以了,不必她出聲。
“好了老周,你這是什麽毛病,可別把孩子嚇出毛病來,好不容易才出來一趟。
我瞅著這孩子也挺乖的。
”旁邊一位青年看了許久終於瞅準機會出言勸道。
素聽聞這裕和門下與宗內門風有所不同,不曾想卻是這樣的不同法。
難怪門內許多弟子談起他們來是又好奇又羨慕。
俗話說的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環境風土人情也是有些不同的。
在修真界,各個宗門門風自然也有所不同。
五華派是那種很典型的正道門派,團結和諧,謹守門規秩序,即便是“敵對”派系的弟子之間也會留有一定的薄面,對外更是一緻立場,互幫互助。
他們可以說是東南邊陲最團結的勢力了。
然而五華派之下,隱隱位居第二的天星閣就不一樣了。
雖它不似歸一門那樣的混亂陰暗作風類似魔門,但也是推崇叢林法則的那類執行者。
即便是對內,同一宗門內也是強者至上,原則和公理反而要為力量讓路。
宗門內充斥著強權和潛規則,勢弱背景一般的弟子都需要從底層往上爬才能有喘息之機。
像是也在這次出行之列的楊修然,也就是寧夏多年前在鳳鳴城碰到那個晉升金丹引來異象的修士便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他有天分和才華,但也被一個無甚本事的紈絝子弟壓了數年,靠著示弱裝傻充愣才活到冒頭這一日。
當然,不論什麽地方都存在的異類。
天星閣終歸還是正道門派,隻是過於推崇力量而已,門內還是有一些較有人情味的地方。
周紀與林玲兒的師尊裕和便是這樣一個代表人。
裕和真君的師尊普華道君曾是天星閣上一代的風雲人物,也是天星閣歷年少有很受好評的主和派。
不僅修為高超,他的品性是真的好,就連主戰派那邊的人也挑不出什麽問題,對他評價頗好。
他的弟子裕和也延續了他的好脾性。
裕和真君其人雖能力不及師長一輩驚豔,但卻姓善,喜歡提攜年輕弟子,對門下弟子更是關心有家,用心培育。
而裕華真君門下的弟子也大多延續了這一作風,師兄弟姐妹互幫互助,互相關心,親如一家。
他們先前還以為隻是傳聞,沒想到竟是真的。
不具備血緣關系的人竟然也能如此誠心互待到這個地步,也是叫人感慨。
正當青年想要再說句什麽,迎面走來的人叫他一下子頓住了,天星閣一眾人也俱是肅眸。
(本章完)